摘 要:语文作为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因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活动开展不足,而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文章在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进先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等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齐永慧,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吉林 榆树 130406)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1-0092-02
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工作者要有创新意识,要有放手让学生创造的胆量,“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增强语文学习有效性。初中语文是创新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优势,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抢占“制高点”,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教学理念陈旧刻板,不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仍存在忽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这是由于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对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甚至认为语文教学只需要让学生学习、记忆考试要考的知识内容,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会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 教学方法单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方法不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师生交流互动较少,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难以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很难形成批判性思维。此外,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未安排课外实践活动或自主探究活动,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背景资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師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保持足够的学习热情,真正投入课堂学习,在语文学习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以《纪念白求恩》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为学生展示有关本课的背景故事、历史环境等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结合时代背景走进文本,深入体会到白求恩同志的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领悟毛泽东同志对白求恩同志的沉痛悼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联想,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以《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问:听了“骗子”的描述,你们觉得这“新装”完美吗?你想不想拥有这样一件新衣?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完美”,一定要擦亮“慧眼”,明辨是非,不能迷失自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质疑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尊重自己的学习体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提出合理质疑。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把题目改为《齐王纳谏》行不行?为什么?又如,《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提问:为什么是“最后一课”呢?都有些什么人上这最后一课呢?在这一节课上发生了什么事呢?《白色鸟》一课的问题可设置为:文中是主要介绍白色鸟吗?《不会叫的狗》可设置问题:为什么狗不会叫?它不想学习怎样叫吗?它向谁学习本领了?遇到困难了吗?它最终学到本领了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先问一个“为什么”、多问一个“怎么样”,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和质疑精神。
此外,还可以从关键句、重点句、中心句等方面寻找疑点。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自然段:“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对于这一段,教师可以设问:满是野草的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呢?“乐”从哪里来?又如,《小石潭记》中作者初见小石潭美景“心乐之”,而在第四自然段为什么又有“凄神寒骨,悄怆忧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的感慨呢?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质疑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初中生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实践创新。教师要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背影》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故事,由小组成员选出最为感人的故事并推举当事人为代表,在班级内发言交流。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因家庭环境、成长因素、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的不同而产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合理分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合作互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合作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始终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贯彻始终。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优势,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东宝.略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23).
[2] 单玉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8,(29).
责任编辑 曾轶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