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志明 曾宪凯 李桂花
摘要 对于黄颡鱼池塘养殖来说,春季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养殖成败。本文在分析黄颡鱼池塘养殖春季易发病原因的基础上,从降低池塘水位、显微镜检寄生虫、换入新鲜水、培肥池塘水质、解毒活水、尽早开食、推迟分塘等方面总结了春季管理技术,以期为提高黄颡鱼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颡鱼;池塘养殖;春季管理
中图分类号 S965.199;S96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0-0192-01
黄颡鱼是一个具有较好养殖前景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消费区域遍及全国,市场容量巨大,同时由于其没有肌间刺、口味独特,作为优质水产品大量出口到韩国、日本、东南亚及我国港澳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出口创汇品种。黄颡鱼池塘养殖在我国历经2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继“四大家鱼”、鳜鱼、生鱼及鲈鱼之外的重要淡水养殖鱼类,从以前的小品种一跃变成很多渔区的重要当家品种。但是很多新兴养殖地区缺少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积累,在生产过程中盲目照搬“四大家鱼”的池塘养殖管理经验,从而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开展黄颡鱼养殖与技术服务的实践经验,总结了黄颡鱼池塘养殖春季管理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1 春季管理的重要性
华东地区黄颡鱼养殖一般在每年5—7月进行水花、夏花鱼种培育,第2年7—11月作为新口商品黄颡鱼陆续上市,或者养殖到第3年上半年作为老口商品黄颡鱼上市,其中必须经过1次或者2次越冬后的春季管理。水产养殖春季管理关系到一年养殖生产活动的成败,特别是黄颡鱼等特种无鳞鱼类的春季管理与“四大家鱼”不同,如有不慎,往往会造成车轮虫等寄生虫的感染,然后继发感染水霉病和出血病,造成黄颡鱼大批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
2 春季易发病的原因
一是华东地区黄颡鱼池塘养殖放养密度普遍较高,极易发生多种病害。二是春季气温回升后,池塘底部积累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逐渐分解向水体释放,造成水质恶化,导致黄颡鱼免疫系统损伤,容易感染细菌性病害。三是养殖过程中,黄颡鱼鳃丝上容易寄生车轮虫,并暴发性增殖,大量车轮虫感染可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造成鳃组织及体表黏液组织的损伤,以及黄颡鱼游边擦蹭塘埂,容易造成腐皮病的发生。
3 管理技术
3.1 降低池塘水位
春季要根据气温回升情况,及时、逐步降低池塘水位,不能突然大幅度降低水位,以免引起黄颡鱼产生应激反应。降低池塘水位有利于池塘水温和地温的回升,促进池塘水体藻类繁殖,从而提高黄颡鱼的活力,尽快恢复摄食[1]。春季池塘水位一般保持在1.0~1.3 m。
3.2 显微镜检寄生虫
进入春季,黄颡鱼开始摄食后,要及时使用显微镜检查黄颡鱼的鳃丝与体表黏液中是否有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如果发现有寄生虫寄生,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及时采取针对性杀灭措施。否则春季温度回升后,休眠的寄生虫开始复苏,容易出现暴发性增殖,引发病害。杀灭寄生虫后要对水体进行消毒,预防寄生虫脱落后伤口感染水霉发生水霉病[2]。
3.3 换入新鲜水
池塘经过一个冬季的保持高水位,没有开启增氧机,没有换水,池塘水体老化,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不利于黄颡鱼生长。春季气温回升后,要及时换水。选择晴好天气,少量多次排出池塘老水,换入新鲜外河水,每次换水10~15 cm,累计换水30~50 cm。
3.4 培肥水质
经过杀虫消毒和换水之后,此时黄颡鱼摄食较少,容易出现池水清瘦,滋生浮游动物。因此,要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施肥,培肥水质,杀灭水体浮游动物。一般可以选用生物肥或者尿素等化肥进行肥水,少量多次,连用2~3次。保持水体肥活嫩爽,水色棕褐色最好,水体透明度20~30 cm[3],有利于黄颡鱼生长。
3.5 解毒活水
通過解毒,可以消解水体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从而活化水质,给黄颡鱼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利于黄颡鱼尽快摄食,恢复体力,开始生长。可以在消毒肥水后采取使用有机酸、氧化底改等措施对水体进行解毒,以改善底质、活化水质。
3.6 尽早开食
黄颡鱼在水温5 ℃时就能开始少量摄食。及早开食,尽量减少越冬期间的停食时间,有利于黄颡鱼体质的尽快恢复,减少开春后死亡的可能性。如果2—3月黄颡鱼迟迟没有开始摄食,可能是因为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或者黄颡鱼处于患病状态,要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防止黄颡鱼病情积累,在3—4月出现暴发性死亡[4]。
3.7 推迟分塘
黄颡鱼分塘不同于“四大家鱼”,切忌在冬季(12月至翌年2月)低水温时期进行分塘、苗种购进等鱼种放养工作。黄颡鱼分塘可以在上年停食前完成(10—11月),或等到3—4月水温升高并相对稳定,黄颡鱼摄食正常后才能拉网分塘。冬季分塘易造成黄颡鱼彼此刺伤,感染水霉而发生大量死亡。
4 结语
加强黄颡鱼池塘春季管理,根据每口池塘的实际情况,有侧重点地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是黄颡鱼池塘养殖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黄颡鱼池塘养殖春季管理是一项细致的水产养殖管理技术工作。由于春季前期水温低、黄颡鱼活动少,即使不进行科学的管理工作,也不会立即出现大量死亡,所以科学的春季管理技术措施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是等到水温上升之后,就会出现黄颡鱼大批量死亡,此时很难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这就是每年3—4月黄颡鱼由于水霉病、腐皮病发生而无有效治疗措施、造成惨重损失的原因。因此,加大黄颡鱼春季管理技术的宣传普及,让广大黄颡鱼养殖户认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保障黄颡鱼养殖开春后的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具有重要意义。
5 参考文献
[1] 杨发群,周秋白,张燕萍,等.水温对黄颡鱼摄食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3(5):19-20.
[2] 马贵华,张力,许明.黄颡鱼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05(3):43-45.
[3] 秦玉丽.黄颡鱼生物学特点及其池塘养殖高产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1-102.
[4] 王文彬.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六大关键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8(20):50-52.收稿日期 201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