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究式教学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适应性原则;情境创设
一、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及原则
(一) 猜想与假设
数学是一门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学科,逻辑思维讲究规则性,猜想与假设是对数学思维结果的一种推断,是思维创新的原动力。它既是科学发现的先导,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猜想与假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对问题提出假设,引发猜想。
(二) 适度性原则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探究主题的分寸和难易适当。如果主题较难,只有小部分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回答上来,那么其他学生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主题较易,那么课堂教学将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要合理把握探究主题的难度,面向全体学生,尽量使认知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同时,还要注意在不同探究主题的问题设置环节上把握好梯度,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三) 探究性原则
“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消极地从外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探索知识、构建体系的过程。”探究式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问题的探究,不能盲目地追求探究的形式而忽略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广泛化、盲目化,从而背离探究性学习的宗旨。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主动探索知识。同时,学生以基础知识为基础,根据教师设计的探究过程,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四) 学生主体性原则
“知识是无法传授的,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不是教师强行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心理获取的。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怎样讲,讲什么”,却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过程。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二、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一) 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不是所有的探索性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高中數学很多问题相对还是比较枯燥的,不便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问题进行适当的改造,创设一个便于学生探索的情境。情境的创设是探究式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良好的探索情境可以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以课堂教学知识为基础,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探究问题。其背景素材可以来源于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故事(数学故事),还可以来源于其他的相关学科。比如,有的只是可以通过推广的方法得到,教师就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创设一个便于推广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知识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获得,教师就可以将这一问题具体化,创设一个便于归纳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设计探究流程,渗透探究思想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就要求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引导,通过创设好的问题情境,积极主动持续地探究。该过程可以由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般流程为试探——思考——猜想——证明,这种流程注重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尤其是“猜想”,它被视为学科探究的基本方式,表现为思维主题根据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非逻辑手段,直接获得猜想性命题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过抛物线y=ax2(a>0)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p、q,则1p+1q等于(A. 2a、B. 12a、C. 4a、D. 4a。若根据正常方式,本题需经过大量的运算才能得出答案。而利用“猜想”学生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出答案:设PQ趋于平行x轴,PF的长度趋向正无穷,另一条趋向于OF,又由于F是抛物线的焦点,答案显而易见(C)。
(三) 科学管理,高效完成任务
(1)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新理念,建立积极民主的课堂环境。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要落实好探究式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鼓励学生,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要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不能让他们失去信心。在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活跃的,这样有利于探究意识的形成。(2)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发挥出自我约束能力。自主式探究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还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做人之道,从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如果教师参与到课堂管理就会没有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无法保证教学任务按时完成。所以,教师可以动员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管理当中来,共同制作管理条例,相互监督,自我管理,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三、 结语
探究式教学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战国.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
[2]陈万龙,元正全.提高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摭谈[J].中学数学研究,2008(5).
作者简介:
王学芬,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青云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