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傳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讲授和灌输,这便使得课堂气氛压抑沉闷,进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知,进而极易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在此背景下,如何扭转传统课堂低效的教学现状,以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然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导入;情境;分层
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构建高效课堂”日益成为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及时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并善于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依据,以文本的具体内容为依托,积极探索和寻求符合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以使传统课堂低效的教学现状得以有效改观,从而促使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能够在最大幅度上得到提升与发展。
一、 有效导入,激发兴趣——高效课堂得以构建的前提基础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它虽然所占时间很短,但是却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乎着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好恶程度。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贴合学生特点与文本内容,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高效课堂得以构建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以《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先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歌曲《春天在哪里》,以活跃课堂气氛。之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并向学生说道:“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意思是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拣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们认为人多的地方,一定就是春光最美的地方。然而,冰心奶奶却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是为什么呢?她又是到哪儿去寻找春天的呢?”如此,通过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发了学生急于了解和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进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 创设情境,渲染氛围——高效课堂得以构建的有利条件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思辨性较强的理性内容,又有形象性较强的感性内容,而后者所占比重较高。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创设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直观情境,以便在增强语文教学形象性,刺激学生多重感官的同时,引发学生与文本内容或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这是高效课堂得以构建的有利条件。
例如,《桂林山水》一文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其中重点描写了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突出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了一段反映桂林山水风光的视频短片,以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之后,在向学生讲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我再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别利用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进行了直观感知。如此,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既增强了语文教学的形象性,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三、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高效课堂得以构建的重要保障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通常采取的是“无差别”的教学模式,即不考虑学生在认知水平、语文基础或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只是以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统一授课。如此,不仅背离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而且也难以兼顾全体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充分尊重并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分层。这不仅是因材施教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动体现,更是高效课堂得以构建的重要保障。
例如,在让学生阅读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之后,我向学生问道:“作者和他的朋友去了鸟的天堂几次?第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由于这一问题较为简单,只要认真阅读过文章后便可作出回答,所以其旨在针对后进生。之后,我继续问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观察顺序?”由于这一问题较之前者在难度上有了一定的提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总结能力才能准确作答,所以其旨在针对中等生,同时我也鼓励后进生积极思考。而针对优等生,我的问题则是:“找出文中动态和静态描写的语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此,通过分层教学,既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一个重要保障。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将高效课堂的构建当作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并善于借助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从而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贾桂敏.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7(24):64-65.
[2]霍玉英.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教师,2017(S1):163.
作者简介:
曾娜,湖南省衡阳市,湖南省耒阳市公平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