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耐力是体育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包含学生体能上的耐力,而且还包括意志品质方面的“耐力”。体力耐力和心理耐力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素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综合把握——本文结合体育耐力训练的实践,对如何落实和把握初中生的耐力训练,进行了一些整理和思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耐力;思考
“耐力”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养。在体育方面,耐力是其核心素养之一。那么,对初中生的耐力素养训练,体育教师应怎样把握,又应怎样操作呢?本文结合教学,对“耐力”培养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 体育耐力素质的分类
耐力是一种素质和品质,理论上说,它是指人在长时间工作、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有些教师把“耐力”单纯视为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这是不科学的——对体育教学来说,我们现在强调综合素养培养,那么,“耐力”就不能只在体能上,而是将之作为一个系统的素质教育目标来落实。通常,基于体育的“耐力”培养应包括三个方面,即,心肺功能持续力、肌肉力量抗疲劳力以及意志品质的坚韧度。前两个方面可以归为体能耐力,后一个方面可以称为心理耐力。
体能耐力和心理耐力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素养,学生体能耐力的增长会提升他的意志品质强度,而意志品质的强化又反过来使其体能耐力训练更有效果。所以,有些教师只关注体能耐力,而忽视心理耐力,是不合适的。虽然说,在体育课培养学生耐力的主要形式就是体能训练,但教师有没有心理培养的意识,对能否落实教育目标有很大影响。
再细化一些,体能耐力又按心肺代谢特征或时间长度可分为三种:有氧耐力(长时间耐力)、混氧耐力(中等时间耐力)和无氧耐力(短时间耐力)——不同耐力类型对肌肉、心肺以及心理的要求不同。因而,把握好耐力的类型,对我们科学组织教学训练具有纲领性作用。
二、 耐力训练的几个注意
第一,体育课训练耐力要有明确出发点和目的性。就是说,体育教师组织耐力训练要有一个规划设计。如,通过什么项目、什么形式来训练耐力,要达到什么样的强度和标准。千万不能在体育教学中临时起意,本来是要训练体育技巧的,教着教着突然就想,顺便也练一下耐力吧。这样,整个教学节奏就会被打乱,可能是技巧没教好,耐力体能也没成效。
第二,注意循序渐进、科学适度。耐力训练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特别是体能方面的耐力,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不能试图一次性解决问题,而是有规划地,逐渐提升训练强度,最终达到目标强度。如果突击性耐力训练,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可能会给学生身体或心理上造成伤害。
第三,要注意心理引导。耐力训练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不仅是需要体能,而且要有足够的心理耐力支撑和心理准备。在进行耐力训练前,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耐力训练的目标,鼓励他们坚持下来。也应该科学地告诉学生:耐力训练有个突破点,当训练强度达到一个极值的时候,不是越来越痛苦,而是会因肌肉的机械性适应而变得相对轻松。学生预先懂得这个道理后,对他们能够坚持下来是有心理支撑作用的。
三、 耐力训练的操作策略
第一,是要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和抵制心理。初中生参加体育活动,比较喜欢娱乐性、技巧性的项目,而一听到要进行耐力训练,就会产生极强的负面情感。对于这个现象,教师可以做两个工作:一是要强化心理引导,通过讲道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耐力训练的积极作用,并引导他们提升思想意志品质。二是要教他们掌握身体恢复的方法。很多学生对耐力训练感到恐惧,其实还不在于当时训练的艰苦,而在于对训练后肌肉酸痛的后怕——每次训练后,总会有三到四天肌肉痛,那种感觉当然不爽。所以,教师一是要教他们训练前正确热身,另一方面,也教他们一些训练后自我按摩放松肌肉、冷敷热敷、饮食调理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快速恢复。这对他们克服恐惧心理有极大帮助。
第二,是要注重技术指导。有些教师认为耐力训练和技术教学是两个不同的工作,其实不然。体育活动其实都是技术和体能的综合应用,耐力训练也是如此,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技术,可能会造成运动伤害,更主要的是对他们参与训练的情感有负面影响。比如,学生在没有掌握跑步姿态控制和呼吸调整的情况下,當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呼吸混乱供氧不足、姿态偏斜发力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样,反而会加大体力消耗,越跑越累、越没信心。所以,教师多教学生一些规范的技巧,让他们学会控制呼吸、始终保持正确的姿态,使体能发挥出最好的效率,使他们能在同样体力消耗的情况下跑得更远、坚持时间更长。这对提升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有很大帮助。
总之,初中生体育耐力训练不仅是一个体能“打磨”的过程,更是一个综合性的体育素质培养过程。教师需要对耐力素质的目标和类别进行有效把握,在这个基础上,依据学情,有规划、有目标、有策略地科学组织实施。这样才能保证初中生耐力素养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永红.初中学生如何进行耐力训练[J].都市家教月刊,2017(3).
[2]竺建水.初中学生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的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11).
作者简介:
曾亚楠,四川省泸州市,四川省泸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