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宁
[摘要]活动是心理辅导课的主要形式,也是落实活动课目标和内容的主要载体。心理辅导课中的活动教学有三个要素:活动、体验、分享。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容易导致为活动而活动、活动过多而体验不深、课堂无序混乱、管理较难等问题。
[关键词]活动教学;心理辅导课;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7-0021-03
心理辅导活动课简称心理课,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众多途径中最为广泛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心理课以班级为单位,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运用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对全班学生实施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是心理辅导课的主要形式,也是落实活动课目标和内容的主要载体。
同一般的活动课一样,心理辅导活动课具备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主体性等特性,但又区别于一般活动课——它是把心理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从而造成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进而在与同伴分享交流中领悟、探究、实践,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辅导活动课体系中“活动教学”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活动、体验、分享。
活动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在积极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活动,心理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的。活动设计的好坏,关系活动能否发挥应有的功效,将影响学生体验和分享的效果,决定心理课能否达到应有的目标。因此,活动设计是心理课“活动教学”的首要问题。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所以心理课的活动内容也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成长规律,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从而使活动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核心。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由外界环境向内在心理的转化过程,只有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体验的活动才能让心理课焕发光彩。没有体验,活动中蕴含的东西就无法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去,我们设计的活动就流于形式,心理课的目标也就无法达到。没有体验,特别是情感体验,学生就不会以积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互动中去,也就不会把自己的内心与体验之物融合在一起[1]。只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感受才最真切,对他们影响也最大。也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亲历“做到—悟到—知道”这一心理成长过程。
分享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和提高。每个人都有了解他人和被他人了解的愿望和需求。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后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分享的意义与价值。一堂优秀的心理课,仅仅生成学生的个人体验是不够的,还要体现学生智慧的流动,通过“点”“线”“面”的交流让学生的体悟在集体中得到分享,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共同发展和提高。其中“点”是指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堂中积极思考;“线”是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面”是指全班学生的整体情况,通过彼此的交流与分享,多向互动,自然而然地在活动中动态生成感悟体会,经由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从而真正落实心理课的目标。
活动、体验、分享,是心理课上完整的活动教学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它们各有自己的功能,彼此之间逐级递进,密不可分。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成长特点、贴近生活、紧扣目标主题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情感共鸣,进而让学生在活动中辨析思考、感受领悟,通过分享彼此的所思所悟唤醒学生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强化和巩固自我感受,丰富和发展内在的心理结构,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如果对活动教学“活动—体验—分享”三要素认识不清,或者在实际开展心理课时缺少了某一环节,则会让我们的心理课产生以下问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一)活动缺乏实效性,不能引起学生共鸣
许多教师没有认清心理课活动教学之“活动”环节的真正意义所在,不明白活动设计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贴合生活实际、贴合学生的需求,导致心理课中所做的活动目标性不强,缺乏内容导向,甚至完全与教学目标相背离。有些教师甚至不假思索地直接照搬他人的设计,创设的活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些活动只有少部分人参加,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大部分同学在课堂中难以真正进入角色参与活动,也就缺乏活动体验和真情流露,更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二)为活动而活动,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由于心理教育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部分教师受限于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要求,想方设法地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去,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活动以维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单纯注重“活动”本身,对活动“重形式轻内容”。这就容易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完全变成“活动”,而脱离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旨,陷入了活动化的形式主义误区。
(三)活动过多而体验不深
心理课以活动为主,通常采用游戏、测验、调查、角色扮演、小讨论等多种形式,相较于其他课程更受学生欢迎,学生也希望在这样的课堂上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看上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但实际上学生高亢的情绪只停留在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无法领会活动的目的和真谛,感悟不到活动的价值所在,从而也难以唤起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思考。每次上心理课,一方面学生希望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得到放松,于是一味要求教师多做几个活动,这使得一部分心理教师为博得学生好感而不断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又加剧了课堂活动过多而体验不深的问题。
(四)课堂无序,管理较难
心理课给予了学生很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在课堂上,学生拥有充分的自由,可以暢所欲言,可以各抒己见,可以适时地开怀大笑。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格外活跃,气氛十分热烈。可是另一方面,丰富的活动、自由的氛围也给教师掌控心理课带来了难度。有些学生认为心理课的自主性就是言语与行为的充分自由,导致课堂上不用心倾听他人的发言,有时在他人发言时插嘴,有时在要求配合时开小差。热烈的活动氛围,太过自由的学生,让课堂纪律难以管控,课堂秩序容易混乱。
(五)对课后延展重视不够
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几十分钟内完成,学生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获得的感受、体验、认识等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并不断强化这些感受和体验,久而久之,才能成为习惯,进而内化为素质。心理活动课如果仅仅重视课堂环节,而忽视课后延伸,就很难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2]。
为了更好地在心理课中开展活动教学,避免走入活动缺乏实效性、活动形式化、活动过多而体验不深等误区,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改变师生观念
对学生来说,不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认识上的误差,总认为心理课以活动为主,那么就是一节自由课、一节好玩的课,可以随意发言,自由走动,这就给课堂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也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制约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发展。我们需要向学生澄清心理活动课的意义与价值,只有让他们认识到心理课的活动教学不是单纯进行活动,而是要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悟中深化认识,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心理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我们更需要澄清自己对心理活动的认识,了解活动教学“活动、体验、分享”三要素缺一不可,认识到心理活动在课堂中的真正意义。
(二)准确设置活动目标
心理课的活动主题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应是学生最为关心的、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成长发展规律,课前搜集资料,了解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参考借鉴他人的活动设计时也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了解学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龄的特点。例如高一年级最关注、最应解决的是“学习适应”的问题,高二年级应适当进行“生涯规划”“异性交往”等活动,高三年级注重对“考试焦虑”“考试压力”“考前(后)调适”等内容的辅导。
(三)合理安排活动形式
心理健康课的活动形式多样,不同的活动主题要实现的目标不同,所选取的活动形式也要有所不同,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对各种活动形式要能够深入理解,巧妙运用。各环节的活动不应平行并列,无逻辑地随意安排,而应该逐层递进、有序地安排。
(四)避免活动流于表面
设计活动时不能简单停留于活动的表面形式,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具有启发意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讲故事时,故事要具有趣味性,具有感召力,能够将心理意义寓于其中,而不仅仅是以故事娱乐学生。心理课的活动要注重“感受”和“体验”,活动不在多而在精,过多的活动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很少,很难让学生产生触及心灵的情感体验。有的课表面上热闹,但华而不实,一节课下来没有給学生留下什么;有的课则因为内容太多,深入不下去,给人留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印象,缺乏学生自身的思考和感受。因此我们的心理课“活动”一定要适量,给予学生内心成长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要争取全员参与,一堂心理活动课至少选取一个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活动形式,不能只让那些比较活跃的学生“独领风骚”。
“活动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核心。把握好“活动—体验—分享”三要素,切实做好每一项内容,就能够保障心理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武文军,活动体验分享——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体系的三要素[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1):14-15.
[2]郭喜青,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现状分析与建议[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7):23-25.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银川,750001)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