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国学知识,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究

2019-06-27 00:17苟香林
读天下 2019年13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写作能力

摘 要:国学知识是华夏文明的巨大宝库,它包含了千百年中华文明的点点滴滴。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描述,已然成为今人学习国学知识,提升自己学识水平的有力佐证。国学知识以其独到意趣,感染了无数后辈而流传千古。教师应当在作文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水平,必然使得学生的文章文采斐然。

关键词:国学知识;小学教学;写作能力

小学的教学工作中,需要为学生挖掘同教材联系较密切的内容。将经典文章以及脍炙人口的诗篇相结合,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本身的道德水平。学习国学知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心智。学生应当从先贤的文字中汲取养分,并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并树立远大理想胸怀天下。教师引入国学知识的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 意境悠远,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练习写作,必然需要现实生活为依托,但是想要学生的语言更加奇幻瑰丽,就必然需要增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大胆且无拘无束的想象,进而使学生文章的语言更具生动传神之感,给人以一种空灵奇妙的阅读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古典诗词的情境,培养学生挖掘文字之美的潜质。教师为学生展示经典古诗词的含义,以及诗句中蕴含的特有美感,将学生的语言想象力引入五彩斑斓的奇幻空间。学生能够从中充分体会到诗词语言的文字之美,以及作者表述凝练准确的特点。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李白的《秋浦歌》一诗,其中就有经典诗句“白发三千丈”和“何处得秋霜”两句。这两句诗分别对应“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先是表达了自己的白发苍苍显得苍老衰败的样子,“三千丈”的数量词体现了作者面对镜中自己白发时的震动和惊叹,而后很自然地引出“缘愁”的情况,说明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惆怅与不悦。最后一句的“秋霜”意象更显示出作者的内心愁苦和悲凉,通过使用比喻的修辞,更将作者伤感之情渲染的淋漓尽致。在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有效化用国学知识中的做法。如要求学生描写关于“下雪”情景的作文,学生可以借用“拟人”的修辞进行表达:美妙的小雪花呀,像一只只空灵飘逸的玉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由此一句,便能够看出学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二、 凝练语言,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国学知识中绝大部分都是文言文,其中文言文典型的特点便是语句凝练。没有过多冗长的赘述,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如何驾驭语言,最终达到如使臂指的程度。精简凝练的表情达意,才能写出意境深远的好文章。教师应当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国学知识,进一步使学生恰当地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情。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筛选合适的经典文章,并为学生讲解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描写。由外及内,使之内化成为学生作文的语言风格,不论学生要表达的情感是婉约还是豪放,都有一种简洁凝练之美。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知识,使得学生的文章语言更加简练,同时文字内容更加隽永耐人咀嚼。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为学生讲解“推敲”的典故。这个典故出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中的描述,讲的是唐朝诗人贾岛进京赶考,因思考使用“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时,冲撞了韩愈的车驾借机提问的典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也明白了国学中“练字”的重要性,与“学习投入才能有所收获”的精神内核。同时,学生也开始在作文中注意凝练语言的表述,以此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如要求学生描写关于荷花的作文时,学生尤其注意语言的简练特点:绕过曲折的荷径,直达湖心亭,晚风送来水汽荷香,氤氲江南的夏夜。这样的语言不拖沓,简单直接富有文采,给阅读者清新的感觉。

三、 合理化用,提高诗词运用能力

学生学习作文的过程,就是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过程。但是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在进行语言描述过程中的缺陷,学生尚不知道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语言变得富有趣味和文学性。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恰当地借用古典诗词的语句。以此为蓝本,经过巧妙地化用诗词,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通常是由诗词中的名句进行直译,而后添加富有文采的词语和内容,进而达到提高文采的目的。

例如,学生在学习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时,就可以根据原词句进行适当的化用。“残月悬于枯败的梧桐树上,夜深人静,秋霜初下,小院内一片冷清,只偶尔有鸿雁掠过,声断长空。”这样的描写能够迅速吸引教师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在阅卷老師心中的地位,学生能够写出如此惊艳的语句,必然是有非常优秀的文学功底。通过巧妙的化用诗词,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语言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同时化用诗词进行写作,能够有效弥补学生语言精彩程度不足的缺点。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国学知识,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诗词化用能力,切实提高当前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明.古典诗词对作文意境的开拓和语言的锤炼[J].现代教育科学,2014(8):146.

[2]焦德华.小学有效开展国学经典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6):95.

作者简介:

苟香林,陕西省咸阳市,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湫坡头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写作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