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探究性过程的思维发展路径研究

2019-06-21 03:55黄争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数学思考

黄争红

【摘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活动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文主要正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探索学生探究过程的思维发展路径,还原真正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探究性过程;生成性问题;数学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不断回答问题,但经历的只是肢体上的活动而非思维深层次的活动;教师经常用“暗含方法”的提问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殊不知,当我们煞费苦心地引导学生绕开可能的思考障碍时,也残酷剥夺了学生犯错误的权利,错失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所以如何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本文主要正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探索学生探究过程的思维发展路径,还原真正的数学课堂.

一、在尝试中寻求最优

“学会尝试”是许多教育家的共同主张,要改变“先教后学”的模式,只有让学生学会尝试,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例如,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后补充教材中“鸡兔同笼”一课,课中以古代数学名著“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引入,学生能很快地讨论出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老师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梳理,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鸡兔同笼”原题,在练习中,用假设法及方程法的学生很快就将问题解决完毕,但是用列表法的学生却还在埋头苦算,“35只鸡、0只兔,有70只脚;34只鸡、1只兔,有72只脚;33只鸡、2只兔,有74只脚……”.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脚太多了,要算很久!看来列表法虽然很简单,不容易出错,但很麻烦.”其他用列表法的学生也附和着.“是吗?难道列表法就只能那么简单地罗列吗?有没有办法稍微快点?”这个提醒激起了学生们对列表法的重新思考,连没用的学生也在想:如果数字过大怎么寻找到捷径呢?很快,在学生中间已经有许多小手举起来.有学生提议:“要不我们折中,从17只鸡、18只兔来想想.17只鸡34只脚,18只兔72只脚,这样脚的只数就有106只,这样太多了,就再慢慢减少兔子只数,这个方法比较快.”还有学生立马说:“我还有更快的,看看106比94多多少,多12只脚,因每只兔子的脚比鸡多2只脚,那就12÷2=6,鸡再加6只变23只,兔子少6只,变12只,不就快了吗?”这下又燃起了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学生的信心.所以没有尝试学习,学生永远不会独立学习,要想让学生尝试成功,就要“扶着他走”,而不能你讲他听,被动学习.

二、在对比中体悟灵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比而存在,没有对比就没有甄别.对比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教学内容、方法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有效掌握并灵活选用方法的一种教学手段.例如,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时,教师让四人小组讨论出310+14能用几种方法得出结果,当时有四人小组总结得出三种方法:(1)310+14=620+520=1120,(2)310+14=1240+1040=2240=1120,(3)310+14=0.3+0.25=0.55.汇报完后,按惯例,组长问听讲的学生:“对于他们的汇报有什么问题吗?对比这几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对于第二种不是用最小公倍数通分的方法,最后还要进行化简,学生一致认为比较麻烦外,有一名学生举手质疑:“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有问题,今天的310和14都是刚好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如果是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比如13,你就不能转化成小数来计算,而且题目最后的问题是:废金属和纸张共占生活垃圾总量的几分之几,你转化成小数后,还要再转化成分数,这样更麻烦!”他的回答,让原本安静的班级,顿时躁动起来.这时,汇报组长不知如何接话,自己这个方法是难道错了吗?老师见台上、台下有点僵持,连忙“主持公道”,带学生们一起分析:“这组同学将分数转化成小数这种方法有没有错?”答案是肯定的,提问题的同学所说有没有错?答案仍是肯定.那么问题在哪里?应该是在分数与小数转化过程中,不是所有分数都能化成小数,如果选择将分数转化成小数来计算,是有局限性,只能针对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所以,学生在对比中,知道了如何选用合适方法进行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及正确率.

三、在操作中追本溯源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让学生经历抽象、概括、分析、推理的过程.操作后的辨析说理,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且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数与除法”一课:“把三块月饼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几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采用实际操作,用三张圆纸片当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得几块呢?”汇报时,一组学生思路还是较清晰,每人分得一块饼的34,通过演示,学生也大概能理解,但这时有学生提问:“明明把三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这样就有12份,每人分得3份,就是312才对,为什么会是34”,部分学生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刚才分月饼的时候,结果确实是有12份,每人可以得到12份中的3份,为什么同样的题目、同样的操作却有不同的答案?而且两种答案都有道理的.学生们陷入了混乱,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老师提醒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明确单位“1”是谁?平均分成几份?老師追问:“既然是平均分成四份,那么它的分数单位应该是14还是112?”许多学生顿时顿悟了,分数单位是14,如果把一块饼当作单位“1”,3块饼就一块一块分,每人每次分得14块,分了3次,共分得3个14块,就是34块;如果把3块饼叠在一块分,分了一次,每人分得3块的14,就是34块.所以,在操作后组织思维辨析,引导追本溯源,揭示数学本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更为深刻、有效.

四、在实验中静待花开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切实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教师有“静待花开”的心态.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一课,师生共同逐次实验,寻找“找次品”的方法,当寻找到8个待测物品的次品时,学生将物品平均分成2份,每份4个,也就是按4个、2个、1个的实验顺序,需要三次才找到次品.老师并不着急告知学生还有更少的次数,而是让学生继续实验.如果9个待测物品,应该怎样找?学生将9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3个,结果只要两次就能找到次品.这时,同学发现8个待测物品时要3次,而9个待测物品却只要2次,激起认知上的冲突.哪里出错了呢?学生开始比较两次测量的不同,发现要尽可能将待测物品分成三份.接着,老师继续和学生们实验10、11的待测物品应如何找,才能用最少次数找到次品.在实验中,学生还发现除了平均分成三份后,还需每份数量尽量相同,从而引出算式“总数÷3”的余数如果是2的话,就将2平均放在天平两端,如果是1的话,就放在天平外的那份,这样就能做到每份尽量相同.整个过程,就是在一步一步的等待中寻找“找次品”的技巧,既轻松又愉悦,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出现了许多“生成性数学问题”,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所以,教师只要能真实地还原课堂,利用、开发生成性问题资源,学生的思考就一定得以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向众,叶澜著.“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数学思考
数学课堂中的快乐元素
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关于“自育自学”中应用微课的思考
思维,在“尊重”中生成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倡导思考,提高数学解题分析能力
立足学科本质,引导数学思考
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谈数学教学中数学思考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