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创新发展的探析

2019-06-20 08:25潘阿芳蒋佩翼
青年时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潘阿芳 蒋佩翼

摘 要:乱针绣出自于20世纪30年代,它是由杨守玉先生所创造出来的,经由她之手,乱针绣成为了刺绣的一大突破点,如今也成为了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从乱针绣的起源、乱针绣的融合创新、乱针绣的传承创新这三点来探究乱针绣。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创新;乱针绣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风景秀丽,美丽的水乡养出了一方心灵手巧的姑娘。常州人杨守玉先生便是如此,经她之手,创造出了被誉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的乱针绣。乱针绣突破了刺绣取材上的局限性,更多地向西方油画上取材,使得作品的内容更加广泛多彩。而今,乱针绣已经位列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成就可见一斑。

一、源于刺绣,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

乱针绣又名正则绣、锦文绣,它源于中国著名刺绣——苏绣,它不仅继承了苏绣的传统针法,还做了些许改良,使得乱针绣比起苏绣来说显得更加精致美丽,自成一格。乱针绣起源于常州20世纪30年代,出自著名刺绣家杨守玉先生之手。杨守玉,乳名祥名,学名杨韫,字瘦玉、瘦冰,后改名守玉,字冰若。著名国画画家刘海粟正是她的表哥,他们之间本是有一段凄美的爱情,却最终未能成婚,成为两人终身的遗憾。有人说,就是因为这样,杨守玉先生才会利用她所学过的西方油画技术创造出了世上独一无二的乱针绣。先生步入晚年后,就把她的乱针绣技术传给了她的关门弟子——一直渴望向杨守玉先生求教乱针绣并最终感动她的陈亚先先生,接着又经陈亚先之手传承给了她的女儿孙燕云和外孙女吴澄。而今,她们为了将乱针绣发扬光大也开设了许多乱针绣工作室,吸引着人们参观。尽管乱针绣的历史较短,传承的人也比较少,但它依旧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衍生和精髓。

二、融合西画,形成中西合璧的艺术门类

乱针绣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正如刘海粟所说:“以针为笔,以丝为丹青,使绘画和绣法融为一体,自成品格,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乱针绣是一门中西合璧的艺术,下面就分四个方面来阐释乱针绣在艺术上的融合创新。

(一)技法融合——吸收运用色彩画混色原理。

由于加入了油画元素,“乱针绣”格外注重色彩的渲染,首先它不像苏绣,它的层次有很多。乱针绣经常把色彩堆厚,使其色彩效果显现出来。所以乱针绣作品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然而,这还是不同于油画的。乱针绣使用的丝线上有光泽,绣面上充满了各种不同方位的线条,而在不同方位的光线下,它的色彩也有着不同的变化,在光线强与光线弱的情况下,在明亮处看与在阴暗处看的时候,甚至在正面看或者在侧面看时,乱针绣所表现出的效果均有不同。在油画上二种颜色混合就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从而掩盖原来两种本来的色彩,而绣面上二种色线交叉重叠后却能够得到第三种色相的色感,并且原来的二种原色依然能够看出。所以乱针绣实际上是比油画的色彩更艳丽明快的,这也是乱针绣的独特风格。

(二)形式融合——注重实现制作者情感表达

乱针绣的制作周期也格外漫长,在制作前,要先画好草稿,以此来预估绣成的效果图。同时,它的操作也和苏绣有着极大的不同,一般来说,乱针绣有三层,第一层是按照草稿图的轮廓和色块满刺一层底色,线条适合粗一些,长一些,而第二层需要做细,但依旧是要刺面积大与位于画作后面的物体,第三层则是最为关键的,是对画作进行艺术的加工,重点刺出线条的变化,使得光线与色彩的变化达成统一。在这个阶段的绣制是最容易体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乱针绣作者在制作时正是以“情”指挥针,以“线”表达意,使之情义相融,一针一线,自由交叠,恰到好处地勾勒出画面。层层相叠,长短不一,从而达成这样一种油画乃至立体的效果,这也是乱针绣最大的特点。可以说,乱针绣与苏绣最大的不同即是这里,乱针绣容易表现出绣者最强烈的情感,而苏绣仅仅能表现的是画卷上的美好,这点和乱针绣相比就略逊一筹了。

(三)内容融合——真正做到人景物全面表现

乱针绣的复杂以及其最为鲜明的特色便在于其“乱”它并非杂乱,而是有规则的乱,它不像苏绣那样整齐划一,也并非像苏绣一般仅取花鸟山水为题材。它更多的是以素描和油画的绘画理论为主,绣者要根据自己的意向来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深浅等变化。通过变化多端的针线来体现作品的线条美与立体质感,使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所谓的“乱”都能够符合情理;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乱”中迸发出的活力,而“乱”中显示出的动感,又使得人物与景色的融合得更加融洽,并得以获得最大限度的表达。事实上其创始人杨守玉先生也正是因为学习了西方油画,才逐步发明了乱针绣,也因此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

(四)功能融合——有效满足多元化审美需求

乱针绣在生活中其实有着很大的价值,虽然在之前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只有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才知道乱针绣,而年轻人和小孩子甚至都不知道乱针绣的存在,但在国外,乱针绣却获得了许多好评。可见目前乱针绣在我国的影响是比较低的。事实上,乱针绣早就已经慢慢渗透入人们的生活之中。首先在美术方面,乱针绣适合作为一种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中国画、油画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适宜保存,因为其作为纸制品怕潮,还易折、易受损,尤其因为许多作品都有了年头,保存不当,很难再保持原本的样子,而乱针绣既不怕潮也不怕褪色,还能几乎完整地表现出原画作的样貌,例如保存在常州市乱针绣博物馆的梵高《自画像》,还有保存在常州市乱针绣周明敏乱针绣工作室的《拾麦者》,這两幅乱针绣作品几乎保持了其完整性和艺术性,甚至可以和原作相媲美,由此可见,未来用乱针绣还原文艺作品画作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其次是在衣着服饰方面,尤其是在针织钱包和旗袍上,甚至是大衣上,都有着乱针绣的痕迹。例如范冰冰的“瓷娃娃”礼服,设计师设计该礼服时,除却以晚清同治年间的彩瓷形象进行创新意外,还在裙摆处设计了“四大美人”的人物刺绣,将东方美人的古典气质衬托地淋漓尽致。现在也有很多人因为喜欢这样丰富多彩的绣品而选择穿乱针绣的旗袍出门,展现女性的美好,让人眼前一亮。除去礼服,乱针绣还应用于内衣睡衣上,与传统苏绣不同,乱针绣凌乱杂错还能体现出一些温柔与野性的美感,这点在围巾、头巾等饰物上也得到了极大发挥。更何况,现在乱针绣的作品都可以与科技相结合,人们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乱针绣的图纸绘制,还能够将更多元素融入进去,使得乱针绣作品显得更加新奇靓丽,随着服装面料的增多与各种新奇材质的出现,人们甚至使用牛仔布料和皮质的布料相结合,与传统苏绣的衣饰不同,乱针绣相比起来显得更加大方时尚一些。乱针绣不仅能够融合西方的,甚至能融合一些现代元素,它能够真正意义上地满足各个人的各种需求,做到真正的雅俗共赏。所以说,其实这些乱针绣作品早就已经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甚至走向了国际,尽管许多人不甚了解这些,但乱针绣始终是社会历史的文明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它的价值之巨大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独树一帜,继续走好国家级非遗创新发展之路

乱针绣作为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它的传承和保护就成了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人们也逐渐开始了解并重视这样一个项目,并采取了许许多多的措施。

(一)积极探索与科技融合发展

除却杨守玉先生的代代相传,现代数字化科技也成为了对乱针绣保护与传承的工具。例如使用科技来绘制图纸,制造出更加繁复的花纹,利用高科技纤维和新发现的材质进行乱针绣的创作。这对乱针绣作品,例如:国际名画、衣着花纹样式的保存,甚至是文物的修复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说,科技已经成为了乱针绣保护的重要一环。

(二)全力推动与教育融合发展

针对乱针绣的一系列特质,秉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本原则,除了运用科技进行常州乱针绣的保护与传承外,常州也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乱针绣教学与传承的工作,比如开设乱针绣课程,引导希望了解乱针绣的人们去参观丝绸博物馆或常州乱针绣博物馆等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去学习和传承乱针绣,而不是让它成为一种历史。到了现在,我们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去了解、学习乱针绣,甚至可以多展開乱针绣展会,定期开展乱针绣课程,进行乱针绣比赛,在常州各中小学都开展了乱针绣社团活动,并通过将乱针绣与品牌相融合,提高人们对于乱针绣的认识和理解,让更多的人逐渐注意到这一种属于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

(三)重点做好与旅游融合发展

由于乱针绣发源自常州,常州又建立了一些乱针绣的工作室和博物馆,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来与旅游业进行融合,还可以加入一些衍生产品,比如镶嵌乱针绣的学生笔袋、钱包、旅游背包等文创产品,这些可以作为纪念品进行出售留念,而在博物馆等重要场合,我们可以设置体验区,放置视频和工具,使外来参观的人们进行乱针绣体验。这样不仅能够使本地人对于乱针绣有一定的了解,还能够让外来的旅游者对于乱针绣进行了解和传播,使更多更多的人了解到有乱针绣这一门技术。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让乱针绣走进我们的心里。

通过对于乱针绣的起源、乱针绣的艺术特色、乱针绣的应用、传承与保护,我们不难发现,乱针绣正在慢慢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中,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其发扬光大,让它成为我们中国的标志,成为这文化洪流中最灿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朱雪晴.乱针绣的艺术特征,鉴赏典藏.2009.02026

[2]臧勇,任雪玲.乱针绣的诞生及其绣作解析.

[3]莫元花.乱针绣的艺术特征解析.

[4]夏玲,汪育君,李娜.传承与创新:中国刺绣的奇葩乱针绣.

[5]张适,张燕.乱针绣源流及其艺术.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