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
摘要: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在学习内容和要求、教学方法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有着质的不同。而进入高等数学学习阶段的学生仍保留着高中时的学习习惯和做法。产生学习上的障碍。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数学教师都应努力探索教学接轨接的具体办法,使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等数学;障碍;教学接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3-0126-01
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在学习内容和要求、教学方法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有着质的不同。而进入高等数学学习阶段的学生仍保留着高中时的学习习惯和做法,因此不能自动适应这些变化,产生学习上的障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高等数学起始教学与高中数学的接轨问题。为切实做好教学顺利接轨,去除学生学习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
首先,充分了解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接轨涉及到教学双边。一方面教师应了解高中数学教材的主要内容,了解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吸取高中数学教师的长处,有机地沿袭一些高中的教学方法,以便在教学中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照应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另一方面教师应在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的基础上吃透高等数学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有的放矢,帮助学生尽早进入到高等数学学习的正常轨道中去。
其次,立足于学生实际,以大纲和教材为指导,实行分层次教学。高等数学有许多难理解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练习、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第进层次,逐层推进教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已知引入。在知识掌握上,先学“死”课本,然后变通延伸为“活”知识。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能力范围内,对教材作必要的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最后,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高等数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开始学习高数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障碍并且会是一个“长期”的障碍。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多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多注意学生情绪变化,多做思想工作,强化学生追求成功的信念,坚定学好高等数学的决心;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良好心理素质,能作到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在失败面前冷静地总结教训,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
2.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首先,加强学生对高等数学学科的认识。高中数学教材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强,结论容易记忆。科技论文。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近,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而高等数学则不同,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语言晦涩难懂,概念定理逻辑性强,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科技论文。高数“量大、难度大”的特点注定学生学好高等数学需付出比中学时更大的努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讲清高等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这些差异及高等数学学习的特点,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认识,充分作好高等数学“难”的准备。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学好數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学生在高中时所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明确要求学生继续保持。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虽有联系,但在学习方法上相差很大,这是由高等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指出学习高等数学需注意的事项,指导学生怎样去自学,包括读什么样的课外书、参考书,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等,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
最后,发展学生积极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进度较慢,教学以教师讲解督促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科技论文。高等数学则不同,一方面教材内容难度急剧增加,学生单位时间所要接受的知识容量增长,依靠学生去领悟、理解和运用的思维过程相应增多。另一方面教学中教师少讲精讲,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主要起引导作用,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是对课堂的补充,有助于学生更好更独立地去完成高等数学的学习。
总之,数学的接轨实质上是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对原有学习环境、一种新的知识体系对原有知识体系的顺延。教师教学能否成功接轨对学生来说影响尤为深远。接轨自然有效便可使学生在新旧数学学习上形成较好的连续性,克服知识和方法上的跳跃,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数学教师都应努力探索教学接轨接的具体办法,使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十三院校协编组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卢锷.高等数学教学漫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3] 白其铮.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J].山西高数研究,1992.
[4] 李泊黍.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4.
[5] 唐晓翠.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初探[J].沈阳教育学院院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