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筠
摘要:自2015年高考全国卷中出现任务驱动型作文,这几年,一直保持着稳定,在新材料基础上增加任务指令,这样的任务驱动型写作对于写惯了新材料作文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备考中的首要任务是在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境下,能准确领受任务指令,且在写作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围绕材料“就事论事”或“就事论理”,把问题分析清楚,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能力;任务驱动型作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3-0063-01
1.背景及现状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大纲中写明,作文要求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要求有创新。具体来说,要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从这两点上看,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有时代感、针对性、能运用哲学分析法体现联系观、思辨性,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深入挖掘。基于学生看待和分析问题的片面、单一化,建立联系平面化等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思辨的意识,以期达成构思新颖化,建立联系的立体化,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浅谈高考语文作文备考中如何培养思辨能力的几点尝试,内容如下:
2.培养思辨能力的途径
2.1 引导学生写好时评文。
以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为例,为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事、身边事、关注生活,可着手让学生搜集整理一些相关素材,然后引导学生从工程的技术攻关、专利发明、团队协作、坚守与奉献、大国工匠等角度切入,把中国民族之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既贯彻了“立德树人”的“一体四翼”思想,又能很好地体现“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观。
2.2 搭建辩论平台。
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的思想。”利用“碰撞中产生火花”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大有裨益。笔者曾在课堂上引入辩题,如“专业知识学习与人格塑造”的关系话题,如关于“中国人要不要过洋节”的争论,“内在美与外在美哪个更重要”的争论,“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哪个最佳”的探讨。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自觉地将学与思结合,将语文与生活结合,培养能力,形成学科素养。
2.3 指导学生运用哲学分析法。
哲学中有十五大辩证关系:全面与片面,相对与绝对,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整体和局部,长期和短期,偶然和必然,质变和量变,普遍和特殊,可能和现实,主观和客观,原因和结果,个性和共性,内因和外因,次要和主要。在语文学习中,尤其是作文中能运用一点哲学辩证,学生的视野会更开阔,分析看待问题会更全面,更深入,思想见解因此更深刻。比如在叙事性材料中,可用透过问题看本质的分析法,在权衡比较型材料中,可用个性与共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分析法,例如2015年全国卷2风采人物评比,在“小李”、“老王”、“小刘”三者中进行权衡选择,你认为谁更具有风采。三者有共性,每个人都在各自喜欢的事情上坚持,而“权衡与选择”任务指令的完成,就要求学生们能看到个性所在,选择小李,是对圆梦中国,科技兴国的支持;选择老王,是对时下工匠精神的赞颂与讴歌;选择小刘,是对个人生命色彩的肯定。在普遍共性中找到个性,体现出哲学在语文写作中的运用。
结语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課程标准修订专家温儒敏先生说,“因为,写作是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写作,让自己的头脑、感觉得到一种锻炼。现在写作教学普遍忽略了这一点,就看不到写作背后最重要的其实是思维”。因此,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观察,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语文教学符合学科的规律特点,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道朝.围绕逻辑思维浅析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要点[J].新课程(下),2017(10):26-26.
[2] 粟清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3] 蒋彪.高中生物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29):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