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临沂地区民歌研究

2019-06-12 08:55马思梦曲阜师范大学
民族音乐 2019年2期
关键词:衬词音程谱例

■马思梦 鲁 涵(曲阜师范大学)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要重视民歌的收集和创作,因此,那个时期的民歌得以流传至今,也是我们了解当时大众生活情况的重要途径。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50年代民歌的创作来源及创作手法、民歌的作用、对民歌风格的研究、历史文化意蕴的研究。专门针对临沂地区50年代民歌研究较少,临沂地区作为抗战革命老区一直积极响应国家的各种号召,使这一时期应运而生了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歌,不仅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也是如今研究当时音乐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临沂地区50年代民歌调查

通过相关文献查询和对梁凤举等人的走访调查,发现50年代临沂地区的民歌,按照题材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一)民歌分类

1.劳动歌曲

《绣花曲》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录音后广为流传。临沂人民便把这首小调改编歌词,对于各种歌曲的歌词改编是最常见的民歌创作现象,这首歌是梁凤举1老人在50年代学会的第一首歌,至今记忆犹新谱例1

这时梁凤举已听从调配来到了临沂老中心城区南坛,开始了“大炼钢”。这时,她又学会了一首新歌曲,这是由山东寿张县景阳冈公社有名的钢铁五姊妹编唱的歌曲,名叫《姊妹之歌》(后经唐诃编写成《钢铁五姊妹之歌》)。在这首歌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当时人们对于劳动的疯狂与热情。谱例2

还有一首《四季迎春》是梁凤举在钢铁厂学会的,那时她已22岁,她笑着说“学会这首歌后,便一直想找个像歌里的王清江那样的对象。”学会这首歌没有多久,大炼钢便接近了尾声,梁凤举进入纺织厂工作,并在他人介绍下认识了一名教师,婚后生育四个儿女,相伴至今。谱例3

同时期让梁凤举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短小的劳动号子,她们村里最懒的懒汉整天扛着锄头在村里边走边唱这首《开荒流血汗》。谱例4

2.人民公社歌曲

由于“人民公社化”运动,各村生产队都成立了公共食堂,公共化得到空前发展,吃饭都靠在公社食堂。因此人民公社歌曲十分有特色。这首《新社会新事多》,便是梁凤举在食堂内跟一位大娘学来的:谱例5

(二)反映爱情主题的民歌

爱情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首《二姑娘》的民歌在当时较为流行。谱例6

■50年代民歌艺术特色分析

(一)临沂方言对歌词的影响

1.衬词的使用

临沂方言中对于衬词的使用十分频繁,例如:儿、了、唻、啊、呀、哟、呀哎、么呀、么啊、啊呀、呀嗨、哎哟、哎呀、嗨呀、哟喂、那个、这个、嘚儿呀、嘚儿喂、依儿呀等等,临沂人十分喜爱用这些衬词来表达情绪,因此在歌曲中也大量使用这些语气衬词。

首先,临沂民歌喜用衬词。在《绣花曲》一歌中,几乎每一句后面都跟着一个“呀啊”,共出现了12次,其中也多次出现了“那个”“依儿呀”等词,全曲几乎每一句歌词后面都要跟着一个衬词。这些词语帮助歌唱者更好地表达了轻松愉悦的心情。在歌曲《四季花开》中,临沂方言中的儿化音被使用到极致,全曲不到200个字,其中出现了近20个儿化音,此外每段都是以全是语气衬词的“伊么呀嘚儿喂,呦呦哎哟哎嗨哟”作为结尾。《歌唱大生产》,这是一首临沂小调,以其中两句为例:“大家(那么)快乐过来了(那么)年,开春(那个)不久(嘚儿来嗨嗨哟嗯哎号哟咯)忙种田(呐嗯哎咿呦)。”这首歌中的衬词字数非常多,甚至超过了实词,这也体现了衬词在临沂民歌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衬词还可以放在劳动歌曲中,作为口号使用。例如《开荒流血汗》这首短小的劳动号子,就是开荒地这种无趣又重体力劳动时演唱的,其中实词只有两句,其余的全是“嗨呀嗨呀嗨呀,嗨呀嗨呀嗨嗨呀”这样的衬词。

2.倒装句的使用

山东人很爱用倒装句,这一点在临沂方言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吃饭了吗你”“要什么啊同学”“忘带钱了我”等等。这种倒装句很多时候是起到强调的作用,因此很多歌曲在经过临沂人的传唱与改编后,便有了不一样的韵味儿。

《钢铁五姊妹之歌》原本的歌词是“五姊妹火热的心,决心要搞百万斤,玉米长的枕头大,地瓜每个像石碓……五姊妹来志气坚,各种卫星飞上天,万难挡不住十姊妹,跨过洪举铁姑娘……”在这首歌传唱至临沂后,临沂人民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将歌词做了改动:“五姊妹火热的心,决心要搞百万斤(玉米)。长得枕头大,地瓜每个像石碓……五姊妹来志气坚,各种卫星飞上天(万难),挡不住十姊妹,跨过洪举铁姑娘……”这一改动虽然使每句的歌词字数不再工整,却唱出了另一番味道。“玉米”和“万难”二词唱出了强调的语气,并且使这首歌具备了劳动号子的特性,变得和适合在劳动时作为口号演唱。

(二)音乐形态分析

1.旋律特点

临沂地区地处山东半岛,民歌的旋律优美流畅,细腻婉转,又具有灵活性,喜欢在尾音拖腔、加花,在乐段最终结束时落在稳定的音级上。这一点在《二姑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歌中每一句的结尾都以结束音做一个回音的进行,并且一个大乐句结束的时候会落在稳定音级上。

从以上民歌中,“5-3-2,5-3-1”常常作为骨干音,例如,《二姑娘》中骨干音为“5-3-2”,《四季花开》中骨干音为“5-3-1”,《开荒流血汗》中的骨干音为“5-3-1”。临沂民歌音阶的常用基本形态有二种:五声音阶(do-re-mi-sol-la)、加变宫的六声音阶(do-re-mi-sol-la-si)。其中以五声音阶使用最为常见,并且多是宫、徵调式。在所搜集的歌曲中,除了个别是六声音阶外,其他的均是以Ⅱ级音或Ⅴ级音为半终止,Ⅰ级音为终止的五声调式,极少使用到Ⅳ、Ⅶ级音,这就使得这些民歌不是委婉、柔弱、缠绵的,而是十分豪放坚定,具有鼓舞气质的。在临沂民歌中,四、五度的音程跳进十分常见,以及六、七、八度音程和复音程这样的大跳音程,使得歌曲激情高昂、强烈豪爽。尤其是用在劳动号子中的大跳音程,更有鼓舞之气。级进音程的使用也是临沂民歌旋律的一个特点,使得旋律流畅而朴实,配合着跳进音程交替出现,使临沂民歌常出现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类是高亢激昂的劳动歌曲,另一种是细腻舒缓的爱情歌曲。

2.节奏

临沂民歌在节奏方面较为灵活,常采用四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替的方式来合成节奏型,4/4拍与2/4拍较为常见。

临沂民歌的节奏有两个十分突出的特点:一个是对于附点节奏的使用,这一点在以上几首民歌中都有所体现,在虚词、叠词、语气词、衬词出现的地方都会使用附点音符,可以更好地表达情绪,配合歌词的语感;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连音线的使用,临沂民歌的自由常态使它在演唱时更不拘于节奏的约束,因此为了更方便还原民歌记谱,连音线就会被大量使用,以达到更准确的情绪表达。

(三)音乐风格分析探讨

综上所述,其旋律特点尽管多有二、三度音程,但四度以上音程(特别是六度)也很常见,这使得其音乐风格与南方风格相比,在抒情中增添了许多豪迈、坚强的风味。总体来说具有北方音乐的风格,其中一部分具有山东本土的风味,还有一些曲调与东北民歌旋律类似。如在《新社会新事多》一歌中,几乎每一句的旋律都带有东北二人转的特色,婉转灵活的旋律和不停跳进的音级,都和二人转十分的相似,其味道非常的明显。东北民歌擅用转音,这首歌曲中也大量的体现了出来,尤其最后几句的念白也十分具有东北特色,这种念白在二人转中极为常见。还有《四季迎春》有辽宁民歌《小看戏》谱例和歌词的影子。这两首歌中都使用了六度的音程跳进,这是北方民歌共同的特点,大度音程的跳进更能体现其热情爽朗的风格特点。

山东与东北三省自古以来关系密切,人口流动是两地民歌传播与交流的纽带和载体。清朝以来山东自然灾害不断,向东北大量地移民,也就是俗称的“闯关东”。这更加促进了两地的交流,山东的民间歌手将齐鲁大地的民歌源源不断地带到了关外,在与当地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山东民歌与东北民歌相互交融,又被山东人带回家乡,相似的文化与习俗使东北曲调更容易被山东人接纳,因此在临沂民歌的旋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东北民歌的影子。

■结 语

50年代的临沂民歌虽然受到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但其中也多显现出临沂地区特有的独特曲风。在歌词上依然有许多描写劳动场景与青年男女爱情的内容,50年代历史背景对于临沂民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歌词的变化,很多固有的歌曲被填写上相对应的歌词。灵活多变,善于吸收是临沂民歌的优点,因此我们还是可以在这些民歌中找到鲜明的临沂地区特色。民

猜你喜欢
衬词音程谱例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衬词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论钢琴调律的“调律法”等几个基本问题(上)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
——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音乐游戏玩起来
论大、小调体系中特性音程的调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