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勤 张天云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随着场馆的普及与发展,发挥这一非正式学习环境的优势,与学校教育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该文通过分析传统学校教育在核心素养培养上的不足,以及场馆在核心素养培养上的优势,指出了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纽带的馆校合作的契合点,从主题式课程构建、学习活动设计、协同学习平台搭建、教学团队打造四个方面提出一体化的馆校合作策略,实现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师资队伍的紧密对接,为我国现阶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馆校合作;主题式课程;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范式的转变,已被当代世界普遍重视,成为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进行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时密切关注的热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DeSeCo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美国著名智库机构布鲁金斯学会联合启动了“学习指标专项任务(LMTF)”,欧盟明确界定了终身学习的八大关键素养,美国的核心素养在于培养具有21世纪工作技能及核心竞争能力的人,法国将核心素养界定为知识、技能和社交能力三个方面,德国对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自主能力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国际上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总体上是一致的,而且各国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育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中国教育学会于2016年9月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涉及六项核心素养指标,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我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涉及到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课程体系的变革、教材的变革、考试的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等多方面。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的传统瓶颈日益突显,包括课程资源的有限、教学空间的狭窄、教学方式的单一等,迫使学校将视角转向校外空间。近年来,场馆作为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所,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较为理想的场域。场馆所拥有的丰富的展品资源、开放的学习空间、多样的学习方式、多元化的教育目标、生活化的真实体验、社会化的情境创设恰恰补偿了学校教育的缺憾。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纽带,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场馆教育各自的优势,构建一体化的馆校合作策略,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微观的视角探讨学校教育与场馆教育在核心素养培养上的契合点,提出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馆校合作策略,即主题式课程的设置、多元化产出的学习活动设计、虚实融合的协同学习平台的构建和馆校共建的复合型教学团队打造。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伴随其一生的能力。对于传统学校教育而言,其主要作用体现于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本的学习能力,并强调学生“兴趣”“能力”“态度”“价值观”等多元教育产出。然而在终身教育理念下,传统学校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第一,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结构,与场馆及其他社会教育资源和教育实践仍然有隔阂、壁垒,难以整合这些社会教育资源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第二,学校教育中“知识本位”的现象仍然存在,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有,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在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创新能力方面略显不足,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学校教育虽然具有资金、人员、设施等一系列资源,但是有些资源如大型科学实验仪器、科普设施、场馆中的藏品等,在现有学校教育投入条件下无法得到充分而完全的满足,严重影响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育回归生活,学校教育不应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的发展与变革应与社会提供的条件相结合。场馆与学校均属于具有教育功能的公共机构,都指向于人的全面发展,一同为人的终身教育以及构建一个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奠基。两者之间理想的状态是一个共生发展的形态,加大学校与场馆这些重要社会教育资源的合作,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新的途径。
馆校合作兴起于20世纪。一方面场馆的职能转向公共服务,特别是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学校加强了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不再是知识获得的最终场所。馆校合作指场馆与学校为实现共同教育目的,相互配合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將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等文化机构与学校共同编入一个科学的系统协作网络,利用教育活动空间的扩大,课程资源的丰富,以及教育内涵的不断充盈,以期更优地实现人才培养的意义。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将教育功能提到博物馆三大功能之首,博物馆开始不断创新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与学校的合作,促进馆校的有效衔接。馆校合作从宏观层面主要涉及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政策供给、馆校各自扮演的角色等。本文所探讨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馆校合作策略,是从微观层面进行讨论,是馆校为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共同参与下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无缝对接,以期实现场馆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场馆教育职能的更好发挥。
三、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纽带的一体化的馆校合作的契合点
(一)场馆在核心素养培养上的优势
场馆是指各种与科学、历史和艺术教育相关的公共机构,不仅包括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美术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封闭场所,也包括动物园、植物园等露天场所。截止2016年末,我国共有文物机构8954个(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318个,博物馆4109个),美术馆462个,公共图书馆3153个。随着场馆的飞速发展,场馆已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然而,当前馆校之间并未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无法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功能。现代终身教育理念下,场馆的教育功能成为它的首要任务,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广阔的活动空间、多样的学习形式、生活化的主题设计等在核心素养培养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基于场馆的学习有利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很好的支持,其支撑关系如下图所示。
1.丰富的馆藏资源有利于学生“人文底蕴”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人的远大理想、人格塑造、品德修养是学生人文底蕴培养的重点,而历史类场馆、名人故居、历史遗迹等中的展品、文字、场景等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相比较于学校资源,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社会性、稀缺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设定相关独立的主题,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教育资源融合到学校教育的内容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先进的文化思想、理念,优秀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人的价值、自我实现等,有利于学生“人文底蕴”素养的培养。
2.多元化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核心素养的培养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仍以知识传授为主,教育的目标仍然是追求高升学率,学习质量的高低仍以分数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而场馆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追求的是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学习目标。场馆中的知识都蕴藏于藏品、环境、活动中,需要学生去主动探索表象背后的知识性内容,揭示现象与假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或内在规律,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和知识产生过程。学生通过预测、观察、尝试、总结,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批判性思维,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对科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完成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等,这些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3.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校课堂的学习方式往往比较单一,而场馆针对不同类别的观众规划不同类型的活动,因而提供了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包括解说型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型学习、小组协作型学习等。学生在场馆中通过采用各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掌握了学习型社会中普通公民需要具备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学会学习”素养的培养。
4.生活化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
场馆提供的参观展览或者主题活动不止探讨过去发生的事件,亦关切学生的认知形成方式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故多以生活化为取向,基于真实事件和实际问题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参观浏览、实物展示、模拟演示、情境创设、实践操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渐形成自信、乐观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进行正确的人生规划,这些有利于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培养。
5.社会化学习行为有利于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的培养
场馆藏品为创造社会情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历史类场馆提供了具有丰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历史遗迹,艺术类场馆提供了能够激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笔墨字画等素材,科技类场馆提供了探索科学奥秘的仪器设备等,它们不仅是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而且是教育思想精华的物质呈现,更是进行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来源,以及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发生在场馆中的学习行为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活动,学生在参观浏览、操作验证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学校教师、同学以外的社会群体,需要与讲解员、同伴甚至是陌生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共享体验和知识构建起新的社会关系,从而养成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团队合作等优良品质,培养了规则和法治意识,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责任担当”素养的培养。
6.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学校课堂学习中,由于学习环境相对封闭,学生学习一般会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学生无法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场馆是一个自我导向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开阔的学习空间,给予了学生更多操作、探究、质疑、验证等实践活动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受到的约束很少,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路线、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有利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纽带的一体化的馆校合作的契合点
馆校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的关系,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共同目标,博采学校教育和场馆教育之长,提出一体化的馆校合作策略,建立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和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推动场馆教育职能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1.场馆与学校共享相同的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场馆与学校的主要目的均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责任感,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2.场馆与学校共享相近的教育内容
场馆和学校均是以代表性的载体如:场馆教育中的实物或资料、学校教育中的教材为基础,根据学习者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拓展并延伸出符合社会发展的相关内容,共同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3.场馆与学校共享相同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
现代教育理念下,场馆与学校均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场馆和学校开始采用多元评价主体和多种评价方法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科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4.場馆与学校共享相同的学习活动目标
场馆与学校进行学习活动设计时均以多元化的学习产出为理想目标,促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实现从教书走向育人的转变。
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馆校合作策略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纽带,充分发挥馆校各自优势,馆校共同构建课程、共同设计学习活动、共同搭建协同学习平台、共同打造教学团队、共同实施教学,探寻出一种科学的、可操作的合作模式。
(一)以STEAM教育理念为指导,馆校共同构建多学科融合的主题式课程,实现教学内容对接
STEAM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英文首字母,STEAM教育兴起于美国,倡导问题解决驱动的跨学科教育,立足于社会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取向,旨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反思能力、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这恰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以STEAM教育理念为指导,以问题或项目为中心,打破学科壁垒,将各学科知识巧妙融为一体,馆校共同构建主题式课程,实现教学内容对接。主题式课程构建的步骤包括:第一,学校对各学科内容及其内部结构进行深入解读,在此基础上,考虑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需求、动机、兴趣等,在分析各学科特点、融合各学科知识、明确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基础上设置主题;第二,由学校教师与场馆专家、培训教师一同对主题进行筛选,并探讨主题式课程开发的步骤;第三,学校教师根据主题对各学科中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抽取,场馆专家、培训教师将场馆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挖掘,共同完成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开设顺序和时段的编排;第四,馆校共同完成主题式课程教材的编写。基于STEAM理念进行主题式课程的构建,一方面能够将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具有高度学习动机的情境中多接触与主题相关的各领域的知识,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兼顾学科素养;另一方面又能够将课程形式与学科内容无缝衔接,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以多元化的学习产出为目标,馆校共同设计学习活动,实现教学计划对接
汤才梅提出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与周围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资源和工具、其他学习者或指导员、学习场景等)之间进行的、有预定目的的交互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核心素养教育实践的质量,需要馆校双方的专家和教师积极配合,有效衔接。馆校合作下的学习活动设计以多元化的学习产出为目标,分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阶段进行设计,内容涉及“知识与理解”“方法与技能”“态度与价值观”“兴趣与创造力”四个维度。活动设计的主要步骤包括:第一,活动前的设计是学习活动设计的前提和基础,需要由馆校双方专家、教师根据主题要求进行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规划;第二,活动中的设计是学习活动设计的主体,需要由馆校双方专家、教师共同制定学习活动实施方案,包括学习内容和顺序的安排、学习流程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以及学习组织形式、学习活动类型、学习成果形式、学习进度安排等;第三,活动后的设计是学习活动设计的补充和延伸,根据设定的学习目标,关注活动过程的监督,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馆校双方采用科学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对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这里要求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多元化,同时将信息反馈机制引入活动后的设计范畴,为后续学习活动设计工作的改进指明方向并提供决策依据。学习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动作与状态,包括物理参与、情感参与、智识参与和社会参与,重在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探究性活动的开展,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品质与能力,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地。
(三)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特色,馆校共同搭建虚实融合的协同学习平台,实现教学过程对接
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移动技术、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在场馆中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馆校利用信息技术共同搭建虚实融合的协同学习平台,该平台提供了主题式课程的所有学习资源、任务要求以及交流互动,通过该平台将基于学校和场馆的真实学习环境与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环境融为一体,实现馆校之间的教学过程对接。主要技术应用包括: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传感器将物体信息进行实时地采集和网上传输,与智能处理相结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使信息能够直观有效地传递,加强学生与展品、环境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有利于学习者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提高认知和学习能力;利用增强实现技术可以对现实世界的信息进行增强,使展品突破空间限制,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互动体验方式。移动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泛在学习,同时学生在场馆中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信息均被记录,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教学,并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支撑。
(四)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馆校共同打造教学团队,实现师资队伍对接
馆校合作下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基础的,他们是主题式课程的开发者,是学习活动的规划者和实施者。因此,必须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共同打造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有场馆的专家、培训教师以及学校的一线教师,他们中的任何一位既要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懂得场馆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交叉学科的知识面。这就需要馆校双方共同培养复合型教师,进行双师型授课,实现师资队伍对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于中小学教师,主要进行多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同时对他们进行场馆资源的培训,使学校教师对场馆的资源及其教育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熟悉,成为场馆的代言人;二是对于场馆的专家和培训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系统培训,帮助他们对教育教学中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和解读,成为掌握教育教学过程的教育者。来自馆校双方的专家、教师要互为补充,双师授课,成為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者。
五、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馆校合作实践——以小学四年级为例
馆校合作下构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主题式课程,需要研究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内容,打破学科之间孤立的现状,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知识进行整合,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基于STEAM理念,让学生在逼近真实、富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情境中、具有多学科素养的实践项目或问题中进行学习,达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选取小学四年级阶段作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设计、活动设计,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_一)主题式课程设计
笔者选择小学四年级阶段作为案例,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更具挑战性,因为小学四年级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正处在一个转化和过渡的特殊阶段,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同时,四年级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地学习主体转变,思维开始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过渡,对事物进行概括时,既有形象性,又有抽象性;观察、注意、识记等心理过程开始由无意状态向有意状态转化,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顺序性、深刻性,与低年级相比,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有意注意的时间大大加长,有意识记效果迅速提高;感情的稳定性、可控性、丰富性、深刻性有所提升,并初步有了一些高级情感的体验,如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的体验等,书面语言也开始逐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加强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劳动精神等方面要下功夫。笔者为此共设计了6个主题:“爱祖国”“爱生活”“爱文化”“爱科学”“爱学习”“爱劳动”,其中,“爱祖国”的主题列为首位,以“责任担当”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始终,其他核心素养作为辅助,同样道理,“爱生活”以“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始终,“爱文化”以“人文底蕴”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始终,“爱科学”以“科学精神”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始终,“爱学习”以“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始终,“爱劳动”以“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
笔者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课程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世界文化遗产》和下册第一组《走遍千山万水》、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和第六单元《中国功夫》、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和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二十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为基础,设计了“爱祖国”这一主题的主要教学内容。由于笔者所在城市——大同市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历史古迹众多,同时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大同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平城历史博物馆、梁思成博物馆、文庙等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馆校共同开发主题式课程奠定了基础。本文仅以大同市博物馆为例进行馆校合作活动设计。通过该主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乃至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实现对学生以责任担当为主,人文底蕴、学会学习为辅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活动设计
1.活动前的设计
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设定了多元化的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学习历史,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理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明确作为社会与家的一员应该具备的责任和担当,增强进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3)指导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选择,并对学习进程进行调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指导学生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古为鉴,形成利用科學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指导学生学会与场馆工作人员、指导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指导学生掌握对艺术品的鉴赏方法,激发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
(7)指导学生掌握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8)指导学生掌握书面语言、口语、媒体呈现等多种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2.活动中的设计
包括活动前准备和馆中发现两个环节。活动前准备:主要由学校教师主导,带领学生在校内课堂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同时对下一阶段场馆学习内容进行知识导航并提出评价要求。馆中发现:主要由大同市博物馆的专家和教师主导,带领学生在校外场馆进行。场馆的专家和教师根据主题提前对学习情境进行创设,对学习环境进行布置,对学习组织形式、学习活动类型和学习流程进行安排,并将学习任务单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现场考察、动手实践、模拟演示等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亲身体验历史情境,加深对大同历史发展和文化的了解,从而激发对家乡乃至祖国的热爱,产生对祖国历史文化浓厚的学习兴趣。活动前准备与馆中发现活动内容如表1所示。
3.活动后的设计
活动完成后以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来对学习活动过程进行监督,同时设计多样化的评价内容与标准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点及能力需求。馆校双方专家和教师对照既定的多元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效果评价。评价要点主要有:(1)学习任务单完成程度;(2)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形成自己对祖国与地方文化的热爱;(3)对自己肩负的国家建设与文化传承责任是否有明确的认识;(4)能否积极探索,对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5)有否新的理念、方法及创新性作品产出;(6)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与作品中体现出的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与表达能力;(7)能否有效表达自己的认识、态度和情感,并与他人分享;(8)作品完整性及艺术性;(9)小组协作过程中的组间合作及贡献情况;(10)与馆内专家与工作人员的有效交流情况。
4.实践活动一一走进大同市博物馆
本活动以大同市博物馆为活动场所,以大同文化的历史发展为切入点,见证大同这片土地的风雨变迁,从数万年前石器时代许家窑人的文明火种,再到春秋、夏商、战国、北魏、宋辽元金的衣食住行用,以博物馆中的展品来叙述历史,使学生感受到大同的发展始终贯穿着“民族融合”这条主线,多民族人民共创了大同的历史和文化。实践活动中通过展品的选取与活动流程的设计,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同时,对知识进行拓展,使学生明确华夏千年的历史变换,从内心深处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自己的祖国。大同市博物馆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及流程如表2所示。
(1)博物馆活动设计思路
在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观察记录展品呈现的基本信息,对同类展品,例如铜镜、俑等展品的不同方面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其历史背景与工艺的进化;通过动手实践,仿双系绳纹大陶瓮来制作各种几何图形的绳纹;通过对陶屋的观察进行探究推理,推测东汉时期的气候特征和居住习惯;通过角色扮演穿越到自己喜欢的历史时期,体会大同地区的发展及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等,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2)学习任务单设计思路
学习任务单围绕具有标志性的展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了解展品,挖掘展品背后的历史文化。题目类型包括选择记忆性问题(如:蟠虺纹青铜鼎中的“虺”在古代是指哪种动物?)、收敛性问题(如:比较古代不同时期铜镜纹饰的异同)、发散性问题(如:穿越回古代,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特征)、批判性问题(如:胡服骑射的功绩),题型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全面的思考。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社会建构技能的发展,任务单提示了进行交流的关键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展品、提炼意义,学生展现出思考历史、探索世界的新方式,同时在与同学、老师、场馆专家的激烈讨论中,达到愉快学习的目标。
5.实践效果分析
(1)学习兴趣。通过问卷调查,93%的学生认为这样的参观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感兴趣,获得的知识多,通过访谈,学生表示在参观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文化遗产中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博古论今,对祖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爱国之情,进一步理解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深刻含义。
(2)科学知识。问卷显示,83%的同学明确的认识到展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到许多展品的加工工艺以及所体现出来的科学技艺、社会环境、生存状态等。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有90%的学生感受到场馆培训教师语言表达的专业性,78%的学生知道文物挖掘、鉴赏和保护的流程,86%的学生掌握了活动中涉及到的全部要点。访谈中同学们表示以学习活动为基础,有学习任务单作为指引,学习效率更高。同学们在分享时都能够使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达,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3)主动创造。在博物馆学习活动中,学生针对各自的主题积极创想,踊跃尝试,98%的学生对自己作品非常满意,有的孩子制作出既可以当作饰品又可以作为武器的装饰,而且符合历史特征。
(4)有效交互。通過查阅随行的校内指导教师的观察记录表,可以看出学生和同伴、学生和场馆培训老师等的有效交互频次远高于学校学习,能够对老师的提问做出积极的回应。97%的学生认为能够及时从教师处获得帮助和支持,8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同学知识广博,不仅能够围绕博物馆展品给自己提供必要的讲解帮助,还能够针对部分内容进行有效的扩充,成为了自己身边最重要的资源。
(5)信息搜集与文化传承。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随处可见学生记录着重要信息,在展品横向对比过程中,能够根据老师要求对问题进行归纳和演绎,进行充分的思考。95%的学生认为参观博物馆应该携带必要的智能设备,例如提及同类展品时,不局限于老师提供的案例,自己可以随时查询,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产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信。
本次实践活动的问卷与访谈主要问题涉及学习方式的满意度、学习兴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国家的认识、对自己肩负的使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综合知识的运用、信息检索等方面。从访谈中可以得知,学生在国家意识、责任担当、文化理解、知识运用、信息检索等方面对比传统学校教育有很大的进步,馆校合作下的学习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绝不是单靠传统学校教育本身就能完成的事,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教育资源的支持和积极参与。终身教育理念下,场馆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学习环境,对于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本文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纽带,提出了一体化的馆校合作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推行。
作者简介:
赵慧勤: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计算机教育应用、文化数字化传承、智慧学习(zhao_hui_qin@163.com)。
张天云: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虚拟现实技术(ty_z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