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开始变得越来越高。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语文知识、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以及个性品质等的有机结合。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作为新课改的产物,其主要是将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有机结合,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精神,进而为学生独立面对世界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于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而如何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一、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把握中心思想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对于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有限;这也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不够,不明白文章讲述了什么,尤其是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而通过主题阅读教学,能够由教师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提出一个主题,随后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阅读整篇文章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的形式积极讨论,进而总结出文章中所需要了解的内容,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有利于文章情感的挖掘
在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都会在潜意识中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文章情感的挖掘与理解主要是通过自己讲解的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方式使得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使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难以感染学生的情绪,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而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需要承担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能够在讲课前先向学生讲几个课外小故事,随后结合主题内容,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自己感悟文章的情感,进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适当表达自身的情感;而学生通常会选择阅读自身喜欢的文章,几乎每节课的阅读性质都相似,且有一部分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想要閱读什么样的文章,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而主题阅读教学则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这些阅读误区与阅读盲点;虽然仍旧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自主进行阅读,但教师能够给予学生一个固定的主题,从而使得学生有了一个宽泛的阅读方向。这样不但能够解决学生阅读面狭隘的问题,同时还能够解决学生不知道阅读什么的困惑。
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1+X”
(一)主题阅读中“1”的确立
在面对一篇课文时,确定文章的主题是小学语文教学 中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展开“1+X”主题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特征或是单元的目标来进行提炼,找出文章的主题所在。在确定“1”的时候,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或是作者的风格等。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较为丰富,有童话故事,也有科技文章,教师需要根据课文的某一种特性来确定议题。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一篇文章时,可以将“1”确定为手法,文章主要是通过花生来比喻如何做人,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在确定这一主题后,再通过主题来选择群文“X”,如《丑石》《与花儿攀谈》以及《浪花》等文章。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手法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也能根据结构来确定主题。例如在学习《学会看病》这一篇文章时,教师能够根据文章的结构来确定主题,随后确定“X”,如《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剥豆》等。通过这种相似文章的主题阅读,能够促使学生对于课文的整体有一个认识。而教师在选择主题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促使主题能够更加全面,以此将不同形式的文章汇聚在一起,只有主题多样化,才能使学生在主题阅读中的阅读面积更为广泛。
(二)主题阅读中“X”的选择
“X”的选择主要是根据“1”来确定的。在“X”的选择上,需要尽量满足内容积极向上、长短合适以及难度适中的文章。同时,还需要注重文章的趣味性与知识性,以此来保证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兴趣。只有学生对文章感兴趣了,才能够积极阅读文章,进而提高阅读的能力与速度。例如,在学习《假如没有灰尘》这篇文章时,教师在选择“X”时可以选择《雾霾下的中国不美丽》以及《灰尘的旅行》等这一类的环保文章,对于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有着很大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环境非常恶劣,通过这一组文章的选择,能够让学生对于当前的环境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明白文章中的内容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进而加深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兴趣,促使其能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文章。此外,“X”的选择还应考虑在什么时候“+”才是最合适的,课前导读抑或是课中的拓展阅读,还是课后的补充阅读,教师应该根据“1”选择最恰当的机会。
(三)教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的过程应当包含四个步骤,即初读、细读、精读、吸收。其中,初读也称为默读,先在心里过一遍文章,对于文章中的生僻字词,通过查阅字典等方式了解字词的正确读法与含义。对于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则需要画出来询问老师。细读即为逐句、逐段地进行阅读,主要目的是读懂每一个自然段、每一句话中所表达的含义,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掌握作者所用的修辞手法。随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整篇文章的大意,写出中心思想。精读即为学习文中优美生动的词句,琢磨文章的写作特点,吸纳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等。吸收即为记忆文章中的精彩段落,深刻理解文章中的情感,通过仿写等方式,将文章中的优美词句转化为自身的写作内容,以此来达到阅读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松鼠》这一篇文章时,由于这篇文章中的生僻字较多,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默读的方式,仔细查阅并了解每一个生僻字,随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文章的特点在哪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让学生能够在细读与精读中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写出介绍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的文章,以此来将文章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四)主题阅读中创设活动情境
在进行“1+X”主题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其自主学习意识与自我学习能力有限,长时间的阅读教学很容易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减弱,认为课程枯燥乏味。因此,为突破教学的重点,教师需要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进而将文章中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与立体化,从而将枯燥无味的内容以生动、趣味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在阅读诗歌类的文章时,教师可创设朗诵比赛;在阅读戏剧作品时,可以创设表演情境,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合作性。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以童话故事作为“1”,以其他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作为“X”,随后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在课堂中扮演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不但能够流畅地复述故事,同时还能够准确分析故事的寓意,提高主题阅读的质量与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来创设活动情境。例如,在学习《两只小狮子》这一篇文章时,尽管文章中对于小狮子练习捕食的动作进行了生動描绘,但只靠语言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在网络上搜集有关小狮子的动画短片与图片,通过图片与视频的形式,将难以理解的文字内容转化为更为直观的方式。这样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时还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了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主题阅读教学被越来越多应用在实际的课堂阅读教学中。主题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教学不同,其能够为学生创立一个主题,促使学生能够围绕着主题的内容进行一篇或多篇的阅读,而教师则通过不断创设情境在一旁进行引导。这样不但能够扩充学生的阅读范围,有效地衔接课内外阅读,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活跃课堂氛围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云海芳.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8).
[2]石晓兰.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上),2018(2).
[3]陈梅珠.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知音励志,2016(20).
[4]邢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思考[J].好家长,2016(34).
[5]李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
作者简介:林加帅,1977年生,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