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斌,招敏虹,马庆韬,易 玮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产后缺乳是指女性处于产后哺乳期时,乳汁分泌过少甚至全无,不能满足新生儿的喂养需求的情况[1-2],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20%~30%[3]。专家指出,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对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发育至关重要[4]。但产妇产后却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无法纯母乳喂养,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母乳喂养现状并不乐观,6个月内婴儿纯 母乳喂养率仅为27.8%,远低于国际水平[5]。因此,有效治疗产后缺乳,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医对于产后缺乳的治疗目前是服用刺激催乳素分泌的药物,但副作用大、临床效果不佳和患者依从性差等缺点明显[6-7]。目前,有不少医家临床研究发现针刺治疗产后缺乳见效快,无不良反应[8-10],但临床上在针刺治疗产后缺乳选穴规律的总结分析方面仍尚未统一定论。故笔者通过检索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相关文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选穴规律加以总结,为现代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1.1 文献来源与检索方法 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中文文献检索词1为“产后缺乳”或“缺乳症”或“乳汁不足”,检索词2为“针刺”或“针灸”或“电针”。英文文献检索词1为“postpartum hypogalactia”,检索词 2为“acupuncture”或“electroacupuncture”。检索方法为检索词1AND检索词2。基于以上检索方法,检索出起止时间1959年8月-2019年2月的文献共计303篇,其中有效文献101篇。
1.2 文献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文献中试验方法均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②符合产后缺乳的诊断标准;③治疗以针刺为主,针刺操作符合“十二五”《刺法灸法学》[11]规范,有确切的疗效及明确的处方;④干预方法:治疗组为针刺治疗、电针治疗或针刺联合其他中医治疗,对照组治疗方式不限,可为针灸、推拿、中药或其他联合治疗,亦可为空白对照。
1.2.2 排除标准 ①内容重复且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只纳入1篇;②文献类型为综述、个案验案总结、动物实验、理论探讨、Meta分析等文献;③未详细提供针刺处方及穴位的文献;④无法查看全篇文献。
1.3 数据录入与处理 将有效的101篇文献进行随机编序,编序后根据文献中针刺所用的穴位名称、治疗方法运用工具EXCEL 2007统一录入。文献的筛查编序,数据的录入等操作由第一第二作者共同完成,相互核查,发现误差则商讨解决。
1.4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对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腧穴运用频次、腧穴归经分布、腧穴部位分布情况、腧穴特性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并运用SPSS 20.0及SPSS Modeler 18.0进行聚类结果及关联分析。
2.1 腧穴运用的基本情况
2.1.1 腧穴运用的频次统计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1篇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共录入165条针刺处方,合计使用不同腧穴72个,使用总频865次。腧穴运用频次前五的腧穴依次为:膻中(152次)、乳根(121次)、少泽(110次)、足三里(87次)、太冲(50次)。见表1。
表1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腧穴运用频次大于12次的频次分析
2.1.2 腧穴的归经分布情况 将72个腧穴按照归经进行分类,发现腧穴主要分布在十四正经,亦涉及部分经外奇穴。其中归经分布频次前三的经脉依次为:足阳明胃经(237次)、任脉(191次)、手太阳小肠经(128次)。见表2。
表2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腧穴归经分布分析
2.1.3 腧穴部位分布情况 将人体划分为头面颈项部、上肢部、胸腹部、背部、下肢部5个部位。结果发现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所用72个腧穴位主要集中分布在胸腹部(404次),其次是四肢部(上肢197次,下肢179次)。见表 3。
表3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腧穴部位分布
2.1.4 腧穴特性分布情况 对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72个腧穴进行腧穴特性频次分析。特定穴的运用包括五输穴、募穴、八会穴、下合穴等。结果发现无论是用穴频次还是用穴个数,五输穴均排首位。见表4。
表4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腧穴特性频次
2.2 聚类结果 为临床选穴更加精炼,便于针灸临床的治疗及推广,得到相对较有效的用穴组合。将表1中用穴频次最高的16个穴位进行聚类分析,输出聚类结果后分析可知,高频选穴聚成4类,第1类:期门、太冲、足三里、脾俞、内关、肝俞、膈俞;第2类:中脘、气海、乳泉;第3类:乳根、膻中、少泽、膺窗;第4类:合谷、三阴交。见图1。
图1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高频选穴聚类分析
2.3 关联分析 建模并运用算法对高频次穴位做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为30%,最低规则置信度为80%。高频次穴位输出10条关联规则,其中2个穴位组合6条,3个穴位组合4条。其中膻中-乳根的支持度最高,为73.333%;膻中-少泽、乳根的置信度最高,为98.837%;膻中-乳根的规则支持度最高,为72.121%;少泽、太冲的提升度最高,为1.2;乳根-少泽、膻中的部署能力最高,为12.121。见图2、表5。
图2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高频选穴关联网络
表5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高频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产后缺乳属中医学“缺乳”或“乳汁不足”范畴,临床多表现为产后妇女在哺乳期乳汁甚少或全无[12]。乳汁的化生源自气血津液,女子乳房属肝,乳头属胃。产后缺乳的病机主要为产后妇女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产后肝郁气滞,经络不通,乳汁运行受阻,故临床上常以“补气养血、疏肝解郁”为治法[13-14]。本研究发现,既往文献[15]报道中针刺治疗产后缺乳上以“乳根-膻中-少泽”为最常用腧穴配伍,并在主穴的基础上辨证配伍足三里、太冲、脾俞、内关等腧穴以增强疗效。膻中,是八会穴中的气会穴,属任脉之经穴,心包之募穴。位于胸部,处于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平第4肋间。气会具有调畅气机,活血通络之效。而任脉循行经过胸腹部,为阴脉之海,可调节阴经气血,而乳汁的分泌与产妇体内的阴血有着密切关联[16],故针刺膻中可激发任脉的经气运行,使经脉通畅而乳汁分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亦有记载:膻中治“妇人乳汁少”。乳根属足阳明胃经腧穴,足阳明胃经循行经过胸腹部,经络原文中“从缺盆下乳内廉”,《标幽赋》曰“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阳明经多气多血,且乳根穴位于胸部,故针刺乳根可补气养血,开窍通乳。少泽穴,临床常选取作为针灸治疗少乳的远端取穴,《针灸大成》记载“无乳,膻中、少泽,此二穴神效。”该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小肠具有分清别浊的作用,故针刺少泽可以协助脾土运化。根据根结标本理论,井穴是经气始生始发的部位,属于“根本”,循着经气的汇聚与扩散,将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周运全身,气血足则乳汁生[17]。魏立新等[18]研究发现电针少泽穴能有效改善产后缺乳的临床症状,明显增加产后泌乳量。
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治疗产后缺乳的腧穴主要分布于十四正经,因乳房为“宗经之所”,其中足阳明胃经贯乳中,足厥阴肝经上贯膈,布胸胁,绕乳头,足少阴肾经其支脉入胸中,足太阴脾经于乳外侧,任脉行于两乳之间,故以局部穴位近治作用为主,其中选穴以足阳明胃经和任脉最为集中。
根据选用腧穴部位的统计显示,治疗产后缺乳的腧穴主要分布在胸腹部和四肢部,同时重视特定穴的运用,主要以五输穴、募穴为主。胸腹部腧穴于乳房周围,募穴多位于胸腹部,考虑产后缺乳多因气血不足、肝气郁滞而致[19],治疗须选取乳房周围的募穴以调和气血,疏肝解郁,为近治作用,即“穴之所在,主治所及”[20]。其次是选用四肢部的腧穴,四肢部位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为主,脏腑经络之气交汇于五输穴,体现了腧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远治作用。
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选穴规律,结果显示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的腧穴主要分布于十四正经,广泛运用五输穴、募穴等特定穴。建议临床上取穴采用近治和远治相结合的原则,以胸腹部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远端四肢部取穴。取穴归经多集中在足阳明胃经和任脉。根据聚类结果和关联分析,支持“乳根-膻中-少泽”为临床上治疗产后缺乳的最常用腧穴配伍。以上可为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研究未基于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进行选穴规律分析,今后可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