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阅读

2019-06-04 01:20梁绮君
文理导航 2019年16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梁绮君

【摘  要】随着中职学校信息化课堂教学普及率的提高,学生利用现代化掌上工具辅助学习的现象很普遍。通过分析中职生现阶段的阅读现状,尝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化科技,致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掌上阅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每个人每天刷屏已成常态。在中职的教学中,各种信息化手段不断更新,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掌上工具这一问题值得思考,使它成为学习工具之一,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现状

中职生的入学几乎是“无条件”的,生源普遍存在基础不扎实、学习自学性较差的特点,同时中职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比文化基础课要高。与中学相比,语文课时大幅减少,学生在语文阅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对课内阅读提不起兴趣,对纸质阅读更缺乏耐性。课上偷偷玩手机的人也不少,面对学生的这种现象,如果强硬没收或者处罚,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何不把“堵”变成“疏”,干脆投其所好,引导学生将手机作为学习工具之一?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在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中,最喜欢的电子书类型为“都市言情”,其次是“文学经典”“历史军事”“武侠仙侠”“玄幻奇幻”等。这一调查结果与中职生的阅读相近。学生们的阅读内容仅停留在一些低层面,多属于娱乐消遣,他们难以持续看一些“烧脑”的文章。可见,学生们不是不阅读,只是更钟情于掌上阅读及一些感兴趣的信息。掌上阅读已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作为基础,语文教学便会走入一个困局,教师何不因势利导,借助现代的掌上技术权衡利弊,在传统阅读与掌上阅读中去粕取精,引导学生开启正确的阅读方式。

二、掌上阅读的利弊

掌上阅读可让人们最大限度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掌上阅读有着选择性、便捷性、丰富性、廉价性、平等性及互动性等优势,能让人们在短时间里获取不同领域或维度的信息,因此,加入掌上阅读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也成为一种时尚,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掌上工具让人们可在碎片时间阅读海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人们往往只是挑感兴趣的标题、内容一带而过,或者在碎片时间翻阅各类网络平台,一心多用,只追求快速的视觉享受,至于内容真伪根本无从考究,深层问题更是无暇思考。各种自媒体的泛滥,“标题党”的涌现,“互粉”“互黑”水军喷子层出不穷……其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可见,碎片化阅读获取的基本是些杂乱无章的信息,目的性不强,人们难以对阅读内容深入地作出分析和思考。久而久之,掌上阅读使大家养成了草率阅读的习惯,专注力集中时间随之减少,阅读能力也下降了,这种现象在中职学校尤为明显。

三、中职语文教学阅读方法的新尝试

阅读内容有深浅、难易之分,阅读方法有速读、略读和精读之分。学生阅读量的多少取决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尝试借助掌上阅读,引导学生回归阅读本源,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一)让“刷屏”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无法改变学生的“刷屏”行为,干脆就让“刷屏”完成指定的作业。在实践教学中,结合课本内容,利用“蓝墨云班课”“微信群”“QQ群”等平台布置前置学习任务包,让学生课前利用碎片时间动动手指头,搜集资料、瞬时阅读,哪怕只是一种浅阅读,只要愿意去读就应该鼓励。“刷屏”让学生获得宽泛的信息,拓宽了视野,让学习走出课堂,师生们可随时线上交流,答疑及批改,让掌上阅读成为课上深阅读的导读或铺垫。如在讲授《再别康桥》一课时,课前通过发布任务包(搜集剑桥大学内的图片、音视频、作者生平事件、与剑桥的关系等),课上由学生们进行展示,再深入剖析,只有让学生放开手脚、放开眼光,全身心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才能获得深刻体会。有了课前掌上作业的预热,学生对诗中意象、诗意等把握得较好,并以诗中的一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作为抛砖引玉,推荐同名小说《何以笙箫默》及被拍成同名的电视剧和电影,比较小说与影视作品有何不同。事后,也有几个学生在群里同我讨论,觉得还是小说看起来更有味道。顺势而为,导出阅读的好处,让这种浅阅读成为学生阅读的习惯之一,引领学生多参与阅读。

(二)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

阅读时间的长短并不等于有效阅读,碎片化时间阅读也可分为被动和主动,前者就是利用坐车或等候的时间随意阅读,后者是带着某一目的主动阅读的。因为是主动阅读,具有一定的兴趣和专注力,哪怕时间很短,却是有效的阅读。刷屏行为往往是影响人的专注力,这种浅阅读并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带着任务阅读是关键。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专业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专题式阅读探究点,设计有针对性的任务和问题。如在讲授《一碗清汤荞麦面》时,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温情的视频作为引入,渲染气氛,设计相关问题,分别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感受课文传递的正能量,从阅读品味人生百态。

又比如,在讲授《项链》一课中,课前向学生推荐《珠宝》一文,让学生把这两篇文章的结构、人物作比較,学生在平台上实现互联互通,群内讨论的实时体现,总结出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相同,深入了解了“欧享利式的结构”。正是这种类(下转第4页)

(上接第2页)

比的阅读推荐,让学生对小说的写作结构有了举一反三的认识,彼此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心得。然后,再通过“辩论会”分析人物形象。整个辩论过程,学生想方从小说中找出辩论的理据,深入分析小说的细节,融入自己的观点,从中学会从多角度进行人物探究。通过各种阅读的实践活动,把传统阅读与掌上阅读巧妙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的方法,启发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会筛选信息,训练整合多元化信息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围绕这些探究点,学生有目的而为之,使阅读的焦点相对集中,课后,师生可共同归纳每一课的知识点,整理成文档,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学生可随时随地翻看、复习,从而达到阅读由浅入深的效果。

(三)借助APP,让阅读成为习惯

为了让学生“读”有所得,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利用各种APP进行指导学生阅读。例如,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在平台上发布一些诵读或吟唱的音频,要求学生模仿音频的情感、节奏进行诵读,并提交诵读音频。学生既爱表现又贪玩,把诵读作业当成是全民K歌一样,有时还把自己诵读的音频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有的还用家乡话、粤语进行诵读。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让学生选择与内容相符的插画,看图猜诗句、诗词知识竞赛等线上作业,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这种作业形式。

阅读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如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一些内容浅显易懂,趣味性较强的记人、记事的书籍,如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就推荐一些知识性、科学性、议论或抒情的书籍,并鼓励同学们推送阅读,推荐优秀的阅读公众号,定期设定阅读打卡任务,要求学生摘录精彩片段,剖析一个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分享阅读心得,写上三两句的短评,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了感受,可触类旁通持续推荐更多的书籍,让阅读成为习惯,从量变到质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

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掌上阅读,只不过是一种阅读形式,它与阅读的内容无关。真正的阅读是要思考、持续探究的。掌上阅读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方式,很适合学生,随着现代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教育者更应该接受和运用这些新事物,合理引导,让它成为教与学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王慧勤.背反与融合:读屏时代阅读教学的重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

[2]张中江.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碎片化成趋势[J/OL].中国新闻网,2011-1-7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