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知之始 探索出真知

2019-05-14 11:05屠晨玮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陶行知科学理论

屠晨玮

摘 要:幼儿科学活动重在孩子感受、体验,以科学探究活动为重要形式,鼓励儿童动手动脑“做科学”,与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一致。本文结合教育实践,阐述了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幼儿 科学 活动 陶行知 理论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228-01

幼儿科学活动重在孩子感受、体验,以科学探究活动为重要形式,鼓励儿童动手动脑“做科学”,与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一致。笔者认为“教学做合一”理论是以“做”为中心的。即注重实验,注重儿童自行实验得出结论,教师不再是一味地通过图片文字来讲述传输概念,而要在“做中教”, 幼儿也不再是强行被动接受,而要“做中学”,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必须在共同“做”的基础上完成。

1 在仔细观察中体验创造

观察是孩子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有意识的去认识客观事物与现象的一种方法。在活动中提供材料的时候,不要对他们提出限制的要求,而是让他们自主、自由得以各种方式进行探索。儿童对不了解的事物,拥有着天生的好奇,儿童探索、发现,从而收获成功的喜悦,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从而变得更加积极。陶行之先生提出的“做” 是指广义的“做”,就是要求孩子眼、手、心合一,通过动脑思考,实践操作来发现、感受。

例如,设计中班科学活动《浮与沉》,水,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物资,洗脸、漱口……都必须用到它。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但是孩子们对于水的浮力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在日常生活及游戏中,要引导孩子去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回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通过在活动中的一系列猜测、探索、得出结论,幼儿在自己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物品浮沉的秘密,打破自己原有的“重的东西沉下去,轻的东西扶起来的观念。”更能发现科学的弹性和可操作性,如纸不借外力的情况下会浮在水面上,轻轻一按它就会沉入水底。在不断的操作、探究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对水的浮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再如,小班的科学活动《哇!彩虹糖》,取材于生活中孩子所最为熟知和喜欢的彩虹糖,糖的色素溶于水,幼儿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糖果的色素泡到了水里,在自己探索的的过程中初步理解理解溶解的概念。在彩虹糖盘子中,孩子们也能感受色彩变化、活动、形成彩色漩涡所带来的惊喜。因此,要注重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2 在不断实验中积极创新

动手实验是促进手脑联系的桥梁。

2.1 提出疑问,引导孩子争论

科学需要疑问,带着问题孩子们能够更加有目的性的进行探究。如大班科学《翻跟头的小胶囊》,引导孩子提出小胶囊翻滚的快慢与路的平整程度、坡度高低、路的长短等因素有关等问题后,孩子们想法不一,最后动手实验、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最后大家一起交流后解决了问题。

2.2 善于创设情境,诱导孩子思维

教师要善于在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如:《找空气》一课,教师通过演示“纸的奇遇”实验,当孩子看到水杯中的纸团被压到水下却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的被浸湿时,感到十分惊奇,教师提出疑问,幼儿根据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找到答案。

2.3 相互进行讨论,激发孩子的思维

一个人的想法是不够完整的,解决疑难需要团队的力量。如在大班数学《神奇的麦比乌斯圈》,设计实验证明“不同的剪法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在做实验前孩子们进行讨论交流,一孩子说“沿着当中剪可能会变成两个圈。”这时,另一小组的一个孩子马上反驳说“这样剪岂不是把这个圆圈剪断了”。还有一个小组的孩子说“剪一刀变成一个大圈剪两刀会不会变成一个更大的圈”……孩子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在讨论中,孩子的思维显得极其活跃,每个孩子都在积极主动参与,孩子的创新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3 在动手参与中增长知识

幼儿解决问题需要实践,手脑结合。要让幼儿自主学习,允许幼儿多元思维并存;给孩子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时间体验了解感受。如上《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幼儿知道适量的盐可以让东西浮起来后,就启发还有什么其他东西也可以?说用味精醋、洗洁精等,有的说还可以用酒、用白开水等等,大家各抒己见。让他们用同样方法自己进行检验。这样就给了孩子更多参与的机会在探究中长知识、增能力。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必须坚持行与知的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孩子的思想总是依托于实际行动,他们先是感性的认识,然后再回到理性的认识,然后再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检验、实践,在幼儿园教师的五大领域活动中也要遵循孩子认识发展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4.1 必須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

如“认识磁铁”活动中,教师把一张花朵画纸盖在铁板上,让几只蝴蝶飞进画面。让孩子们观察,提问:蝴蝶为什么没有掉下来?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好奇心越强,创造的潜力越大,从而把实验、分析、综合形成结论,最后引导孩子应用所学知识或方法创新性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2 积极进行实践探索

例如,在开展青团子微课程的时候,通过了解青团子的文化传统、青团子的所需的材料、青团子的传统工艺制作步骤,走访、调查、寻根求源,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让孩子感到学习自然有用,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从而产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同时也对家乡的特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催化了班级的青团子角色游戏,使其不再空洞,文化在稚嫩的小手上得到了传承。

总之,陶行知关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正是科学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只要在科学活动中“做”中教,幼儿就能够快乐地在“做”中学,活动效果就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才能和潜质得到更好的发挥。

猜你喜欢
陶行知科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