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

2019-05-10 06:23黄佳燕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学思考解决问题

黄佳燕

摘 要: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目标。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出现方法单一、忽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忽视解题过程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研学课《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为例进行探讨,指出教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尝试,即创设一个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剖析问题以及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有层次、过渡性的练习,避免枯燥无味的刷题,注重知识点前后的联系。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案例;教学思考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目标。但是笔者对本校中高年级学生关于“解决问题”进行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重视解决问题的结果,忽视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刷题而刷题;第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忽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何避免这些问题?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研学课《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为例进行探讨。

一、教学片断回顾

【片断一】

探究新知:谈话检测课前收集信息的情况

师: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地方?(出示中国香港的图片)

生:香港。

师:你们有谁去过香港游玩?(出示人们在香港购物的图片)

师:我们在广州,接近香港,所以很多同学都去过香港游玩,香港也被誉为“购物天堂”,相信不少人都去过香港购物。老师最近也想去香港购物,可有一个问题让老师为难了。内地使用的货币是人民幣,香港地区使用的是什么货币呢?(稍作停顿5秒)这位同学说香港地区使用的是港币。谁还知道我国其他地方或者其他国家使用的是什么货币呢?

生:美国用美元,日本用日元,英国用英镑,法国用欧元,瑞士用瑞士法郎……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种钱币。如果我们到这些地方旅游,能用人民币直接买东西吗?(稍作停顿5秒)

生:不能。

师:对,不能。那该怎么办呢?

生:兑换钱币。

师:对于人民币兑换,你们知道哪些知识?(稍作停顿5秒)很好,钱币的兑换不是个人想怎么换就怎么换的,是按一定的汇率进行兑换的。中国人民银行会根据世界各国货币需求每天公布一个外汇牌价,任何人都应按照当天的汇率进行兑换,任何私自抬高或降低汇率和私自进行货币交易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出示幻灯片)

师:我们如果要去香港地区购物,需要提前到外币兑换处把人民币兑换成港币,请看情境图。(课件出示情境图)

【片断二】

课堂作业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商品哪种最贵?哪种最便宜?

生1:我觉得小狗最贵。

生2:我觉得飞机模型最贵。

……

师:为什么你们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吗?

生3:这些货币单位不一致,要转换成一致的,然后进行比较。

师:怎么转换成一致的?

生4:都转换成人民币。

师:怎么兑换成人民币?需要知道什么?

生5:利用汇率。

师:需要知道今天的汇率,今天的汇率老师也帮大家查找出来了。(出示幻灯片)

小组合作: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商品,根据今天的汇率,把它的价格换算成人民币,看看谁买的东西最贵?谁买的东西最便宜?

二、课堂反思与总结

(一)创设一个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剖析问题以及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积累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经验,有一定的方法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思维活跃,教学素材从美元的兑换改为港币的兑换,学生对这一生活素材有兴趣,能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创设一个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深入地思考数学,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是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本课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创新性地整合教材,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我校地处广州市番禺区,毗邻香港地区,有不少学生去过香港地区,用港币的例题来代替教材中美元的例题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谈话,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解决外币兑换问题的必要性。所以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及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进行外币兑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激发学生了解汇率的积极性,一步一步剖析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层层递进,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有层次、过渡性的练习,避免枯燥无味的刷题,注重知识点前后的联系

苏联心理学家马丘斯金认为,解决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而不能简单地反复地机械训练做题。通过学前调查,了解到本班83%的学生对本课知识的预习比较有效、透彻,对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掌握得比较熟练,这种计算是一种新的策略,所以本课在例题的设置上、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也尤为重要。同时,通过课前调查,笔者也了解到学生最喜爱的4种物品(绿植、无人机、小狗、飞机模型),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出发,习题也设置了这4种物品,让学生自主选择,体会数学和生活紧密相关。本着“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对教学内容作了“生活化、活动化”处理,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不是简单地为做题而做题。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既联系了本单元之前的学习内容——比较小数的大小,也为接下来学习单位换算知识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教学时,创设合理的情境,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本课的学习,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小数点的移动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总结规律的过程,充分挖掘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教学思考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