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爱之心 立仁德之行

2019-05-04 13:55卢大水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留守学生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卢大水

[摘    要]修水县地处赣西北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全国贫困县之一。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成了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由于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快乐,其健康成长之路面临着许多问题。渣津镇中学地处修水县西部,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现有留守学生1067人,他们的问题尤为突出,很具有代表性。文章对这些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对这些留守学生的管理与关爱成为渣津镇中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留守学生;关爱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2-0084-02

校长分为很多类型,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霸气型”校长,有业务精湛领导能力强的“专家型”校长,有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春蚕型”校长,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严谨型”校长,有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爱心型”校长……

作为一名农村校长,笔者认为儒家的“仁爱”思想对教育工作者的影响很大。因此笔者给自己的定位便是:心怀仁爱,身行仁德,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把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关爱当成使命。

一、观点提出的现实依据

修水县地处赣西北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贫困县之一。渣津镇中学地处本县西部,是目前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我校生源复杂,有很多学生为国家精准扶贫对象、单亲家庭学生、父母离异学生等等,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留守学生(1067人)。这支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由于无法享受同龄学生的快乐,其健康成长之路面临着诸多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因此,对这支特殊学生群体的管理与关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及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的现实条件下,对留守学生成长环境的关注与干预及对其身心健康的关爱,能促使学生享受均衡教育。

二、留守学生存在的缺陷分析

1.生活情感缺失

从学校调查结果来看,这些留守学生成长期间大多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与温饱,较少关注孩子的情感和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情感缺失、心灵空虚成了他们主要反映出来的问题。

2.学习缺少监督

据了解,留守学生中学习成绩堪忧的学生达到一半以上,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缺少有效监督。主要表现在:一是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于是很多本身学习较差的同学,养成了抄袭、逃避的不良习惯。二是只有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劳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三是留守学生本身在心理上就很缺乏自信心,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或从不参与班级活动,久而久之对学习就更没有信心了。

3.心理存在缺陷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比较渴望得到关爱、渴望独立、渴望友谊,但由于家庭原因,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他们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直接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使他们形成了急躁、任性自私的性格。

4.安全存在隐患

由于地处乡镇,部分学生监护人的家庭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他们缺乏防范意识,且学生防护能力差,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流动儿童人数排在第一位,第二位便是留守儿童。有些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三、关爱留守学生的举措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的意见》、九江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安全保护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通过对我校留守学生情况的调查研究,我校落实了关爱留守学生群体的各项管理计划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关爱工作:

1.确立长效机制——思想重视,优化队伍

我校对学生的关爱工作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成立留守学生关爱领导小组,确立以政教处牵头、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结对、心理教师辅导的关爱学生工作思路。其次,摸清本校留守学生的底子,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和联系卡。再次,通过“万师访万家”这一平台,要求教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强化家校联系。最后,召开教师和班主任例会,加强培训和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以不断提升这支队伍的战斗力。

2.注重因材施教——沟通搭桥,健康成长

由于留守学生大多是由“隔代人”或亲戚看护,因而他们经常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任性、自私等。有些留守学生生活习惯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厌学情绪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对症下药,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而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留守学生,学校会重点照顾。为此,学校还成立了“心灵驿站”,对来访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等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导,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跟踪记录疏导全过程。

3.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兴趣,自信自强

学校还为留守学生建立了“留守学生之家”,让留守学生享受家的温暖。学校通过定期举办主题班会、书画展览、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留守学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同时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专门设立学生阅览室。学校还要求各班主任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励志电影,如《不想长高的孩子》《世纪之痛》等,激励他们坚持心中的梦想。

另外,学校还成立了书画、写作、葫芦丝、电子琴等兴趣小组,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学生的自信。

4.倡导爱心教育——奉献爱心,学会感恩

我校多年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成立了学生关爱基金。我校多次举办社会爱心人士募捐活动,包括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捐赠仪式,一年一度的“为贫困学生捐献一日零花钱”活动等,通过举办这些募捐活动,我们筹集到了一定的爱心基金,而这些基金将全部发放到最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手中。

另外,学校历来注重感恩教育,提倡将感恩教育列入班会主题并多次邀请全国知名感恩教育演讲团为学生做演讲。学校还会在特殊的节日开展相应的感恩活动,例如在重阳节开展“我给爷爷端碗茶,我教奶奶存电话”活动,在雷锋活动月到光荣院义务劳动等。学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领悟到感恩的意义,从而成为爱心事业的传递者、发扬者。

总之,作为一名校长,笔者肩负的负责是重大的,而建设一所好学校,一所有爱心的学校,一所每个学生都热爱的学校,是笔者人生中最大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一定会坚守仁爱之心,立仁德之行,让每个教师和学生心中都有爱,都能享受到爱的阳光。

[   参   考   文   献   ]

[1]  秦英.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应对.考试周刊,2011(93):198-199.

[2]  邵艷,张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47.

[3]  赵金峰.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教育方法浅议.商情,2009(1):81.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留守学生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