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征
[摘 要]《定风波》是苏轼的经典作品之一,教师可结合艺术高中学生的特点,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及进一步探求艺术高中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艺术高中;诗词鉴赏;教学设计;《定风波》;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2-0001-02
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艺术生通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相比普通学生在对美的感知、理解、捕捉等方面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艺术生的专业学习与鉴赏语言之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以《定风波》为例,简要探究艺术高中诗词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
《定风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二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所作的作品。在《定风波》中,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遂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淡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使他们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二、学情分析
一方面高中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浓厚;另一方面我校艺术生感性有余,理性思考不足,语言表达和写作中都缺乏思想性。基于以上特点,笔者力求在调动他们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课的人文性,通过古典诗词的教学提高并丰富学生的涵养与思想认识,让语文课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扇窗,努力将“生本教育”的灵魂落到实处。另外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苏轼同一时期的作品《赤壁赋》,所以笔者不再将苏轼被贬黄州的经历作为课堂重点。
三、教学目标设定
高效课堂不是一味追求速度,而是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落实教学目标。所以笔者认为每堂语文课的目标都应该清晰简洁,这样既减轻学生压力,一课一得,也可以让教师更从容地设计更好的教学环节。出于这些考虑,笔者基于重难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學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并准确背诵《定风波》。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词中炼字炼句的妙处及了解所用的多种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字词,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明确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恰当在写作中运用苏轼的经历和作品为文章增色。
四、教法学法指导
教师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学案为抓手,课前布置学生自学预热,以学生课堂展示为主体,引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可以说导学案既是这堂课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助手。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自学反馈,夯实语言基础
任选一组学生展示“课前预热”环节中字音字义题的答案,其他小组同学作修改。
设计依据:
1.抛弃传统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开门见山,提高课堂效率。
2.从课堂开始就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其学习热情。
3.夯实基础,为教学目标1,即背诵默写作准备。
(二)扫清文字障碍
笔者将学习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读——雨中看东坡;品——雨后析东坡;议——归去探东坡;叹——名家评东坡;悟——我再看东坡。
设计依据: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品读到议论,由欣赏到思考,由动口到动脑动手。
1.读——雨中看东坡。
本环节笔者设计了四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带学生在多次朗读中探究问题,深入文本。
(1)本词的小序可否删掉?你认为哪句最重要?
预设:不行。“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设计依据:小序交代了词作缘由,开篇就让苏轼雨中漫步的形象跃然纸上,所以小序不可忽视。
(2)众人皆知苏轼乐观旷达,“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将“啸”换成“笑”是不是更能体现他的乐观?还记得陶渊明也曾“登东皋以舒啸”吗?
预设:学生至少会回答出,“笑”太过肤浅,或者说不足以表现苏轼于官场起伏、人生失意后的那种无奈。“笑”显然没有“啸”来得大气,来得深沉,来得旁若无人。学生能认识到这个层面就很好了。
然后教师适当点拨以下内容:古人之“啸”和写诗一样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啸”不仅出现在其情绪激动之时,当心境狂放、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吟啸之风,广泛流行,以至成为魏晋之后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设计依据: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掌握了古代文化常识,也让学生进一步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进一步联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句子,也是为接下来讨论苏陶二人归去的异同作铺垫。
(3)“一蓑烟雨任平生”与小序中“雨具先去”矛盾吗?为什么?
预设:不矛盾。虽然没有雨具,但历经坎坷的苏轼已经习惯了风雨,有无蓑衣已无区别,或者说,烟雨本身就是苏轼最好的保护伞,体现苏轼的无畏、洒脱、坚强。
设计依据:此问题从细节入手,实际上是课本上要求解释“一蓑”这道题的变体。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2中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这一要求。
(4)微醉的苏轼在雨中且歌且行的样子一定很有风度,你可以试着边表演边吟诵本词吗?(教师做导演,先说戏,切不可变成闹剧。)
设计依据:
①学生的表现欲强,这样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热情,也可以让他们在互动过程中真正品味诗情诗境。
②将词中“莫听”“何妨”“徐行”“谁怕”“酒醒”这些词通过表演流畅地表现出来,真正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知识。
③表演过程中的吟诵再次强化记忆,完成教学目标1中的背诵要求。
以上四个问题已经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1和教学目标2中体会炼字炼句妙处的要求。
2.品——雨后析东坡。
有人认为“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既可以理解为“未来路上无风无雨”,也可以理解为“路上有多少风雨都已无所谓”。你怎样理解?
设计依据: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但关键是学生在回答中必须明确此处的“风雨”一语双关,以小见大,除了当天的风雨外,更多指向漫漫人生的坎坷风雨路。当然,后者比前者更能体现45岁的苏轼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洒脱。本环节旨在完成教学目标2的后半部分,即了解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至此,教学重点的教学已完成。
3.议——归去探东坡。
苏轼是否真心想要做一个穿蓑衣、拄竹杖、穿草鞋的隐者?他所谓的“归去”和陶潜的归隐有什么异同呢?
预设回答:陶渊明是真正远离官场,而苏轼尽管在词中经常提到归去,但却从未真正出仕。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究其根本,是儒家的入世思想和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在支撑他。
设计目的:比较二人对仕途的态度与看法,突出苏轼难能可贵的精神。完成教學目标3和教学难点中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精神的要求。
板书设计: 气“定”神闲
无关“风”雨
“波”澜不惊
设计依据:本词内容简短,不必在板书上浪费太多笔墨。教师可以在小结时将板书一气呵成。《定风波》既是词牌名,又可认为是题目,不妨由这三个字入手,突出苏轼的豁达洒脱。
4.叹——名家评东坡。
设计依据:前三个环节已经让学生在诵读、讨论、探究中完成了对苏轼洒脱旷达形象的认识,这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生如梦”的苏轼形成一种反差。在学生开始不断丰富对苏轼的认知时,教师可为学生展示名家是如何评价苏轼的。这既是对苏轼形象的补充,又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为第五环节作铺垫。笔者认为,将名家对苏轼的评价放在此处比放在学案开头作为知识链接更能深入人心。尤其是《来生便嫁苏东坡》一文的节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苏轼的精神魅力在现代社会依旧熠熠生辉。
5.悟——我再看东坡。
他豪迈奔放,他仕途坎坷,他借酒浇愁,他“啸”看风雨,你最喜欢东坡的哪一面?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会面临许多挑战和挫折,你一定也想从东坡先生的经历和作品中汲取一些正能量吧?请以“我喜欢 的东坡”为题,试着把你的心声写下来吧。
设计依据:“正能量”这一流行词学生很喜欢用,这样的命题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这种诗词的读后感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最重要的是篇幅长短皆可,只要能写出真情实感就是最大的收获。由于时间关系,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上用三言两语表达观点,课下完成书面作业。学生的种种观点,恰恰是本节课最好的结语,而他们能给出个性观点,也意味着教学终极目标的圆满完成。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思路。相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一定会有很多收获,为以后写作考场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