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19-05-02 13:25高宁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素养策略

高宁

【内容摘要】开展数学阅读,使学生能够多获取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途径,既有被动的“听”,又有主动的“阅”,笔者立足于教学实际,客观地分析了的目前高中生数学阅读在认知与策略方面的现状,从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带着问题品读教材,开展拓展阅读活动,建立评价体系及阅读指导课等方面支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言  数学阅读  策略  数学素养

怎么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呢?因为数学是一门语言学科,所以其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与语文、英语阅读有共同之处,数学阅读也需要泛读、精度、速读、跳读、再读……但是数学学科又有自身的它特点,有别于“文史科”学科的阅读,因而数学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就不近相同,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提供一些阅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数学阅读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表述简洁、隐蔽与抽象性,学生在阅读教材中,往往感觉课本内容的“明知故问”,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带领学生“顺畅”的阅读,体会数学表述内容的合理性。比如,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教材给出实例分析:

例1:判断方程x2-x-6=0解的存在。解法中,先考查函数f(x)=x2-x-6,其函数图像,容易看出,f(0)=-6<0,f(4)=6>0,f(-4)=14>0,由于函数f(x)的图像是连续曲线,在点B(0,-6)与点C(4,6)之间的那部分曲线穿过x轴,即在区间(0,4)内至少有一点x1,使f(x1)=0,同理,在区间(-4,0)使得f(x2)=0,从而得到方程x2-x-6=0的两个解x1,x2,学生提出疑问:我们已经学过方程x2-x-6=0的求根公式,课本为什么“舍近求远”?

在教学中,如果设计下面教学情境:给出简介方程求解的数学史知识:“一次、二次方程很容易求解,对于三次,四次方程在16世纪,数学家才推出了一般的根式解法,但是直到19世纪,阿贝尔、伽罗瓦等数学家才发现,其实高于四次以及含有指数、对数形式的方程,没有根式解法。”

配图后,用微课的形式进行简介,对于教材上的引例学生会直观理解设置的合理性,这也和马上要学习知识利用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根联系在一起,从而先解决“利用函数性质判断方程解的存在”的问题。

二、带着问题品读教材

我们常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为数学是一门思維性的学科,思维是靠“问题”来激活的,同样“问题”是数学阅读的血液,不带着问题阅读,你的阅读将是没有血脉的僵尸,体现不出数学味儿。

这里不妨以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函数”的第一节《生活中的变量关系》,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形成两个变量的因果对于关系,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顺利地发现两个变量及其唯一的对应关系。阅读课本上“实例分析”中的1,2,共同研讨“实例分析”中的3,请指出哪些两个变量具有依赖关系,哪两个变量具有函数关系?结合上述具体实例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法,得到结论:并非有依赖关系的两个变量都有函数关系。只有满足对于其中一个变量的每一个值,另一个变量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时,才称它们之间有函数关系。

学生初步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与函数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分析教材叙述储油罐问题,通过组织学生活动,进行讨论,老师呈现以下问题:

(1)还有哪些常量?哪些变量?

(2)哪些依赖关系是函数关系?哪些不是?

由教师主持,各组代表汇报,得到结果:

(1)常量由圆柱底面积、油罐容积、油的密度等;变量有油的体积、圆柱底面上的弓形面积等。

(2)储油量是圆柱底面上弓形面积的函数,油的体积不是油面宽度的函数。

学生带着问题,品读实例分析,分组讨论,培养阅读数学的能力的同时,突破本节内容的难点与重点,区别生活中的变量间依赖关系与函数关系。在教学中,带着问题品读教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述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课后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

课后阅读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与概括,起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作用,让学生养成不读懂学习内容,就不动笔计算的好习惯,在班级内营造数学阅读的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四、运用互译法,相互转换

数学的概括抽象性是数学阅读的一大障碍,因而在刻画一个数学对象时,往往会从三个角度去描述,即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因而阅读时,要经常对文本的数学语言进行相互转化。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数学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数”山有路“读”为径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