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运用英语读写策略状况的诊断性调查

2019-04-28 06:02:46龙晋巧
长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主要内容

龙晋巧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2月出台的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学习策略列为高中英语课程内容的六大要素之一[1]12。研究表明“掌握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习的效果,学习效果=50%学习策略+40%努力程度+10%智商”[2],且“学习策略的运用能降低英语学习难度”[3]。英语阅读策略和英语写作策略都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以学习策略理论为支撑。由此可知,运用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对于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当前,国内高中生还没有足够的真实英语学习环境,因此,阅读是他们英语学习最重要的语言输入途径。阅读策略是为了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措施[4]333。高质量的阅读离不开阅读策略的支持。同时,阅读的目的之一是写作运用。写作就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合适的措辞,用书面语言输出信息的过程。可见,写作属于语言输出的高级阶段,较其它英语技能有一定难度。如果没有必要的写作策略,就会落笔困难,出现“下笔无词”现象,很难顺利成文。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将针对高中生英语阅读和写作策略运用展开现状调查,诊断其存在的不足,探索改进策略。

二、英语读写策略运用状况

本研究着力探讨的问题是:目前高中生英语阅读和写作策略运用状况如何?有什么不足?英语阅读和写作中常用的策略有哪些?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根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优诊学”问卷改编而成[5],由“阅读策略运用”和“写作策略运用”两部分组成,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阅读策略按照英语阅读材料的特征,包括有:生词处理策略、句子理解策略和篇章阅读策略;写作策略针对英语写作阶段的特征,包括有:写作前策略、写作中策略和写作后策略。2017年10月,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215名高一学生参加了“英语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运用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7份。

(一)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状况

针对阅读策略,学生回答了生词处理策略、句子理解策略和篇章大意掌握策略三方面的问题。表1数据为学生阅读策略的运用状况。

表1 阅读策略运用状况

1.生词处理策略运用状况

英语阅读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生词,而对关键生词的处理直接关系着对句子,甚至篇章大意的理解。调查发现(见表1),15.5%的学生遇到不重要的生词,能有意识地跳过去,24.4%能利用上下文猜测生词,这是两项积极策略。然而,50.7%不采取任何策略,直接跳过生词,说明一半学生遇到生词时,不知所措,无以应对,直接放弃。这必然影响到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9.4%的人进行逐词查词典,该做法欠妥。因为非关键词并不影响对文章的掌握,没有必要打断阅读立即查找,可取的做法是猜测词义。学生对生词的处理表明多数人缺乏策略或存在策略运用不当。

2.句子理解策略运用状况

阅读不可能避免长难句,需要运用策略解决。调查显示(见表1),14%的学生能通过分析语法结构理解句子,16.8%重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两种策略有助于提高对句子和上下文理解的准确性,然而,运用的学生并不多,都不到总数的20%。说明学生策略运用并不普遍。

此外,许多学生在阅读中受母语思维影响,45.7%的人把句子翻译为中文理解,38.5%的人对于重要信息,用汉语做标记。鉴于英汉表达上的差异,这种习惯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就难以形成英语思维,不利于英语学习。

3.篇章大意掌握策略运用状况

语篇是完整信息呈现的载体。阅读语篇的目的在于掌握大意,理解作者意图,最终获取信息。恰当运用阅读策略读懂语篇,对于实现阅读目的十分重要。调查发现(见表1),学生多项关键性阅读策略的运用人数不及总人数的1/3:15.1%的学生运用眼睛扩大视距的方法,26.8%扫读、跳读,22.1%抓关键词、主题句,21.3%从上下文整体来理解全文,24.6%对不同类文章,采用不同阅读法。以上数据解释了学生阅读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策略运用不足,且未能广泛运用重要策略。另外,有35.2%的学生进行逐句细读。然而,逐句细读不仅会造成理解的“支离破碎”,而且会影响阅读速度。事实上,为了高效获取完整大意,需要从主题大意着手,根据语篇特征采用相应的阅读策略。

(二)英语写作策略运用状况

针对英语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问卷收集到学生在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个阶段的策略运用情况,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写作策略运用状况

1.写作前策略运用状况

按照常识,动笔写作之前需要认真研读题目,精心构思谋篇。调查发现(见表2),尽管有许多人,约42.1%,在写作前研读题目要求,重视审题,但是只有23.4%看完题目后思考相关关键词,仅仅有13.2%的学生能完成非常重要一步——列写提纲。说明大部分学生忽略了关键词,尤其是忽略了提纲的重要性,而这势必影响到整体写作思路的连续性。

2.写作中策略运用状况

动笔之后,进入实质性的写作过程,也即关键阶段,此时需要较多策略。调查显示(见表2),11.2%的学生能边写作边对照提纲,这大致与列提纲的人数相符(13.2%),数量都少;与阅读中的情况类似,汉语思维现象普遍,写作中56.3%的学生先用汉语思考再翻译为英语;25%的人遇到不会的单词,停下查字典,恰当的策略应当是采用替代词或迂回表达;尽管有81%的学生关注语法的准确性,但仅有16.9%的人考虑文章的流畅性;在模仿运用方面,40.7%的人能考虑使用刚学过的词句,但只有8.4%的人模仿常用文章模版,说明学生储备有限,平时还需积累优秀范文。

3.写作后策略运用状况

为了避免失误,文章写好后,需要检查更改,增删内容。调查显示(见表2),35.6%的学生写作后会自行复查修改,12.6%的学生请同学帮助修改,26.8%的学生能仔细研究和订正被指出的错误。从数量上分析,三组人数都不达40%,不修改的学生占多数,请同学帮助的学生最少。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文章不经修改,其质量可想而知,学生尘封错误,其写作水平无以提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增长,高中生自尊心增强,担心被嘲笑,倾向于“凭借一己之力”,未能充分利用同伴关系,然而同伴从旁人角度批阅很可能发现隐藏的问题。

分析发现,高中生普遍缺乏英语读写策略,并存在策略运用不足、不当现象,英语读写受母语干扰,语言思维不匹配。由此可知,高中生亟需掌握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

三、英语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

英语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相互渗透,互相联系。阅读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储备写作知识和素材;写作策略的运用,有助于促进对阅读材料写作结构的研究和掌握。

(一)阅读策略

英语阅读不仅是对语言知识的浅层感知和注意,而且需要读者“身临其境”与作者对话,推理评价文章的深层内容,因此阅读需要掌握阅读策略。高中常用的阅读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略读策略和寻读策略:前者指通过浏览题目、特殊符号、图表、段首句和段尾句,初步获取文章大意;后者是根据图表、排版、字母顺序等寻找文章中的特定信息。

2.简化策略:对长句难句能化繁为简,先判断是复合句还是并列句,再找连接词,拆分为一个个简单句,最终简化为含主谓宾的主干结构。

3.猜测策略:主要针对生词,通过语境、时空线索、连词等,猜测生词在上下文的特定含义,或通过构词特征、同义词、反义词、解释性词语等信息猜出未知生词。

4.要素策略:指阅读中,能提取出文章中的信息要素,并利用时空线索、段落特征、过渡句等的策略。比如,读记叙文要掌握 when、where、who、what、how、why等信息;读议论文要关注topic sentence。

5.笔记策略:阅读中,用自己熟悉的符号勾画出重要信息、词句;日常阅读训练中,边阅读边记录,最后,将材料浓缩整理为梗概或摘要。

6.推理策略:指根据文章提供的特定信息、作者措辞,进行思维活动,推理判断领会文章暗含的“弦外之音”,推断其思想、观点以及情节走向等。

(二)写作策略

Silva认为:“二语写作在策略上、修辞上、语言上与母语写作有重大区别”[6]。所以,成功的英语写作者必须掌握写作策略。高中常用的英语写作策略有以下几种:

1.准备策略:动笔前,全面分析写作材料,研读写作要求、数字、图表,以头脑风暴法思考相关关键词,确定主题方向、主要内容、文体结构,形成初步思路,并拟写出提纲。

2.选词、造句、成段策略:选词策略,要注意文体特征,避开晦涩难懂的词语,并采用修辞和多样化词语;造句策略,使用相对完整的句子,结合运用长短句、独立主格、不定式等不同结构;段落写作策略,运用主题句引领段落,以扩展句阐述主题的某一方面,用结尾句终结全文。行文期间,巧用过渡词,承上启下,使文章浑然一体。

3.修改策略:修改阶段属于反馈性过程,目的在于通过信息复查与互动,提升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初稿完成后,自己初步检查,大到结构、主题,小到词汇、数、时态、语态等。定稿后,交给教师评阅或同学评阅,之后仔细研究错误之处,及时修改。

4.积累策略: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精彩的词、短语、句子、范文,熟读成诵,并学以致用地记日记、做笔记、写书信等,以此内化巩固各种写作策略。

四、结论与建议

本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普遍缺乏必要的读写策略,策略运用有限,多数关键性策略运用人数不足半数,部分策略运用存在不当现象,而且一些有效策略被忽视,同时汉语式思维所带来的母语负迁移也干扰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因此,学生亟需掌握系统有效的策略,并学会恰当运用。针对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掌握有效策略

上文探讨的阅读和写作策略仅仅是英语学习中最常用的一些策略,未能涵盖所有,目的在于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通过不同情境的实践练习,适时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策略并灵活运用,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矫正不当策略

经调查分析发现,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写作中,许多学生无法排除母语的负向迁移影响,该现象对英语学习极其不利,尤其是写作中,从汉语思维角度写出的文章,在英语中可能无法理解,造成词不达意或表达混乱。所以,学生应矫正其不当学习策略,在教师的帮助下,努力克服不良阅读和写作习惯,逐步摆脱汉式英语。

猜你喜欢
主要内容
一花引来百花开姹紫嫣红放异彩
对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阐释
法制与社会(2017年4期)2017-03-01 17:07:19
现代化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组织管理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22:36
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35:54
《共产党宣言》主要思想的当代解读
商(2016年30期)2016-11-09 09:30:00
刍议水利工程验收档案资料的整理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7:03:11
控制输配电施工质量问题措施刍议
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世纪桥(2015年8期)2015-09-08 16: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