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邦美
摘 要:指导学生如何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试着从把握好概括的“尺度”“梯度”“法度”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指导中高年级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旨在与同仁们一起探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主要内容;尺度;梯度;法度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能准确全面地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主旨。概括能力是语文能力素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可是,纵观学生平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多数往往语言不着边际,不分主次,概括不全……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一定的方法。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如何指导中高年级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要把握好“尺度”
要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教师首先必须明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概念。下面有两段话都概括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六下第14课)一文的主要内容。
“在一个寒冷的大年夜里,一个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双脚走在路上,她的兜里有许多火柴,一整天没有人买过她一根火柴,也没有人给过她一个硬币,她不敢回家,怕被爸爸打,再说了家里和街上一样冷。后来,她忍不住擦着了五次火柴,火光中出现了暖和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亲爱的奶奶,第二天,小女孩坐在墙角里,她死了,在大年夜里被冻死了。”
“一个大年夜,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了五次火柴,分别见到了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最后冻死在街头了。”
上面两段话都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段话如果是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时,这样说也未尝不可。但作为课文的主要内容,却让我们感觉有些像复述,太啰唆,不够简唆。第二段话阐述得就比较简洁、全面。
这就牵涉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应该到怎样一个“度”的问题。因为概括是对课文内容的归纳与综合,所以概括后不能让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误解文章的意思。在概括中要尽量凸显文章的主流核心价值。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人教版五上第19课)一文有学生概括成: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生平第一次写了一首诗,母亲看后惊喜地夸奖他“精彩极了”,可父亲看了之后却评价说“糟糕透了”。
上面这段话很容易让没有读过此文的人误解为妈妈很疼爱孩子而父亲却对孩子很不好。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到文本的原来的价值取向上来: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生平第一次写了一首诗,母亲看后惊喜地夸奖他“精彩极了”,可父亲看了之后却评价说“糟糕透了”。后来,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
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培养深刻全面的思维品质,不能一概肯定学生的肤浅认识,而应帮助学生把握好“尺度”。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要把握好“梯度”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目标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从课标中我们发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必须根据课标提出的各个学段的目标,在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抓实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训练。
在中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中段课文特点,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给学生提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拐杖,如提供概括课文大意的样式,或让学生做一些完形填空,给学生留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语言印象,引导学生学习归纳概括的语言模式,渗透概括能力的培养。
如《给予树》这篇课文,与一般课文相比,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如果让三年级的孩子直接说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对于多数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且不能表述完整。因此,可以采用填空法,一边默读,一边完成。时间:( ),妈妈( ),其他哥哥姐姐都买了礼物,只有( ),因为她( ),妈妈为她( )。
这样的填空题既可以梳理课文内容,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有利于抓住作者一系列的情感变化逐层展开教学。这样降低了概括的难度,让学生习得了语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概括的兴趣、自信和能力。通过经常性的训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中段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提供句式,强化学生概括的有效思维过程。教师提供的句式要能够让学生举一反三,具有比较广泛的迁移作用,能够胜任同一类文章大意的概括。如在叙事性文章中,一般让学生从“谁?干什么?结果怎样?”去思考,通过朗读,把握文章主干。然后通过添加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强化学生对文意的概要表述。如《争吵》(人教版三下第15课)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初读课文后,说说课文写了谁,干什么?(“我”和克莱谛争吵)
2.再读课文,明晰事情原因:“我”为什么要和克莱谛争吵?结果怎样?让学生完成句式:“我”因为( )和克莱谛争吵,最后( )。
高年级的课文较长,情节也比较复杂,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难度增加。教师可设计“问题引入”,用问题开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干,从问题的答案中梳理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按照“设置问题——提出问题——交流答案——指導概括”四步过程来实行。设置问题是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完成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自己要先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解,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学习《鲁滨孙漂流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一文时,教师在课前备前时先概括出本课的主要内容: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生存的困难,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回到了英国。
把上述主要内容分解后,设计以下问题: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鲁滨孙漂流的原因是什么?漂流了多少年?他是怎样生存下来的?
设置好问题以后,教师在课堂上把问题出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和交流。这些问题一般是在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进行提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边读边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
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后,进行交流反馈,教师要相机把答案的关键词进行板书,在指导概括时可以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句子组织和表达上的引导。以上四个环节从整体到部分,最后又回归到整体,遵循了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思维特点和阅读规律。提出问题是最关键的环节,要求老师在课前要巧妙地把主要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有价值的问题,这样问题才能发挥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引领作用。
通过这样有“梯度”的从扶到放的引导,教给学生一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与步骤,让学生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从摸不着头脑到渐渐有自信。
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要把握好“法度”
教无定法,教亦有法,贵在得法。文体、结构不同的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恰当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就能事半功倍。
1.题目扩展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集中了课文最主要的信息。透过题目我们能捕捉到课文许多重要的信息。有的课题,提示了课文的主要人物,如《凡卡》《詹天佑》《少年闰土》等;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事件,如《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将相和》等;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对象,如《桥》《赵州桥》《草原》《颐和园》。概括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具体可以这样操作:首先紧扣题目,提出相关问题,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把题目扩展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学习《山中访友》一文,在揭题后,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教师进行梳理后,板书问题:(1)“我”到山里去访问了哪些朋友?带回了什么?整理问题后就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到山中去访问山里的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等许多朋友,带回了好心情。
2.句子摘录法
有的文章中的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或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中的总结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再如《手指》一文的总起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句便是文中的主要内容。
3.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文章段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段,一种是逻辑段。概括段落大意,指的是逻辑意义上的段落。我们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明晰作者写作顺序,找出分段依据,归纳出每段大意,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或关联词,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
如:《索溪峪的“野”》先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
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野。
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
水是野的。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山上的野物更是野性十足了。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对每段主要内容按照上面说的具体步骤,稍作整理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描绘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连游客也变得野的独特景象。
4.要素串联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都有事情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在阅读过程中,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这样操作:人物(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不需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得很详细,只需简练地说出“什么事”就可以了。使用要素串联法并不是把这几个要素简单相加,而是要进行综合整理。
如:《月光曲》
时间:两百多年前
地点:茅屋里
人物:贝多芬
事件:贝多芬为兄妹俩弹琴时,产生了灵感,从而谱成了《月光曲》。
稍加整理,主要内容就出来了:两百多年前,贝多芬在茅屋里为兄妹俩弹琴时,产生了灵感,谱成了《月光曲》。
概括能力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以上方法的运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在感兴趣,不畏难,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有效的练习,提高学生“提纲挈领”的本领。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迅速提升把握课文主旨的水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獻:
1.徐岳.关于概括能力培养[J].读写新概念,2000(9).
2.徐廷坤.在阅读教学中训练概括能力[J].教研天地,2001(5).
3.吉春亚.新理念与语文教学设计[Z].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4.杨万扣.现代文阅读中概括能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研究,1999(9).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浙江省庆元县江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