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露
【摘要】幼兒园里各班的自然角是幼儿园环境的一部分,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思考:自然角如何和主题活动以及季候的变化融合在一起,给幼儿更直观的教育。实际上,幼儿园的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浓缩版,一个精华版。我们常常能看到,自然角中投放了大自然中一切鲜活的东西:小鱼畅游、秋叶飘飘、花朵绚烂、果实丰硕、稻谷飘香等等。这么美的事物充实着自然角,如果只是单纯的摆设和观赏,那太浪费资源了。所以,在幼儿园里我们必须重视自然角的教育价值和它本身的教育魅力。
【关键词】自然角;环境创设;有效策略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环境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自然角环境是各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衬托班级环境的美观,也蕴藏着不可轻忽的教育价值。现今城市生活中的孩子们,他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之又少,已离大自然渐行渐远。这时候,自然角的教育价值就变得尤为珍贵,幼儿每天都能亲近自然,直观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那么如何从环境入手,如何在自然角的创设中发挥教育功能,又有哪些有效策略呢?
一、自然角环境和教育连接,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小、中、大班幼儿会受到年龄认知和原有知识的限制,所以他们在相互讨论、观察发现、记录的内容和深度上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因此,自然角的环境打造就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遵循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认知水平,为幼儿创设适合他们的自然角环境。
1.小班侧情境创设,重情感体验
小班幼儿的观察探讨呈平面式,他们探讨的问题通常只有一个点,既直接又简单,所以小班自然角的环境应在情境下创设更加合适。创设的自然角从幼儿的心理出发,能让小班幼儿的情绪稳定,并获得安全感。
2.中班侧观察探究,重经验积累
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和观察能力的提高,中班幼儿已具备“比较式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孩子们在欣赏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通过不断的欣赏、积累经验,让中班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3.大班侧自主实验,重实际操作
大班幼儿已开始初步具备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探究和建构经验的能力。如何帮助他们归类,运用已有认知经验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观察和具体的照料,幼儿已学会图表式的记录方式,对比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变化。自主探究,让大班幼儿的探究兴趣更浓厚,探究过程更有趣,探究能力更提升。
二、幼儿自主创设自然角环境,成为自然角真正意义上的小主人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自然角的创设不光要有适合的内容,关键是要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这样才能发挥自然角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在明确观察目的后,有步骤、有计划、有层次地教会幼儿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
2.根据季节与幼儿、家委会商讨班级自然角的内容
幼儿是班级的主人,要想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小主人”的作用,教师就应当尊重幼儿的意愿。随着季节的变化,自然角内投放哪些适宜的材料,要和幼儿一起商量讨论,拿出具体的方案。但是,由于年龄的不同,各年龄段的幼儿原有经验也不相同,需要发挥家委会的积极作用,让部分家委会成员参与到自然角的创设中来,让家长也能看到自然角的教育功能。
3.家园携手形成常态,配合收集所需物品
自然角的创设和材料的丰富必须得到班级所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前期的商量和讨论,和孩子们一起种植一棵小植物,每人再带一个自己喜欢的便于照料的小植物来充实自然角。每天上学放学,幼儿总会拉着家长再去看一眼自己的小生命,随时关注可以添加的物品,收集废旧材料,以用于自然角的环境创设。经过一段时间,家园携手已经形成一种常态,幼儿和家长愿意主动参与到各班自然角的创设当中来。
4.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自然角的能力
幼儿有了小主人的观念,他们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创设自然角当中,通过积极的观察和探索,幼儿获取了相关新经验,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让幼儿参与到力所能及的管理中。在自然角的管理中,再也不只是教师的事情,教师的放手,让幼儿的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总之,自然角并不是个摆设,不只是个观赏区,自然角是为幼儿提供的一个有启发的、有变化的、有关怀的教育环境。我们要真正创设这样有意义的自然角环境,让幼儿和环境进行对话,并从中收获知识。
三、有效创设自然角环境,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
幼儿园里的自然角是幼儿最直接感知大自然的一个微环境,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自然课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通过教师有指导的分层次投放各种材料,自然角环境的教育功能在放大,价值意义也在提升。现在,除了各班的自然角,幼儿园还开辟了种植区,让幼儿能更自由地进行播种、观察、探索。幼儿与大自然直接对话,在自然区里自主探究,从而让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和双眼,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亲身体验种植带来的乐趣,对幼儿的一生都会有特别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刘占兰.让孩子们在自然角中获得更多的发现[J].学前教育,2003(10)
[3] 陈帼眉,冯晓霞,刘桂珍.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