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转型,也需要实践智慧,分析基层经验

2019-04-26 10:07严华银
教育界·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智慧理念改革

严华银

梳理这20年的基础教育,在外延,在硬件,在均衡,在资源配置诸多领域走过了可以说是极为辉煌壮丽的旅程,就其中的某些领域而言,其变化可以说亘古未有。但是存在的问题或者说痼疾也是世所罕见。比如在教育的内涵,在教学的内容方面,借用一位专业人士的话:西方国家的教育早已换了赛场,而我们还在旧的跑道上拼命。这话说得极为鲜明,也十分深刻。“赛场”之“换”,是源自需求之变和科技之化;跑道之“旧”,是源自理念之因循,转型之迟缓;而“拼命”,则让人不由地联想到古老的“南辕北辙”的经典故事。

尽管互联网、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方式、教育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大量的中小学都已经开启了“智慧校园”模式,其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水平早已达到甚或超过了发达国家,但是,我们所谓的智慧教育和教育智慧都用在什么地方了呢?积淀素养、发展思维还是生成创新能力了呢?都不是,或者说,都不完全是,我们高喊着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用最现代的教育工具和手段,做着与20年、30年乃至40年前并没有多少本质区别的功利 “应试”教育。

我们的基础教育为什么左冲右突,就是难以走出困境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近年来,各地都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首两代乃至三代人走过的富民强国道路,总结邓小平及承前启后的领导人建功立业的经验,有很多道理应该说越来越发人深省。比如说,人是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假如把其中的“人”理解为开疆辟土的豪杰,突破创新的英雄,敢为人先的斗士,这段话简直就是真理至论。比如说,尊重人性、尊重常识,这虽然朴素至极,但倒是真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是说俗人按照常识做事,但最后却收获了圣人的结果吗?说白了,人性、常识,可能才是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比如说,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啊,曾记当年十余年的所谓探索将全民几乎带入死胡同,艰难的“生民”只能被逼着摸石头过河,最终改革开放,放出活力,摸出市场。这样的经历一再告诉我们,不要踩着别人的脚印找自己的路,一味按照别人的指引盲目前进,可能会一脚踩空,摔得惨痛。

这些带给教育改革怎样的启示呢?

我以为,充分聚合实践智慧,分析基层经验可能是未来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思路。

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几乎都是学习借鉴西方教育的理念和理论,总是通过既成的框架和体系,从上至下地贯彻和实施,带有明显的“运动”色彩,这自然是一统社会推进改革的策略之一。在这样一种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带有个性色彩或者说原创味儿的教育教学创新之举,要么难以突围出来,要么削足适履,自愿“降格”也是“升格”,被作为“改革”运动成功的案例,以进一步佐证改革理论和理念的英明正确。现在看来,这一条路走了20年,似乎并不很成功。

我们可否换一个思路,我们的一些教育改革研究者、决策者,是否可以把脑中的所谓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暂时全部“清空”,像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改革决策者深入安徽小岗村一样,深入基层和学校,走访校长、家庭和社会,发现教育改革从课堂、课程、教学、管理乃至区域教育行政决策突破成功的典型,进而搜罗材料,分析总结,从中获得启迪,获得思路。在此基础上,再借鉴国际教育成功的理念和理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改革发展新路。比如当年的陶行知先生,抛开他的导师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高论,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和实践,大胆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新见,这样富于胆识的教育拓荒者在偌大的中国,一定是鲜见的。比如,高考制度改革这些年来,大量的省份都有探索,有些省份连续多年只考3门,结果是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学校和家庭的负担不减反增,也就是说,在考试门数上的增减和组合上翻来覆去的折腾,肯定无助于基础教育的问题的缓解和最终解决,那我们就有必要研究这些現象,从中获得问题的答案并渐近于问题的解决。

相信自己,重视本土的实践和经验,将中国教育的实际、实践与先进的理论相结合,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理论成果。也许基础教育改革到了调整思路的时候了。

每当反思这数十年教育改革的时候,我总想到一句话:你所谓有价值的思想,也许是别人给你脑子里灌的水。

不禁让我感慨系之。

猜你喜欢
智慧理念改革
改革之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瞧,那些改革推手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