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洁
摘要: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独特的专业特点,决定了行业对于人才的专业需求极大程度上依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校企合作模式既能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又可为行业提供对口专业人才,因而属于一种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关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一头热”、“两张皮”、“规范弱”等问题,为此,还需建立利益共赢驱動、优势互惠共享激励、政策约束保障等多元长效机制,以此助推校企合作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TS664.01-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236-02
一、前言
校企合作最初源自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职业院校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强、校企合作深度不足、运行效果不佳等问题,究其原因,多因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缺乏所致。为此,本文立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探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旨在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建言献策。
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头热”
细数各大高职院校,在推行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头热”的问题,即院校居于主体地位,企业参与热情不高。校企合作的开展多由高职院校主导开展,企业多“被动接受”、“应付了事”。关于这一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企业双方利益点不同。高职院校为国家公立性事业单位,推行校企合作旨在服务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并无功利因素考虑;而企业则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具有极强的功利性。由于校企双方未找到两者的利益结合点,导致在校企合作运行中企业逐步失却参与意愿,校企合作最初“轰轰烈烈”、最终却“销声匿迹”。
(二)“两张皮”
由于高职院校、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不足、经验缺乏、能力有限,导致最终运行仅仅停留于合作关系的建立,未充分发挥合作效应,实现合作共赢。不仅如此,校企双方融合度欠缺,致使人才培养、教育、实践等教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目标不一致、形式不统一、要求各不相同等脱节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果,仅达到了为院校提供学生实习基地、为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的目的,致使校企合作表面而言“热热闹闹”、实质上仅为“蜻蜓点水”。
(三)规范差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还存在规范性不足、科学性欠缺等问题,合作协议中并未明晰而具体地规定目标、任务、内容、权利与义务等,这导致教学活动组织、资金保障、合作效果评价、监督运行等过程混乱无序,难以适应校企合作的运行要求。不仅如此,当前高职环艺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并未构建起一套与专业特点相符、与院校办学特色相适应的运行规范机制,加上不少校企合作均源自单一方合作需求,虽然二者短时期内达成合作共识,却无法形成长效运行机制与行之有效的保障,一旦存在人事与需求变化,将直接导致校企合作无疾而终。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构建利益共赢驱动机制
作为校企合作的受益者,高职院校与企业应合作寻求利益结合点,既满足企业的盈利需求,又满足院校人才培养需求,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构建起利益共赢驱动机制。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一头热”的问题,关键是要满足企业利益诉求。一方面,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或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确保所培育人才全面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深造进修平台,为拓展企业文化提供支持。企业还可把握校企合作契机,深度发掘高职院校资源,利用院校技术资源优势,着力解决企业现有技术、流程难题,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
此外,校企合作有助于争取地方政策优惠,这对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院校也可承接企业宣传、营销策划等工作,助推企业品牌形象推广,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全面调动企业的合作热情。
(二)构建优势互惠共享机制
在校企合作运行中,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利共赢是关键,若无法实现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二者的合作就无从谈起。由于高职院校、企业、政府、行业等在社会属性、功能、利益取向等多个方面的差异性,因而要实现多方参与下的合作体系长效、高效运转,还需全面发挥政校行企的优势、深化多方配合。
其一,政府负责制度规范,并从宏观视角做好引导与协调工作,积极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提高校企双方的合作热情,同时加快构建政策保障、利益驱动、协调评价等机制;
其二,行业要全力支持,汇聚环艺专家、环艺人才等定期召开研讨会,并以讲座等方式为校企合作提供可行的意见,为规范校企合作提供建议;
其三,企业与高职院校在合作事宜上要积极加以配合,加快制定校企合作计划。如某园环艺系与当地一家环艺设计研究室合作,从双方的利益与目标出发,签订了详尽合理的合作协议,明确了合作双方在协议期间所需具有的权利和所需履行的义务,并确定双方工作内容、范围及所需达到的绩效目标,因而收到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三)构建政策约束保障机制
有约束方有规范,为了确保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还需构建政策约束保障机制。校企合作的实质,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开展的资源交互与共享行为。为了根除校企合作规范差等问题,不仅需要校企间的协调,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如税费减免、资金扶持等,全力支持校企合作,并充分发挥失常经济杠杆的作用,鼓励行业参与指导,以提升校企双方合作动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应依循政府政策要求,与企业合作制定长效运行机制,包括实践性课程编排、实训环节制定、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建立等。
一是可针对环艺设计专业学生及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加快编排实践性课程,如“室内建筑师的职业探索”,整合前沿项目案例与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地测绘、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在内的知识与实践技能;
二是制定企业实训环节。为学生提供办公场所,让其真实体验工作流程,包括实训周期的制定、时间与地点的明确、项目场地的参观,还应安排专业设计师引领学生开展实践课程,向其详尽讲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专业课教师可陪同参与;
三是要加快制定校企合作评价体系,针对校企双方各自工作内容、课程、项目、实训、解决问题等情况加以评价,通过收集设计师、教师、学生等校企双方的意见,对此次合作效果加以评估,确保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
四、结语
一言以蔽之,高职环艺设计专业虽然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而言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还需加快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促进环艺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