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抒情诗《帆》情景交融的艺术美赏析

2019-04-26 01:10胡俊朋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意象

胡俊朋

摘要:《帆》是俄国著名诗人莱蒙托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诗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帆来倾诉自身的现实处境和精神追求。该诗分为三节,每节四行,篇幅短小但意蕴丰富,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画面,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审美体验。本文以抒情与写景的关系为切入点,逐句对该诗进行艺术美学剖析,旨在揭示其情景交融的艺术美感。

关键词:莱蒙托夫;《帆》;借物抒情;情景结合;意象

中图分类号:15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003-03

一、引言

莱蒙托夫(1814~1841年)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的诗人,俄国著名评论家别林斯基称其为“天才”。在短短二十七载的人生旅途中,诗人的艺术创作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为世界文坛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财富。抒情诗《帆》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该诗创作于1832年,当时诗人年仅18岁,刚刚从莫斯科大学辍学,而后在彼得堡大学求学未果,深感内心不安,前途迷茫。而当时的俄国经历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处在沙皇专制的黑暗统治之下,进步人士受到残酷镇压,社会表面上万马齐喑,实则暗潮涌动。诗人的个人遭遇与社会现实、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创作前提和创作灵感。诗人将自己对前途的迷茫、对理想的追求、挫折的经历及内心的孤独与躁动不安寄托于“帆”的艺术形象之中,表达了向往自由、勇于斗争、敢于反叛的进步精神。本文拟从情与景的关系切入,探究该诗情景交融的艺术美感,力图释明这首小诗何以如此意蕴丰富、震撼人心。

二、诗人简介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生于1814年,逝世于1841年,逝世时年仅27岁。诗人莱蒙托夫有着短暂而不幸的一生,可以说他曲折坎坷的命运在童年时代就埋下了伏笔。莱蒙托夫的父亲尤里·彼得罗维奇·莱蒙托夫是退役军官,母亲玛利亚·米哈伊洛夫娜出身于名门望族。原本家庭幸福的莱蒙托夫在3岁的时候遭遇了母亲去世的噩耗,5岁的时候又经历了父亲离家出走。从此,莱蒙托夫失去了家庭的温暖,过着孤儿一般的生活。莱蒙托夫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是孤独的、灰暗的。他曾在一首小诗中这样写道:“我早己习惯于孤独,我不可能和友人合群;我会把与他共度的时辰,统统看作虚度光阴。”诗人的整个童年时期是在外祖母的塔尔罕内庄园中度过的,外祖母将莱蒙托夫抚养长大,并使其受到了良好的贵族家庭教育。莱蒙托夫自幼体弱多病,但天资聪慧,能说流利的法语和德语。莱蒙托夫于1827年全家搬往莫斯科,而后于1828年进入莫斯科大学附属贵族寄宿中学。从那时起,莱蒙托夫开始着手研究普希金和拜伦的诗歌,并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生涯。1832年夏,不满沙皇黑暗统治的莱蒙托夫参加了莫斯科大学驱赶反动教授的运动,并因此被迫离开莫斯科大学,随外祖母迁往彼得堡居住。之后,诗人在彼得堡大学求学遭遇失败,听从亲友的建议考进了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在考入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的前夕,莱蒙托夫来到广阔的波罗的海之滨,眺望薄雾中蔚蓝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抒情诗《帆》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俄罗斯文学界一致认为莱蒙托夫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的又一位伟大诗人。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更是称赞莱蒙托夫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这样说道:“普希金之后,没有任何一个诗人写出过像莱蒙托夫这样的诗,当然,莱蒙托夫也要归功于普希金;不过,莱蒙托夫以某种有力的平实和表现的质朴为其特点”。批评家杜勃罗留勃夫说:“我特别喜欢莱蒙托夫的诗,不仅仅喜欢他的诗,我还同情他,分享他的信念……忧伤和厌世往往成为阅读莱蒙托夫作品的后果。而当诗人让人产生这种印象时,那是意味深长的!”另一位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19世纪40年代就断言:“莱蒙托夫在其晚期创作中“成了他之前所有诗人中最有独创性的诗人”。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同样对莱蒙托夫不吝赞美:“我不知道还有比莱蒙托夫更好的语言”。由此可见,虽然莱蒙托夫在短暂的一生中有着极为有限的文学创作时期,但他还是用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为世界文坛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在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莱蒙托夫就像世界文学广袤天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流星,虽然稍纵即逝,但光芒四射,让人难以忽视。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开篇第一句诗人便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以“帆(n a p y c)”这一帆船的组成部分来代替整体。这一做法突出了帆船的线条感,使画面具有了简洁之美。以帆代船不但拉远了视觉镜头,突出帆船的渺小与大海的广阔,而且侧面指出诗人与帆船的相对位置:仿佛诗人在海边眺望,空间距离使帆船的船身以及各种细节部分都消失了,只剩下“帆”这一最具视觉表现力的部分存在于海天之间。水天相接处的直线与一叶风帆的弧线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幅简笔画,形成了类似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线条美。

对于“帆”这一意象,作者运用形容词“孤独的”作为定语,仅用一个词既指出数量只有一个,又巧妙地赋予帆以人的情感。在分析“孤帆”这一意象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群帆”这一意象。由于大海阴晴不定,凶险异常,此时风平浪静,彼时便可能波浪滔天,因此,帆船作为一种轻型海上交通工具,往往结伴而行,或跟随大船。中国古诗词中便有“群帆”的意象:“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云共千帆舞,浪淘万里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由此不难看出,“群帆”意境开阔,气势恢宏,能表现出一往无前的豪迈气魄。正是因为帆船往往成群结队,气势恢宏,所以“孤帆”这一意更具独特的情感表达价值。群帆的气势有多么恢宏,相反,孤帆就有多么渺小。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有同样的例子:“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一片孤帆无四邻,北风吹过五湖滨”。寻常事物的不寻常状态往往会引起诗人的特殊关注和精神共鸣,这源自于诗人独特的审美洞察力。

诗人在描写帆的颜色时,并没有用形容词“白色的”,而是选用动词“泛白、发白”。翻译家把这一句翻译为“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非常形象、贴切。此时帆所处的环境是海上的雾中。雾是半透明的白色,具有弥漫性特点,能遮蔽人的视线。雾与帆都是白色的,如何才能让帆的形像不至于隐没在雾中呢?“白色的”仅仅是颜色形容词,缺乏视觉变化,难以吸引目光,而“闪着白光”兼具颜色和光泽表现力,两者的艺术表现力高下立判。动词“闪着白光”赋予帆影响整个画面的主动性,使帆的形象在雾中脱颖而出,成为画面的焦点。

在第一节的后两句中,诗人提出了两个问题。两个疑问句直接赋予帆以人的思想。如果说第一句中“孤,,字的拟人效果不够明显,那么在这两个问句中诗人用“寻找”和“抛弃两个只有人才能做出的动作再次强化了帆的“人性”。帆孤零零地漂泊在海面上,它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漫无目的的。它从何而来?去往何处?找寻什么?抛弃了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吸引着读者去深入思考诗人的创作意图。

四、搏风击浪——無关幸福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弓着身在嘎吱作响……/唉!它不是在寻找幸福,/也不想从幸福身边逃亡

诗的第二小节用呼啸的海风和翻卷的波浪刻画了“风暴”这一意象,风暴是一种强对流的天气现象,具有极强的危险性和破坏力。“风暴”在俄罗斯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诗人都在创作中使用这一意象。普希金借它表现力量和美(《暴风雨》);涅克拉索夫从中发现苦难的尽头(《苦闷啊!没有幸福和自由……》);高尔基将它视为新世界的摇篮(《海燕之歌》);勃洛克把它当作新世纪的洗礼(《十二个》)。

在抒情诗《帆》的第二节中,莱蒙托夫将“风暴”与“帆”构成意象组合,呈现出一幅帆船搏风击浪的骇人画面——风暴肆虐,摧残风帆;风帆吱吱作响,抵抗风暴。众所周知,无风三尺浪,而当风暴席卷大海时,海面则会掀起数米甚至数十米的巨浪,这对船只的航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面临波涛汹涌的海面,小小的帆船往往有倾覆,甚至沉没的危险。通常情况下,帆船应该收起风帆,停泊在安全的港湾。而与现实恰恰相反,莱蒙托夫笔下的帆却直面风暴,奋起抵抗,即使桅杆弯曲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也毫不妥协,毫不畏惧。波涛翻滚,狂风呼啸,小小的帆桅杆嘎吱作响几乎将要被折断。在如此惊险的情景中,愈发凸现出小小的帆被诗人赋予的巨大精神力量,帆已经成为莱蒙托夫不屈人格的象征。

第二节的后两句似乎是诗人对前面问题的回答,然而这个回答不但没有解答清楚问题,反而使读者更加疑惑。“唉!它不是在寻找幸福,也不想从幸福身边逃亡!”首先,这句诗没有正面回答帆在寻找什么,相反却指出寻找的不是幸福。这非常不符合读者的想象,幸福难道不是人人都期望得到的东西吗?为什么帆搏击风浪,目的竞不是寻找幸福?接下来又指出帆也不是要逃离幸福。帆不是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由此可见,在诗人心中帆的目的与幸福无关,至少不是普通人追求的那种在尘世中安于平凡、波澜不惊的幸福。那么帆到底是为了寻找什么呢?读者心中的疑惑再次加深。

五、碧水晴空——祈求风暴

底下是比蓝天清澈的碧流,头上泼洒着金灿灿的阳光……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在风暴里有宁静蕴藏!

当诗歌进入第三小节,画面霎时明朗起来,碧水蓝天,阳光明媚,仿佛第二小节中的风暴只是幻觉,从未发生过一样。“底下是比蓝天清澈的碧流,头上泼洒着金灿灿的阳光。…底下”和“头上”仿佛一上一下的一对画框,从天空和大海两个方面限定了帆所处的空间,这个空间将帆与风暴彻底隔绝起来。在此空间内,帆处于清澈的碧波和金色的阳光的包围之中,碧波和阳光都属于能够引起人积极情绪的意象,象征着和谐、温暖与宁静。清澈的碧波、金色的阳光、白色的帆三者各自具有明快的色彩,碧绿、金黄、亮白三中颜色和谐地统一于一幅画中,画面的整个基调是宁静明朗的。同时,波纹萦绕,光线散射,两者形成画面的线条美。

在第三节的后两句诗中,诗人终于正面回答了第一节中提出的帆在寻找什么的问题。“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在风暴里有宁静蕴藏!”这两句是全诗中最关键、最富有哲理、最体现诗人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读者最难理解的两句。问题的答案终于得以揭晓——帆的最终目的是寻找风暴,准确地说是风暴中的宁静。风暴与宁静本来是两个相矛盾的词语,但在这里诗人却独具匠心地说风暴中有宁静蕴藏。这种二元对立的形象思维模式,暗含矛盾统一的逻辑思维规律,无怪乎人们总要说杰出的诗人同时定是哲人。此时帆所处的环境正是碧水晴空,这本身不就是宁静吗?为什么帆偏偏要寻找风暴中的宁静呢?这是因为诗人对风暴中的宁静和碧水晴空中的宁静有着不同的哲学理解。在诗人眼中,碧水晴空体现的宁静是浅显的、表面化的,是安于平凡的象征,而风暴中的宁静则有着更深的哲学内涵,象征诗人在斗争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六、结语

在写景方面,全诗分为静——动——静3个部分,构成3幅动人的图画:雾中孤帆图、搏风击浪图、碧海晴空图。诗人运用蒙太奇手法,将时空瞬间转换。3个场景之间没有过渡,直接拼接在一起,产生了每个场景单独存在时所不具备的特定效果。每个画面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便产生了引导读者情绪、激发读者联想、启迪读者思考的作用。尤其是在后两个画面中,风暴和晴空瞬间切换,对比强烈,产生了极强的感官冲击力。此外,诗人在意象选择和色彩搭配方面也独具匠心,“白帆”“蓝海”“碧波”“金色的阳光”等意象色调和谐,搭配合理,极具视觉美感。由上可知,对场景的分切和拼接以及对富有表现力的意象的选取使抒情诗《帆》的景物描写相互照应,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在抒情方面,全诗分为设问——反面回答——正面回答3个步骤:何去何从、无关幸福、祈求风暴。全诗围绕帆的目的,即“帆到远方寻找什么”的问题,逐步揭示思想内涵。同时,拟人的修辞手法贯穿全诗,以“孤”字统领,随后“寻找”“抛弃”“逃亡”“祈求”一系列动词赋予帆以人的动作和思想。诗人借物抒情,将个人遭遇和情感体验巧妙地融入“帆”的艺术形象之中。帆象征诗人自己。雾中孤帆象征诗人背井离乡、孤独迷茫。帆搏风击浪象征诗人向往自由,敢于反抗当时沙皇的高压统治。帆找寻风暴中的宁静象征诗人不愿安于平凡,相信只有在斗争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纵观全诗,莱蒙托夫的抒情诗《帆》结构工整,构思精巧。每一节都是前两行描写意象与景物,后两行借帆抒发情感。正是由于诗人在意象选取和景物描写方面的精雕细刻,情感抒发才能顺理成章地逐步推进,最终达到意蕴丰富、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抒情诗《帆》也成为了将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完美运用的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借用思维导图学习古诗词系列之一——意象篇
朦胧意象
意象花园
来自林间的风
抓住古诗词教学的核心:解读意象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