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山东
世界政治格局指主要政治力量一定时期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其中,“某一政治力量”也可称为“极”,包括国家或国家联盟,是世界政治舞台的主导。二战结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崩溃,以美苏对抗为特征的雅尔塔体系形成。雅尔塔体系下的美苏两极格局,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织,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当今国际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趋势,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主干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的常规热点,近年的相关命题连绵不断,教师在备考中需特别关注。
近三年(2016—2018年)的相关命题表
据表格可知,整体上看,全国卷高考近年关于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考查较为稳定。命题以选择题为主,命题角度较为集中,主要考查美苏“冷战”的背景、马歇尔计划等主干知识点,而1991年之后的史实近几年鲜有涉及。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试题对于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考查,并没有拘泥于国际政治史的范畴,横向来看,高考注意其与世界经济格局、文化艺术潮流的关联。纵向来看,则适当联系二战之前的世界格局。这一专题还常会涉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如“一边倒”、中日建交等)、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如勃列日涅夫改革)、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动(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崩溃)、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等诸多重要内容,乃是一个中外关联、政经结合的命题视角。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变。具体而言,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两极格局的逐渐形成(1945—1955年)、两极格局控制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960 —1970年)、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991年至今)。下面从高三二轮备考的视角予以逐一梳理。
两极格局是二战后以美苏为核心的两大阵营全面对峙的政治格局,正式存在于1955年(华约成立)到1991年(苏联解体)。
关于两极格局,教师应掌握背景、形成过程及影响。
(1)两极格局的背景是近年非选择题命题的重点,分值较多,应该特别重视,备考中需要强调以下几点:雅尔塔体系初步奠定了框架,美苏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是根本原因,美苏社会制度的不同与意识形态分歧是推动因素。
(2)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可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分析,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情报局的敌对,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对立,军事上北约与华约的对峙,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两极格局的影响包括以下四点:①美苏开始军备竞赛,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例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②导致部分民族国家的长期分裂,例如朝鲜问题;③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④新兴独立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崛起。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也身处两极格局之中。面对美国的敌视,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大规模援华,中国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均效仿苏联,苏联文化(俄语、列宁装和连衣裙等苏式服装)在中国流行。
1960年开始,两极格局受到冲击,进而逐渐松动,美苏之外出现多种力量,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之外,其他一切破坏两极秩序、挑战美苏权威的史实也均是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例如法国的戴高乐主义(1960年试爆原子弹成功、1964年中法建交)、“两德”关系的改善(1969年民主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方针(1972年中日建交)、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从“一边倒”调整到“一大片”)、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美国实力的减弱等。这些内容常常被忽略,可能成为设置试题新情境的材料。
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崩溃、两极格局的瓦解。两极格局瓦解之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主要表现为属于超级大国的美国相对衰落、欧盟的成立(1993年)、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的崛起、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席位等。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其重要的社会基础乃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各国文明的多样性)。这一趋势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经济的共同繁荣,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同时,中国在国际环境变化的背景下,适当调整了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首先在外交领域,坚持对外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军事结盟,主张合作而不结盟,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区域合作。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大规模运用,其一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教材上总结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影响主要有扶植西欧、控制西欧、遏制苏联三个要点。实际上,其影响不限于此,教师还需要从以下三个视角深化和拓展其影响:
(1)对西欧而言,一方面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以此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的成立,为西欧的一体化提供了外在动力,这一点2016年全国卷Ⅰ第35题已有考查;另一方面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了西欧和美国的贸易关系,并推动了1949年北约的成立。
(2)对美国而言,一方面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国外市场,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有利于维持经济繁荣;另一方面,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共同促成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3)对苏联而言,马歇尔计划试图拉拢东欧国家,因此引发了苏联的回击,其先后实施了莫洛托夫计划、组织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从而加剧了欧洲的分裂和世界的紧张程度。
【改编题】有学者认为,受经济、政治的双重困境,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直无法有效履行建立国际储备、融通资金和稳定汇率的职能。随着“冷战”的爆发,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使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的空缺时期,率先介入西欧经济,进而成为欧洲的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由此可知,他认为马歇尔计划 ( D )
A.意图在于介入西欧经济
B.替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C.施行意旨乃是稳定汇率
D.助推美元获得强势地位
【解析】该题旨在通过学术性观点,考查学生深层次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A项的“介入西欧经济”是对题干断章取义地摘录,故排除;B项属于过度推测,由材料可以得出,马歇尔计划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补充和修正,而非B项中的“替代”一词;C项的主语应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而非马歇尔计划,故排除;材料认为,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介入了欧洲的金融,使美元成为欧洲的主要结算货币,这就为美元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因此D项正确。
日本、联邦德国是二战中的战败国,战后的经济却飞速发展。这一史实也容易成为非选择题命制的素材。教师可以从大国崛起的视角解释两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帮助学生理解史实。
(1)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外因包括美国推动日本民主改革、美国的保护与扶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内因乃是日本政府制定合乎国情的国内政策(追随美国、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重视教育与科技等)。
(2)联邦德国崛起的原因:外因包括马歇尔计划的帮助、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中扩大了国外市场(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等;内因包括战前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科技人才,战后的非军事化改革,废除统制经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公平,重视教育与科技等。
从横向上看,两国二战后经济崛起的共同因素有战后的非军事化改革、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相对稳定的政局、美国的扶持、重视教育与科技、加强国家干预等。
【改编题】“冷战”开始之后,美国把日本当作远东地区的反苏、反华的前沿阵地,减免战争赔款,发还拆迁的工业设备,向日本提供急需的资金和物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日本成为美军的后方基地,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商品。由此可见,二战以后日本经济较快崛起的重要原因是 ( B )
A.马歇尔计划
B.美国的扶持
C.新科技革命
D.“冷战”的爆发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二战之后美国对日本的方针由削弱到扶持、利用,这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故答案选B。马歇尔计划是主要针对欧洲国家,故排除A项,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外因,但是材料中没有提及,故排除C项。“冷战”的爆发是美国扶持日本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题干中提及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属于局部热战,而非“冷战”,故排除D项。
两极格局下的美苏争霸是传统教材的重要章节,在新课标版教材中相关内容有所缩减,但是其涉及“冷战”的进程、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美关系正常化等重大史实,因此依旧不应忽视,值得认真梳理。1955年《华沙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两极格局下的美苏争霸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5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争霸中美国占有优势,典型事件有中苏联合舰队事件(1958年)、柏林墙事件(1961年)和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这一时期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重大成就(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1957年提前完成“一五”计划、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也遭遇重大挫折(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意识形态影响提出了“赶英超美”等“左”倾的口号。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特点是苏攻美守。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重视军备竞赛,大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美国此时面临经济滞胀,且陷入越南战争,受到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双重挑战,因此尼克松政府在对外争霸中处于弱势。这一时期的中苏关系极度恶化,但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打开了外交局面;此时中国虽然处于“十年动乱”时期,但“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防力量加强。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1991年),特点是美攻苏守。里根上台后美国经济好转,对苏态度强硬,对华态度波动;苏联受军备竞赛的拖累,危机重重,戈尔巴乔夫改革期间采取全面收缩的战略,但是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美苏争霸随之结束。这一时期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主张不结盟,1979年中美建交,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标志着中苏关系正常化。
【原创题】1969年7月,尼克松在日本关岛发表谈话,希望亚洲盟友在安全和军事防卫问题上负起责任,美国可以提供军事、经济援助,这被称为“尼克松主义”。1970年2月,尼克松在国会中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新的和平战略”。由此可知,“尼克松主义”反映了美国( C )
A.重启马歇尔计划
B.放弃了军备竞赛
C.对外政策的转型
D.加强了亚太防卫
【解析】该题通过新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认识。题干中的“尼克松主义”出现是由于当时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收缩阵线,调整了对外政策,所以答案选C;马歇尔计划实施于1947—1951年,A项是对材料中“提供军事、经济援助”一语的误解,故排除A项;B项本身错误,美国这一时期没有放弃军备竞赛;材料反映了美国对亚太地区防卫的收缩,而不是加强,所以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