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24.《左传》记载,周内史叔兴曾发表“吉凶由人”和“妖由人兴”的见解,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夫民,神之主也”,季梁曾谏议随君“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这反映出《左传》( )
A.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
B.突破了天人感应的认知体系
C.包含了朴素的民本思想
D.动摇了保守的礼乐秩序
25.表1为唐代前期均田制关于百姓部分受田状况
表1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均田制( )
A.反映出妇女地位的提高
B.加强了政府对人民控制
C.缩小了土地买卖的范围
D.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26.北宋建立后,“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相比唐朝,北宋对于考取科举的进士,“释褐即受官”,这反映出当时 ( )
A.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决心
B.人才选拔比唐朝更为规范
C.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
D.彻底解决了藩镇跋扈的问题
27.清朝嘉庆年间,两湖地区的桂东县:“生齿日繁,谋生者众,深山高陵种植杂粮,几无隙地。”祁阳县则是“柴木日系”“柴价视昔而贵”。这表明当时 ( )
A.社会农业生产能力出现倒退
B.恶性垦殖引发市场柴价上涨
C.生产压力增大引发人地矛盾
D.人口增长加剧山区过度开发
28.表2为1867—1894年全国各主要出口商品比重变化表(单位:%)
表2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中国 ( )
A.出口商品的多样化趋势不断减弱
B.丝茶大宗出口商品比重逐渐上升
C.出口贸易的殖民地性质增强
D.逐渐成为列强商品销售市场
29.如图是蔡若虹先生1948年创作的《苦从何来》之一《桥》的漫画,画中的文字是“有一回,俺送东家回家,走到河边,恰巧大水冲毁了桥。俺说,‘没有桥,咋办呢’?东家说,‘不怕不怕,你身上就是桥’”。这反映了当时 ( )
A.传统绘画手法影响艺术创造
B.土地改革下农民的日益觉醒
C.抗战期间各阶级的患难与共
D.阶级剥削压迫下的农民抗争
30.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只要一天它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这反映出 ( )
A.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新中国成立中共工作重心发生变化
C.近代外交给予了中共有益反思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31.1980 年9月,国务院批准《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一见的报告》,该批准从1981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开,使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酝酿
C.要求深化国企改革简政放权
D.已经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目标
32.马克思指出,在古代罗马,“同所有一般的民法一样,继承法并不是一种原因,而是一种结果,是从现存社会经济组织中得出的法律结论,这种经济组织是以生产资料即土地、原料、机器等的私有制为基础的”。据此可知,罗马法 ( )
A.强调帝国利益至上
B.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C.根植传统意义深远
D.与时俱进内容丰富
33.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又指出:“(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解决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势。”这一变化说明( )
A.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B.巴黎公社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C.无产阶级实行了有效的民主实践
D.公社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经验
34.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在19世纪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需求的新技术准备了条件。材料中,关于新技术革命的认识 ( )
A.忽视了近代自然科学活跃的原因
B.夸大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
C.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价值
D.突出了近代自然科学进步的意义
35.1964 年在日内瓦召开了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发展会议,会议要求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增加进口。1964年联合国大会还接受了发展中国家的建议,将贸易发展会议定为它的常设机构。这表明 ( )
A.“南南合作”顺应时代潮流
B.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和壮大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边防、海防建设历史悠久。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有副校尉,秩比两千石头,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麓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亦重”。丁日昌也认为:“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光绪皇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摘编自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
材料三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借外访机会,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
——中国日报网2014年9月17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海防亦重”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带一路”的意义。(4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美国作家哈里耶特·比彻·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又叫《黑奴吁天录》,写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小说概要如下:乔治·哈里斯的黑人奴隶被主人送到工厂劳动。聪明的乔治发明了一台先进的机器, 受到了工厂主的赞扬和工友们的尊敬。但乔治的主人赛门·勒格里认为乔治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应该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工厂主因为失去这样一个出色的工人而倍感惋惜,但受制度与法律的制约,他又无能为力。回到种植园的乔治,遭到的折磨。在汤姆临死前,汤姆在肯塔基州时的主人,“仁慈”的奴隶主的儿子出现了,他要买回汤姆的自由,但却发现已经迟了。
——摘编自何成刚、沈为慧《历史小说,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为了寻求继续维持统治的应急措施,慈禧于1901年1月借光绪帝之名发布了征求变法的第一道上谕,表示在“万古不易之常经”外,没有“一成不变之治法”,这标志着慈禧新政的开始。清末十年,清政府先后在比光绪新政更广泛的领域里推行了三十余项改革措施,以除旧布新。
慈禧新政与光绪新政前后衔接,在变更“祖制”上走得更远。可以说光绪新政是一个开始,慈禧新政是其继续与推进。它们是清政府濒临灭亡之时的自救运动,尽管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本,也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但却是晚清以来中国进步人士探求救国救民之策在政治上的落实,也是当政者设法挽救统治危机所进行的积极行动,对时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说明慈禧新政与光绪新政的关系和相同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慈禧新政的影响。(9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1943年日本通过《关于确立战时国民思想的基本方案纲要》,“动员学者、思想家,阐明皇国之道。消除学问、思想中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彻底确立以真正日本精神为基础的各种学说,并渗透于实际的教育教化中……在日本政府的高压政策下,一些反战人士被迫放弃原来的立场,表示与政府对外政策保持一致,甚至日本共产党员也有放弃原来立场的”。
——摘编自史桂芳《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形成及原因》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日本政府对发动侵略战争的认识。(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政府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原因。(11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俾斯麦对资产阶级的“宪法统一”极为鄙视和不满,他说道:“德国统一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他的武力与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铁血政策”扫荡了封建势力,却壮大了普鲁士容克的势力;它剥夺了各邦君主的自主权,却保留了普鲁士容克的许多政治、经济特权;它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却使德国资本主义处于容克的卵翼之下;它打击了外来各种干涉力量,却膨胀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势力。
——摘编自《评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产阶级的“宪法统一”和俾斯麦“铁血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俾斯麦的“铁血政策”。(11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24.C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题干给出的时间是春秋时期,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更加科学,不再以鬼神意识和思想来反映社会现实。在人神先后的关系上,强调“先民,神之主也”“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的人先神后的关系。故C选项符合题意要求。“民贵君轻”的思想提出源于战国时期的孟子,且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的“天人感应”是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题意只是强调社会认知中人先神后的关系,“天人感应”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而至于《左传》中这些言论是否能够起到“动摇了保守的礼乐秩序”的作用,题干材料中有效信息不足,无法判断,故D选项错误。
25.B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本题以古代中国的土地政策——唐代前期的均田制为考查对象,考查考生对均田制的理解和认识。根据表格中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是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或荒地,对百姓按年龄性别、社会身份等不同形式进行授田,它的实施,肯定了授田对象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根据表格中的补充说明可知,唐代均田制规定,因授田面积不足,妇女一般不授田,奴婢及丁牛不再授田,由此可见,同前朝相比,均田制对妇女的授田更为苛责,这反映了这一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的下降而不是提高,故A选项错误;均田制规定,口分田死后归还政府,凡迁徙及贫无以葬者得出卖永业田,扩大了土地买卖的范围,使人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从而加强了政府对人民控制,所以C选项“缩小了土地买卖的范围”不符合史实,而B选项符合题意;均田制授田的土地是封建王朝的无主土地或荒地,与地主手中土地无关,因而未对地主阶级的利益有所触动,但限制贵族官僚地主占田过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
26.A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根据题目材料中“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可知,当时地方官吏权力小、任期短,因而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对于封建国家人才选拔的科举制而言,唐朝时期,进士及第只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入仕做官还要经过户部层层的选官考核,考中进士不代表就可以直接做官。宋朝时期,考中进士的考生即可脱下原先平民的衣服,换上官服,称“释褐即受官”,出于服务中央集权的现实需要,人才选拔比唐朝更为简化。综合以上内容可知,北宋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以此加强中央集权,因而A选项符合题意要求;B选项“人才选拔比唐朝更为规范”不仅断章取义,没有正确理解“释褐即受官”的意思,也没有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真正意图;C选项中“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在材料中无法判断;藩镇跋扈的根源在于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封闭性,而D选项的“彻底”缺乏一定的史实佐证,对题意理解过于武断,同样不选。
27.D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题意为清朝嘉庆年间,两湖地区的桂东县,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们对以土地为生产对象的消费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多,进而不断地开垦土地引发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原本生产木柴的祁阳县也由于过度垦殖,森林资源急剧下降,市场上林木越来越少,柴价与以往相比,价格是越来越高。说明了当时当地人口的过快增长加剧了人们对山区的过度开发,因此正确选项为D;A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因此无法判断;B选项“恶性垦殖”与“市场柴价上涨”都属于题干材料自身蕴含的历史信息,只是单纯的题意的再现,与问题的“表明”无法形成更进一步的解释或者说明的关系,故不选;C选项“生产压力增大引发人地矛盾”是因果倒置,不选。
28.C
解析:本题难度较大,根据题意中时间判断可知,时值第二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这一过程中出口商品的比重,整体上有所增加,逐渐沦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经济附庸,说明此时中国商品的出口贸易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殖民地性质在逐渐增强,中国日益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原料产地,因而C选项符合题意。在其他选项分析中,根据表格,1877年后,中国出口商品的多样化的趋势在不断增强,因而A选项错误;由于中国出口商品的种类不断增多,但丝茶大宗出口商品比重数据在波动的过程中逐渐下降,尤其是茶叶的出口比重是在逐年下降,B选项“丝茶大宗出口商品比重逐渐上升”不符合题意;题意表明的是这一时期中国成为外国列强的商品原料产地而非销售市场,对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商品销售这一事实无法判断,故D选项不选。
29.B
解析:本题难度较大。漫画创作于1947—1948年,是蔡若虹在山西平定县参加土改工作后创作的反映农村土改的大型漫画组画。1947年9月,中共通过《中共土地法大纲》,在中共领导下,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正在开展,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农民的阶级斗争意识也在日益觉醒。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了土改运动的洗礼,农民阶级逐渐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逆来顺受的形象,对“东家”地主阶级剥削压迫日渐觉醒,因此B选项符合要求;传统绘画风格多种多样,漫画的现实化、讽刺化的创作手法并非与之完全一脉相承,因而A选项错误;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属于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而非各阶彼此之间的患难与共,因而C选项错误;漫画的主题是在两者的对话中表现出农民在阶级剥削压迫下的觉醒,但图中的情形无法体现出农民阶级的真正“抗争”,故D选项错误。
30.C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根据题意,毛泽东同志对于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将外交关系的认识源于旧中国的外交历史教训,因而强调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因而C选项“近代外交给予了中共有益反思”符合题意。题干的时间定在“七届二中全会”即时间在1949年3月,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中共工作重心发生变化,主要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以及如何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故不选;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而不是D选项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史实,因而D选项不符合题意。
31.B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题意表明,1980年《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一见的报告》,主要是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体现出1978年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绩斐然,使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渐由农村推向城市,推动了城市改革,使之逐渐拉开了帷幕。说明此时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酝酿”叙述合理,故B选项正确;A选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错误;C选项“要求深化国企改革简政放权”的国企改革发生在1992年,与题干时序不符,故B选项不选;同样,题干反映的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力图变革城市生产关系的初步探索,D选项“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发生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与题干发生冲突,因此D选项错误。
32.D
解析:本题难度较小。根据题意,在古代罗马,法律的产生是源自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某种社会规范和秩序的内在要求,是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而不是法律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本题重点是强调罗马法的产生基于现实社会的要求,而非作用,既没有彰显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积极作用,也没有强调它的形式,因此A,B选项不符合题意主旨;C选项“根植传统意义深远”从产生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来反馈题意,同样与题意材料的主旨无关,因而正确选项为D。
33.C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根据题意可知,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总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前者强调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专政不仅要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还要建设无产阶级自己的新的国家机器,实现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后者意在突出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亦有利于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这一变化说明”的设问主要强调考生对后一句话的理解,即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自身的实践。因此据题意可知,正确选项为C。A,D选项主要从巴黎公社的深远影响出发,不论是“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经验”,还是“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均偏离题意,答非所问;巴黎公社尽管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但是并没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不是社会主义革命,B选项不选。
34.D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考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19世纪以来世界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而这进一步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即新技术革命应运而生。根据题意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非“忽视了近代自然科学活跃的原因”,也没有“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价值”,因此A,C选项错误;题意在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联系,强调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而不是夸大新技术革命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自然科学的新突破推动了新技术革命,因此是新的技术革命源自于自然科学的活跃和突破,即“突出了近代自然科学进步的意义”,故D选项符合题意。
35.B
解析:本题难度较小。根据题意,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对于自己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深感不满,因而通过采取国际联合行动来解决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并要求发达国家给予援助,这反映了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和壮大,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中的“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为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发展民族经济,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之间开展专门的经济合作,与题干材料不符,故不选;C选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C选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而非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D选项与题意无关,不选。
41.(1)措施:设置相关机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管理;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赋税制度。(每点3分,共6分)
积极作用: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融合;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每点2分,共6分)
(2)历史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传统(“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转变;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与觉醒。(每点3分,共9分)
(3)坚持开放和平发展的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解析:第(1)小问关于“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的解答,需要充分发掘材料有效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汉朝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根据材料“有副校尉,秩比两千石头,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措施之一设置,相应的军事机构和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唐朝时期主要是“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麓大兴屯田”,可知唐朝政府在加强对西域的军事和行政管理的同时,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于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可以从边疆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等角度分析,如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西域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西使节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速了民族融合等。
第(2)小问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工业文明的冲击引发了中国在社会形态的变化以及传统意义上“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使清政府开始把“海防”与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联系在了一起。结合教材,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以及先进中国人不断地探索与觉醒使清政府愈发重视“海防”,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稍作分析展开即可。
第(3)小问“一带一路”的意义,是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结合现实热点,从开放、合作、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进行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42.故事情节:工厂主(资产阶级)和奴隶主对待汤姆(奴隶)的态度不同。(2分)
现象:美国在独立后关于奴隶制度废除的矛盾。(2分)
概述评论:1776年,美国独立后,年轻的邦联国家面临着近代化中的许多问题。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诞生,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与中央集权的联邦制原则,在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由于奴隶制度的存在,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中期,在资本主义制度与奴隶制度不可调和的背景下,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落后因素,建立了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内市场,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崛起。(8分)
评分标准:
分值要求10~12故事情节完全符合要求,反映的现象准确无误。概述评论能够史论(2~3个)结合;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7~9故事情节符合要求,反映的现象准确无误。能够围绕所定故事情节和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概述评论;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4~6 故事情节符合要求,反映的现象准确无误。概述评论对现象支撑不足,或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0~3 故事情节不符合要求,反映的现象与故事情节没有任何关联;反映现象、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解析:本题可以从美国历史入手,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考生解答时需要看清问题应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要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根据题意,本题可以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描绘美国崛起的艰难之路;也可以从当时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力与奴隶制下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入手,运用唯物史观,突出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亦可以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美国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工业化的关系。以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为基本要求,突出历史学习中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史观原则,展示考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情节叙述实事求是、现象与情节由表及里,概述和评价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5.(1)慈禧新政是光绪新政的继续与发展;都产生于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时期;都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基本出发点,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收效甚微。(每点3分,答出2点6分)
(2)新政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传统的教育制度和伦理观念进步,培养了更多的现代化人才;新军的编练壮大了军事力量;新政客观上导致阶级矛盾加剧,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重要准备。(每点3分,答出3点得9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进行时空定位,突出该时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应的阶段特征,充分发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为了寻求继续维持统治的应急措施”的“积极行动”,两者“前后衔接……是清政府濒临灭亡之时的自救运动,尽管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本,也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但却是晚清以来中国进步人士探求救国救民之策在政治上的落实”,“对时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等,综合必修一教材中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加以综合分析判断,可知慈禧新政是光绪新政的继续和发展,都是为了寻求维护统治危机,是光绪新政继续与推进。
第(2)小问关于“慈禧新政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结合必修教材相关时代背景和选修教材中主要内容分析整理即可。从新政的时代背景、动机和结果,即民族危机、统治危机、阶级矛盾等若干方面去组织答案亦可。
46.(1)材料一认为日本军事力量强于中国,可以“速战速决”;材料二美化战争,打压反战思想,希望获得民众支持。(每点2分,共4分)
(2)认为可“速战速决”的原因:中国当时缺乏民族凝聚力,人民斗志不足;日军军事上优于于中国;日本战略物资补给不足,难以进行持久战;(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美化战争的原因:日本“忠君重道”的历史传统;对民众和国内反战言论进行思想控制的需要;希望获得民众对战争的认可与支持。(每点2分,答出3点得5分)
解析:第(1)问中第一个认识根据材料一日本的侵华“最致命的错误”是低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高昂的斗志”。认为“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知,日本侵略者单纯的认为军事力量强于中国,发动对华全面侵略可以“速战速决”;第二个认识根据材料中“动员学者、思想家,阐明皇国之道。消除学问、思想中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彻底确立以真正日本精神为基础的各种学说,并渗透于实际的教育教化中”可知,日本“忠君爱国”的军国主义政治宣传,是为了美化战争,对广大民众进行思想控制和理论宣传,希望获得民众发动侵略战争的认可与支持。
第(2)问关于“日本政府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之所以认为发动对华全面侵略可以“速战速决”,可以从当时中国缺乏民族凝聚力;日军军事上强于中国,中国人民斗志不足;日本战略物资补给不足,难以进行长期的持久战等角度作答即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政府“动员学者、思想家,阐明皇国之道”,可知日本“忠君爱国”的军国主义政治宣传,对广大民众进行思想控制和理论宣传,把民众强制绑到日本对外战争的战车上;根据材料“消除学问、思想中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彻底确立以真正日本精神为基础的各种学说,并渗透于实际的教育教化中”可知日本对国内的反战言论实行严厉的控制,企图通过“高压政策”,获得民众对发动侵略战争的认可与支持。
47.(1)资产阶级“宪法统一”的基本特征是按照资产阶级民主的方式和原则统一德国;俾斯麦“铁血政策”的基本特征是以强权和武力的战争方式完成统一。(每点2分,共4分)
(2)评价:
进步性:俾斯麦完成了德意志统一,顺应了时代历史潮流;有利于德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德意志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局限性:过分宣扬武力与战争,保留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和军国主义传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意志社会的近代化;为近代以来两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每点2分,答出3点得5分)
解析:第(1)小问内容,根据材料在“德国统一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他的武力与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结合必修历史有关德意志帝国统一的相关史实进行归纳概括可知,材料中资产阶级“宪法统一”的基本特征是按照资产阶级民主的方式和原则温和的、不动干戈的统一德国;而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主要内容为以强权和武力的军事征服。结合史实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在俾斯麦“铁血政策”的指引下,通过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它是德意志军国主义传统的体现,是完成德意志统一的必然选择,也是对资产阶级“宪法统一”的否定和反对。
第(2)小问地位,根据材料二“扫荡了封建势力,却壮大了普鲁士容克的势力;它剥夺了各邦君主的自主权,却保留了普鲁士容克的许多政治、经济特权;它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却使德国资本主义处于容克的卵翼之下;它打击了外来各种干涉力量,却膨胀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势力”可知,通过战争方式的军事统一,对德意志而言既有好处,也有弊端。考生在作答时可以分别从积极和局限两个角度评价其地位,如俾斯麦顺应历史时代潮流,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有利于德国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过分宣扬武力与战争,保留了德意志封建势力和军国主义传统,为德意志社会近代化的发展带来消极作用,也为近代以来两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