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山东
新文化运动作为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运动,历来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课题和高中教材的叙述重点,也是命题专家青睐的主干考点。近几年来,各地高考对该部分的相关考查较为常见。列举如表:
年份 题号 命题角度2018年全国卷Ⅰ 第29题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社会主义论战2018年全国卷Ⅲ 第29题 新文化运动后期对于社会改良活动的批评2018年江苏卷 第9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潮2017年全国卷Ⅱ 第29题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016年浙江卷 第18题 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文问题2016年天津卷 第7题 《新青年》对于社会主义的态度2016年江苏卷 第22题 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
下面笔者依据“课标”和“大纲”,整合教材内容,利用学术成果,重新梳理与诠释新文化运动,以期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达到高效备考。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启蒙运动,有时在高考题中也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是由于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且之后与五四运动逐渐合流。
除了教材指出的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宣扬“尊孔复古”等基础观点之外,还要从更加宏阔的视野予以看待:把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从辛亥革命时期继续前溯,即晚清以来的思想变迁是新文化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
可以归纳为“三个提倡、三个反对”。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
(1)关于新文化运动中的“科学”(即“赛先生”),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欧美船坚炮利的威胁与声光化电的传入,刺激了科学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日本人在明治维新时期,把“Science”翻译成“科学”,1915年,中国引入了该词。新文化运动期间,“科学”“赛先生”等词风靡海内,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格致”一词。当然,当时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公开反对“科学万能论”,1923年爆发的“科学与玄学之争”(即“科玄论争”),争论的焦点即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这些均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2)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白话文,而不是“创立”新文学、白话文。因为其实际上是对晚清维新派提倡的“白话运动”“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继承与发展。所以有学者提出了“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论点(这里的“五四”不是指“五四爱国运动”,而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教师在高三复习时,习惯于侧重新文学与旧文学的对立和断裂,而忽略了新文学的发展脉络。以上论断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3)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可以分为积极性和局限性。具体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四个角度:①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曾是2018年高考命题的考点。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可能还会有相关的考查;②新文化运动中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这是常规备考中易忽略的一个视角,例如1918年迁回国内的中国科学社;③新文化运动推动了平民教育思想的普及,1920年国内中小学开始推行白话文国语教科书,有利于国民教育的普及;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具有片面性,体现为“全盘性反传统主义”。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反映了一种全盘西化倾向,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作为一次激进的反传统运动,其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关系,是近年的一个“热点”(如2016年江苏卷第22题)。教材指出,新文化运动反对“尊孔复古”思潮。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即批判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抨击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旧礼教,并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不过,当代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首先,现在公认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中没有提出“打倒孔家店”,而是有人提过“打孔家店”。“打倒孔家店”是后人的以讹传讹;其次,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反对的是封建礼教,而不是整个儒学。新文化运动是要改革儒学,而不是废除儒学。如何使儒学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即儒学的现代化问题,是当时新文化运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三,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是科学与民主,否定孔子和传统文化只是个别人物的言论,只是新文化运动的支流。以上这些学术观点容易引发命题专家的灵感,可能会通过引用新史料,进而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
例1.【改编题】哲学家贺麟在1941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的工夫,使得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更是呈露出来。”由此可知,贺麟认为新文化运动 ( )
A.打倒了孔孟的旧权威
B.有助于儒学的新发展
C.破坏了理学的旧躯壳
D.揭露了程朱的真面目
【解析】贺麟认为新文化运动清除了儒学的腐化部分,使孔孟程朱的本义得以呈现,因此有利于儒学的新发展,故答案选B。A项与“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相左。C项偷换概念,以“理学”替代了“儒学”。D项以偏概全,把“孔孟程朱”误作“程朱”。
该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贺麟上述言论可以支持“新文化运动要改革儒学,而不是要废除儒学”这一观点。这一提法实际是对“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的质疑,教师在备考中应适当关注。
关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论争,虽然各版本教材(除了人民版之外)均语焉不详,但是却为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命题重点,教师在备考中可以适当补充教材内容。
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主义”蜂拥而至,思想界论争不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场论战:第一场为中西方文化论战(1915 —1927年),主要是关于东西文明差异、东西文化能否调和的论争。第二场为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三次论战(1919 —1920年),即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这些思想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29题);第三场为科学与人生观论战(1923年),一方认为科学无法解决人生观,另一方则认为科学可以指导人生观。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如何认识东西方的文化关系,是对近代以来“科学至上”思潮的反思。
例2.【原创题】1919年,李大钊和胡适围绕着“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等分歧,展开了问题与主义之争;1920年陈独秀等人和梁启超、张东荪等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以上思想论争 ( )
A.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B.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为中国问题的解决达成共识
D.为中共的成立奠定组织基础
【解析】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思想论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故选A。B项因果颠倒,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其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故排除B。李大钊和胡适在“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问题上并没有达成共识,李大钊主张马克思主义,胡适坚持改良主义,所以排除C。材料中的思想论争,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不是组织基础,所以排除D项。
该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材料提取史料信息的能力。此题实际上通过问题与主义之争、社会主义之争这两次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进而考查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论争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系。
众所周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乃是“民主”与“科学”,当时人戏称之“德先生”与“赛先生”。实际上新文化运动的口号除了“德先生”与“赛先生”,还有“穆姑娘”(即道德)和“斐先生”(即哲学)。下面重点解释一下“穆姑娘”。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后期,在1923年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有人提出欢迎“穆姑娘”,希望通过宣传“穆姑娘”,以补充“德先生”与“赛先生”之不足,挽救道德衰微的现状,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
例3.【原创题】1923年,吴稚晖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我们中国已迎受到两位先生——赛先生和德先生——迎之固极是矣。但现在清清楚楚,还少私德的迎受。”吴氏希望能引入“穆姑娘”(即“道德”),来挽救当时道德低劣、世风日下的问题。吴氏的这一主张 ( )
A.受到唯物史观的影响
B.意在抨击道德的低劣
C .反对宣传民主与科学
D .反思科学思潮的局限
【解析】该题的材料表达了在宣传民主与科学的同时,还应注意道德问题,以应对当时民众道德水平恶化的社会问题,这某种程度上是对科学思潮和西方民权思想的反思与补充,故答案选D;B选项本身表述不当,是对材料的误解,把“挽救当时道德低劣”理解成“抨击道德的低劣”;材料体现不出唯物史观,故排除A;通过“赛先生和德先生——迎之固极是矣”一句,即可得出吴稚晖不反对民主与科学,所以排除C。
该题通过新的情境设置,利用被人忽视的“穆姑娘”这一口号,旨在深度地考查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全面理解。该题难度较大,试题结论迥异于传统观点,此类试题在全国卷Ⅰ中时有出现,对于一线教师的学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抓好基础是一轮复习的关键,因此,对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关键时间、事件、思想主张,要求学生强化记忆,烂熟于心,这是排除干扰项、提高答对率的前提。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两个难点:①新文化运动前后阶段的不同特征;②注意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毛泽东等人在前后两阶段的不同思想主张。
受教科书叙述的影响,学生缺乏贯通时空的历史观,有的教师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过于狭隘:从横向上看,不能对北洋军阀时期的经济状况、政治动向、文化主流作出恰当的历史解释;从纵向上看,不能从晚清以来的长时段视角看新文化运动。从师夷长技(地主阶级抵抗派)、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君主立宪(资产阶级维新派)、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这些中国经历的思想现代化的历程看,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新文化运动才会偏于激进,与传统决裂,宣传“民主与科学”,成为一场“没有传统的现代化”运动。
近年高考历史命题存在学术化的趋势。因此,在当前“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命题注重“反猜题”的背景下,教师在备考过程中,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应该适当关注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学术动态,在课堂上简要提及,以便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更好地应对陌生材料、陌生情境的挑战。历史命题中的学术化取向体现为质疑传统观点、引用一些学生较陌生的重要史实、引入西方新史观等,教师在备考中应关注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