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变式教学在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有着广泛的经验基础,而且也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已然成为我国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且大多数变式教学的研究成果也与数学教学有关。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变式教学不应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专利,在历史或其他学科教学中也可使用。通过变式习题让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是变式教学的重要形式,有效的变式训练可以使学生免于过量、无效的重复练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下面笔者就围绕历史学科变式习题的命制谈一些看法。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999版)中对“教学变式”的解释是:“在教学中使学生确切掌握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即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哪些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哪些是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从而对一事物形成科学概念。”这一定义为教师在变式习题的命制方面提供了指导,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还需认真探讨。在高考中有许多“高频”考点,但考查这些考点的试题每次都有变化,可谓是常考常新。笔者以为,探索这些试题的“变”与“不变”对教师在命制变式习题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毕竟高考对高中教学的影响不容忽视。笔者以为,高考中对“高频”考点考查的时候试题主要有如下几种变化。
利用一段新材料来设置新的情境是设计选择题题干的普遍做法。许多试题往往通过变换情境来实现对某一知识点的多次考查。以下组试题为例。
例 1.(2015· 全国卷Ⅰ·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C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例2.(2017·全国卷Ⅱ·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C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这两道试题的正确选项都为C项。它们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唯物史观与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最终在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随着南方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南方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当然会随之提高。这两道试题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对这一相同知识点进行了考查,例1的情境为宋代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而例2的情境为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在唐中期被北方人广泛接受。
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原因、特征、影响等是我们在历史学习时应掌握的重要内容,它们往往很复杂。从中任选一个角度来都可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考查。下面的题组就是一个例子。
例3.(2016·全国卷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D )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例4.(2018·全国卷Ⅲ·25)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B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这两题都是在考查科举制这一知识点,而且都是从该制度的积极影响入手,但考查角度不一样。科举制能够沿用一千多年,与它有很多优点相关,如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公平、推动文化的发展等,从中可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考查。例3是从推动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的试题,正确选项为D项。例4是从促进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设计的,正确选项为B项。
在高考考查“高频”考点时,有些试题的材料很相似,但通过重新组织或增删题干中的材料,使其考查的方向发生变化。下面的题组就是一个例子。
例5.(2014·全国卷Ⅱ·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B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例6.(2018·全国卷Ⅱ·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C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例5的正确选项为B项,例6的正确选项为C项。这两题都是在考查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与《十二铜表法》的制定这一知识点,选择的材料很类似,但例5考查的方向是怎样认识平民的斗争与《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例6则是通过增加恩格斯的一句话,使其考查的方向变为如何正确认识《十二铜表法》制定后平民和贵族的关系。
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出来。高考的命题者经常利用这一点来设计“高频考点”的答案。下面的题组就是一个例子。
例7.(2013·全国卷Ⅰ·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这一现象是雅典 ( A )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例8.(2018·全国卷Ⅲ·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B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例7的正确选项为A项,例8的正确选项为B项。这两题都是在考查雅典直接民主的特征。两题题干中的材料表面上看起来不一样,但都是说当时的雅典很重视“演说”“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雅典的直接民主所需要的。命题者在设置正确选项的时候,为了考查同学们是否真正地掌握这一知识,在例7中将直接民主变为“政治体制”,在例8中将其换成了“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试题虽说在变,但考查的知识未变。针对这些变化,在教学中教师除了精心编制训练题外,还应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两点:①对于历史知识,不仅需记住,还需真正理解。你真正理解了,不管是情境发生变化,还是说法发生变化都不会影响学生解题;②对知识应全面掌握,防止先入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要求重点突出。但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特征、影响等往往很复杂,从中任选一个角度都可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考查,高考试题所考查的角度有时候不是教师所认为的重点。过于强调所谓的“重点”容易使学生忽视所谓的“非重点”内容,导致对知识的掌握不全面,还会使学生出现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情况。
1.(原创)1939年冬和1940年春,在晋察冀边区普遍实行了“二五减租”,规定最高地租额不得超过土地正产物的37.5%,农民战前所欠的旧债,按年利一分,一本一利清理,利息超过原本停利还本,超过2倍本利停付。这一做法 ( D )
A.推动了国共的再次合作
B.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C.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进行
D.有利于民族战争的胜利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1939年冬和1940年春”“在晋察冀边区”等信息可知,这与抗日战争期间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有关。再根据其他信息可知,材料与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关。根据所学,可以知道这与团结地主和农民抗日有关,故正确答案为D项。
2.(原创)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召开,新推选的参议员中,非党议员大量增加,在新的边区行政委员会的委员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国民党员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这一现象 ( A )
A.是统一战线策略的体现
B.反映了阶级矛盾尖锐的现实
C.推动了国共的再次合作
D.扩大了反封建斗争的群众基础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 参议会”等信息可知,这与抗日战争期间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有关。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关,故正确答案为A项。
这两道试题都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知识点,但体现了变式训练的特点。首先,变换了情境,第一题设置的情境与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关,第二题的情境则与“三三制”有关,但它们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善或建立的措施。其次,变了说法,第一题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着手,第二题则直接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