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高考历史侧重对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内容的考查。其中“关键能力”指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关键能力又可细化为识记、归纳、概括、比较、分析、说明、评价、论证等诸多能力,其中,概括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历年高考历史尤为重视对概括能力的考查,甚至可以说“得概括者,得天下”。本文以2018年3套全国卷为例,探讨高考历史对概括能力考查的特点与日常教学中的应对策略,以期对高三后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刘芃指出,概括思维就是认识各种事物的共同属性或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通常也叫做抽象思维。概括思维按其内部结构又可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前者指在感知水平和表象水平上进行的概括,后者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的概括。高考主要关注的是概括思维的第二种层次,即高级概括。概括的近义词包括归纳、总结、概述等;为此整理了2018年三套关于此能力考查的高考题,可绘制成如下表格:
时间 题号 考查内容 行为动词 设问方向 分值 总分24 《墨子》 这反映出 现象——本质 4 2018年全国卷Ⅰ必考30分,选考0分26 宋代手工业经济 这反映出 现象——本质 4 28 甲午战争 这反映了 现象——本质 4 30 解放战争 这反映出 现象——本质 4 31 “一五”计划 这反映了 现象——本质 4 41(1) 古代乡约制度 概括 变化 6 4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与发展 概述 内容 4 25 西汉经济 这反映出 现象——本质 4 2018年全国卷Ⅱ必考24分,选考25分31 “一五”计划 反映了 现象——本质 4 41(1) 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 概括 特点和作用 12 42 近代工业化 提炼 内容 4 45(2)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 概括 内容、影响 9 46(1) 联合国创建 概述 内容 8 47(1) 三娘子 概括 原因 8 25 宋代官制 反映出 现象——本质 4 2018年全国卷Ⅲ必考21分,选考18分30 中共“八大” 这反映了 现象——本质 4 35 苏联经济体制 这反映出 现象——本质 4 41(1) 上海和曼彻斯特城市化 概述 比较相同因素 9 46(1) 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 概括 内容 9 47(1) 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 概括 原因 9
通过对此表分析可以得出:概括能力在全国卷的考查中较常见,占总分值近三分之一;选择题考查的行为动词是“反映了”“反映出”等词,这类试题典型特征是创设一个故事情境,要求学生据此分析,并能够提炼出反映题干信息的主题,并从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表述;主观题考查的行为动词为“概括”“概述”“提炼”等词,此题要求学生对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既然概括能力如此重要,那么就必须对其引起重视。
根据前文对概括的定义,概括能使教师对肤浅、零碎、杂乱的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进而认识事物的共同属性或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因此,概括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历史认识能力和高考考查的重点。那么好的概括应具备哪些特征呢?下文将结合试题进行探讨。
抽象是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是形成概念的必要环节。因此,抽象不需要表现出全部的细节,也不需要描述具体形象,而是需要对具有同一类别特征和本质内涵的历史现象进行提取,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地再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用特定的历史术语词汇来予以浓缩和提炼。
如全国卷Ⅰ第28题,材料展现了“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在甲午战前中日舆论战争中,日本胜出。
再如全国卷Ⅰ第41题,材料展现了“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乡约的功能由道德教化为主到宣传圣谕为主。如果将其原封不动地进行照抄,那就不是概括,得不到相应的分数。
虽然,合理的概括需要抽象思维,但这种抽象思维应以材料为基础,反映历史现象的本质,而不能随意发挥、自由想象、脱离材料。如第41题材料将乡约功能概括为“多样化”“现代化”“时代化”等,这类词语表述就过于空泛,甚至可以说不知所云。因此,好的概括首先需要尊重材料的本意,断章取义、空洞无物的解读,只会与概括的要求背道而驰。教师在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避免此类问题。
精准即准确。合理的概括应当精准地提取历史材料的各个要点,且每一个要点有明确的内涵,要点与要点之间应当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因学生作答文综试卷的时间往往不够,易造成内容答满但得分不高的情况。初看试卷,字迹清晰、书写工整、要点明确,但仔细分析,很多要点都可以归并为一条,这说明其“概括”还不够彻底。多余的重复是无效的,分值只能按一个要点给分。
以全国卷Ⅲ第41题第(1)小问为例,试题展现两段材料“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 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6世纪开始, 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试题要求“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合理的概括应该是由“依港兴市”“军事要塞”“通海运河”得出“地理位置优越”;由“商业中心”和“工商业城市”得出商业经济发达;由“工业区”“棉纺厂”“现代化铁路”得出“工业革命的推动”;由“市政府主导”和“议会和市政府”得出“政府的合理规划”。
检测精准性的常用方法就是再看已经作出的概括,是否能再舍掉一些重复的、冗余的话语。直至浓缩精简到“不能再减”,再减就会丢要点的极限情形,达到所谓“少一个而字不明”“多一个字而无用”。平常考试、做题中可以做到这样,概括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概括才算真正做到了要点上,否则,就说明答案依然可以进一步浓缩。
概括的逻辑,通常指学生所答要点之间的逻辑关联,虽然高考试题并未做出明确的要求,但是这种逻辑却是实际存在的。教师如注意到这些逻辑关系,则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组织答案思路的形成,预估到要点的大致内容。使学生回答的各要点之间不仅内涵分明,还可以构成一个言之成理的话语序列。逻辑关系主要有递进因果、平行式的逻辑。其中平行式的逻辑主要有并列关系(两个要点不分先后,无论怎样排列都不影响整体)和对比关系。
以全国卷Ⅱ第41题第(1)小问为例,材料展现了大豆的起源、大豆的种植范围、种植方法的积累、朝廷的推动、大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等信息,试题要求“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其中概括大豆特点就是并列关系,无论以什么顺序书写都不会影响作答意思的表达;概括大豆的作用就是递进因果逻辑,如从政治、经济、生活等角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概括。
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可以直接判断一个人在回答某一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处于哪一层次。该理论将思维划分为“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拓展抽象结构层次”五类。对于教师来说,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将繁杂、零碎的历史史实,经过抽象概括,建构起系统化、体系化的知识网络。
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时,会涉及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董仲舒、韩愈、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众多人物,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认识这些人物的本质思想,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流派、时代等)将人物进行分类,将这些人物置身于特定的时代中进行考查,找到思想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培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史学观念;还可以继续升华到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根源,进而解释人类思想发展的共同趋势。这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逐渐深入复习教学,让学生学会材料分类、归纳、概括等诸多能力,才能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本质理解。
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常见方法是培养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的能力。该能力有两种类型,一是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二是对历史知识整理。理解属于内部的心智技能,而整理属于外部的操作技能。因此,对材料的阅读能力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整理能力。
常用的有关键词训练法,关键词是理解材料的中心观念的关键,关键词越精简,越具有概括力,学习用关键词构思内容较复杂的论证。核心句训练法,对于大段材料,要求第一时间找出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核心句,核心句通常出现在段首或段尾。要求学生区分核心句与拓展句,引领分析文中拓展句是如何证明核心句的。以此培养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
逻辑性是概括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试题要求,让学生明确答题方向,书写各个要点条理化的习惯养成,要注意培养学生区分要点之间是否彼此重复、要点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的能力。在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中,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通过SOLO理论复习备考、训练学生材料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封建庄园制
中古时期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制度,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曾在一定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种制度。在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后,国王、教会和封建主的庄园分布各地。他们大多先侵占公有地,后逐户蚕食,直到吞掉一个或几个农村公社,形成大小不等的庄园。大的庄园有一个或几个村庄的大小,小的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庄园完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尚未与农业分离。农民生产是为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为封建主提供消费资料,不是为了交换。
封建主还有审判和惩罚农奴的权力。农奴虽然受到沉重的剥削,但毕竟有自己的独立经济,比奴隶有更多的劳动动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2、13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大批兴起,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领主自营地消失,庄园解体。
(摘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