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角的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现状及革新策略

2019-04-24 04:18毕全亮
新课程·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高中语文

毕全亮

摘 要:高中散文教学注重学生答案的标准度,却很少从审美情趣角度思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情感共鸣体验,是影响散文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从审美视角解析了散文教学的弊端和误区,提出了全新的教学革新策略。希望从审美意境融入、品读精修、共情通达等多重角度,加强高中语文散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审美视角;高中语文;散文教学;革新策略

一、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审美意境偏离

散文之所以能够与读者产生心理共鸣,是在诸多华丽的辞藻中引入了特定的审美情境,并描写出在这种情境中的情感流露。那么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势必需要一种情感共鸣,才能使读者以作者视角去审视散文的华美之处。一旦脱离了这一审美视角,其情感解读和审美意境都会产生偏差。而当前的教学现状是,并未从审美意境角度去考量教学规划方案,多以学生的考试需要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散文阅读敷衍了事,而习题却占据了更多的教学时间和比例。散文是一种感性的审美维度,思考习题答案仅为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单一方式,无法触及学生的审美情趣,故而高中语文散文教学质量与水平很难提升。

(二)情感诉求困惑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受困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学以笔试为侧重点,评价以得分为侧重点。而这样的教学标准也在散文教学中出现,是强加给散文学习的一种束缚。散文以形散神聚为特征,抒发作者情感,追求读者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设计了散文情感诉求的思想脉络,指导学生解读这一情感意境的标准答案。这种答案在高考笔试中的得分点较高,但并非是所有读者的唯一情感倾向。而强加束缚的解读范式,已经误导了学生对于散文的理解,即便当前文章写出标准答案,其他散文阅读也很难找到情感审美内涵。因而,对于散文本身的刻意解读,是当前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最大的弊端和误区。

二、审美视角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革新策略

(一)形散神聚,融入意境

高中语文的散文教学中,亟待突破的问题是从笔试教育转化为审美情感教育。散文的特点是审美情趣内敛,虽然行文流水中点到为止,却形散神聚突出了情感表达的主题路径。如果学生对散文的主题风格或情感表达脉络并未真正梳理得当,则很难理解其中的审美情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解读规律和思考,方能加强学生对于散文情感思考的真实感受。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融入散文的审美意境之中,发掘其形散神聚的本质特征。如若讲解描写亲情的散文,教师可以将提前下载的视频播放给学生,以视频情境带动学生的情感思考。如若讲解描写风景的散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查找与该篇散文相关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其中的秀美之处。进而从审美视角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融入作者散文笔下的审美意境之中,加强散文教学的审美情趣引导效果。

(二)品读精修,深思熟虑

可以由教师先行布置探讨性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目标,以及是如何将这种情感付诸于文章的行文结构的。思考之后,由学生提炼其中的关键句式与特征词汇,由单一解读转化为全班性的讨论。在学生的积极思考中,引导学生从略读到品读,深刻思考其中的审美情趣,并转化为自身对散文的理性认知。从感性到理性的思考过程指导,将督促学生补充对散文的理解能力。即便不进行大量的习题演练,学生也能在深刻感悟散文审美情愫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描述来说明其审美情感的特征和全貌。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品读散文之后的情感,作为一种续写散文的教学方式。如果学生能够依据原有散文的行文特点对其进行续写,并精修其中的华丽辞藻与情感表达方式,那么学生就已经掌握了散文的行文特征与写作手法,是加强高中散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革新方式。

(三)共情通达,妙语连珠

散文教学的目标应当设立为学生与散文之间的情感共鸣,这种共情通達的散文理解与思考,使学生与文章融于同一情感维度之中,从审美意境中感受到散文的魅力。这种审美共鸣,也并非唯一的教学任务。当学生能够在散文中感受到作者描绘的审美情趣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这样的写作手法。从散文阅读教学跨越到散文写作教学,让学生将真情流露的华美辞藻引入散文写作之中,为自身的写作能力铺垫一种审美体验。学生依据教师设计的散文写作主题,表达出自身的审美情感,并付诸于笔下,方能真正历练学生对散文写作的审美能力。而后将学生的散文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将所有学生的散文进行本班内的对比,在对比之中引发学生的审美共鸣,发现散文中的审美价值与意境。学生最终体验到的散文美感,才是更为深刻的审美价值体验,是学生健康审美观念形成的重要体验路径。而且学生能从中积累大量的散文写作经验,最终在审美情趣的激发下,妙语连珠地抒写优美的散文,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散文教学并非对学生强加审美价值的标准答案,更加需要引导学生的主观审美视角。审美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每位学生对于散文的阅读理解审美不可能完全相同。认可并尊重学生的想法,适当地引导和练习,可令高中散文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真正培养学生对散文审美情愫的深刻认知。为此,高中语文的散文教学中,仍然需要以学生主观审美视角为主要教学线路,以期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珍.“少教多学”理念下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探究: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49.

[2]陈建平.关于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与突破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8(10):89-90.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人教版鲁迅作品为例谈散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如何在散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导问
美文美教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