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莹 王潞颖
摘 要 本研究调查发现独立学院贫困生:(1)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总体状况差于非贫困生。(2)具有感恩、善良、有责任感、信用等积极心理品质。(3)严重缺乏自信心。(4)在人际交往、融入与认同群体组织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5)坚持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多参与活动可以促进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
关键词 积极心理品质 贫困生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2.079
Abstract This study found that poor students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1)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positive mental quality development is worse than non-poor students. (2)They have positive mental qualities such as gratitude, kindness, responsibility, and credit. (3)They are seriously lack of self-confidence. (4)There are major problem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organization. (5)Persist in physical exercise, cultivating hobbies,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mental quality of poor students.
Keywords positive mental quality; poor student; independent college
1 问题提出
我国独立学院正快速发展,其特点之一是学费高昂,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成绩较普通类大学低,而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渥。虽然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占多数,但独立学院中仍有部分贫困学子面对高额学费,负有沉重经济压力。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壮大,贫困生群体数量也不断增加,他们不仅负担经济压力,在人际交往压力、学业及就业压力、心理压力等方面的问题也比非贫困生群体更为突出,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呈现出,既与普通高校贫困生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旨在调查研究独立学院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李自维编制的《当代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问卷调查表》,该问卷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较好。问卷内容分为六个维度:智能与知识、正直与勇气、人性与爱、正义诚实与合作、自我管理与谦逊、灵性与超越。
2.2 研究对象
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45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97份,有效率为88%。样本人口学统计变量如表1所示。
2.3 研究过程
数据的收集、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独立学院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评价的总体情况
由描述性统计得出,独立学院贫困生最看重“正直与勇气”,然后依次“正义与合作”“灵性与超越”“人性与爱”“自我管理与谦逊”,最不看重的是“智能与知识”。其中,最看重的前十位的品质为:善良、感恩、有责任感、努力、积极的个人心态、自信心、情绪调节能力、信用、积极的习惯养成、信任;最不看重的前十位品质为:骄傲、狂欢、人际吸引力、幽默、热情、领导能力、率真、灵性、好奇心、仗义。
独立学院贫困生自我评价在六个维度的排序,依次为:“正直与勇气”“智能与知识”“人性与爱”“灵性与超越”“正义与合作”“自我管理与谦逊”(见图1)。其中,认为“比较符合我”的前十位品质有:善良、信用、感恩、有责任感、正直、诚实、率真、公民美德、自强、坦诚(见图2);认为“比较不符合我”的前十位品质有:骄傲、狂欢、天赋、领导能力、交往技巧、流畅、幽默、满足、自信心、积极的群体与组织(见图3)。
将贫困生认为对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評价与其自我评价做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
3.2 独立学院贫困学生与非贫困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自我评价上的差异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在灵性与超越、自我管理与谦逊、正义与合作、正直与勇气、人性与爱、智能与知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0、p=0.005、p=0.000、p=0.007、p=0.025、p=0.000),贫困生组的六个维度得分均低于非贫困生组(见表3)。
就具体品质看来,贫困生在乐观(p=0.000)、狂欢(p=0.000)、信任(p=0.000)、热情(p=0.007)、满足(p=0.001)、积极的思维活动(p=0.000)、积极的情绪体验(p=0.000)、积极的个人心态(p=0.000)、积极的群体与组织(p=0.000)、自信心(p=0.000)、环境适应能力(p=0.000)、认知自己(p=0.005)、客观评价自己(p=0.006)、人际交往能力(p=0.002)、心理承受能力(p=0.000)、幽默(p=0.001)、团队精神(p=0.010)、自尊(p=0.017)、人际吸引力(p=0.002)等品质的得分明显低于非贫困生。
3.3 独立学院贫困生内部积极心理品质的差异比较
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组内进行从性别、专业、年级、地区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以了解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独立学院贫困生内部,性别差异显著体现在灵性与超越、正义与合作、人性与爱三个维度(p=0.026、p=0.024、p=0.008),而在自我管理与谦逊、智能与知识、正直与勇气三个维度无显著差异,其中女生在人性与爱、正义与合作方面明显高于男生,而男生在灵性与超越方面显著高于女生。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在灵性与超越、正义与合作两个维度上显著低于来自城市地区的贫困生(p=0.012、p=0.040),在智能与知识方面,来自农村地区的贫困生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贫困生(p=0.005),而在自我管理与谦逊、人性与爱、智能与知识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艺术类专业贫困生在自我管理与谦逊上显著低于非艺术类贫困生(p=0.003),其他维度无显著差异(见表4)。
通过方差分析表明,年级之间差异明显存于自我管理与谦逊维度上,经过LSD事后比较发现,大一学生在自我管理与谦逊维度上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年级,此外,大一学生在灵性与超越维度上显著低于大四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分为很少、偶尔、说不准、经常、每天,经LSD事后比较发现,“很少”和“偶尔”锻炼的学生比每天坚持锻炼的学生在灵性与超越、自我管理与谦逊两个维度得分低,存在显著差异(p=0.001、p=0.000)。好朋友的个数同样影响着贫困生在五个维度上的差异,没有好朋友的贫困生在灵性与超越、自我管理与谦逊、正义与合作、人性与爱、智能与知识方面均显著低于拥有3~4个朋友、5~6个朋友、7个及以上朋友数的贫困生,与1~2个朋友的贫困生之间无显著差异,拥有3~4个、5~6个、7个及以上朋友数的贫困生之间无显著差异。拥有“较多”、“多”的兴趣爱好的贫困生在灵性与超越、智能与知识方面显著高于“没有兴趣好爱”的贫困生。参与各类活动的情况分为从不、较少、一般、较多、多,经LSD事后比较之后发现,从不和较少参加各类活动的贫困生在灵性与超越、自我管理与谦逊、正义与合作、智能与知识四个维度上显著低于“较多”、“多”参与活动的贫困生(见表5)。
4 讨论与分析
4.1 贫困生严重缺乏自信
自信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自信的形成是个体内部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1]自信这一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明显的预测力和显著影响力。[2]调查显示,大多数贫困生认为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但非常不符合自己,说明他们渴望拥有自信去面对生活,但实际中可能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感等各方面到压力,导致严重缺乏自信。贫困生对自身做出评估,往往参照的是自身的条件、人际关系、学业表现等方面与周遭同学的比较。在日常生活中,贫困生可明显察觉到他们的物质条件较差,在日用、饮食、出行、穿衣打扮等方面难以与非贫困生相比,这不仅会使其感到自身条件差人一截,还会产生难以融入群体的认识。部分贫困生羞于表达展示自己,缺乏交往技巧,很少主动寻求与人交往,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他们的社交活动。大部分独立学院贫困生在入学时学业表现并不突出,尤其是外语能力,他们会渴望在学业、社团等方面有所提升,也许这些方面的表现等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故他们会有人愿意付出努力,这可认为是一种个体的心理补偿机制,但这确实需要他们付出长久而刻苦地努力。总之一旦形成自我、周围环境的消极认知和评价后,个体会表现出消极心理和自卑感,个体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会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建构,而缺乏自信的结果可能会让他们过于贬低自己,降低对未来的期待值,也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2 贫困生人际交往困难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高校贫困生群体中,人际交往困难是一个普遍现象。冯宗侠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受经济状况的影响极其显著,贫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远远低于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3]在本次调查中,贫困生在人际吸引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尤其突出的问题体现在贫困生表示自身缺乏交往技巧。在独立学院非贫困生经济条件相对优渥,在日常消费、生活用品、个人物件等方面显示出较高的消费水平,贫困生相形见绌。大部分贫困生入学前较少接触到兴趣、特长的培养,在面对同学聚餐出游等方面也相当拮据,逐渐会使他们产生与群体疏离的感受,怕被同学嘲笑,人际关系变得敏感,人际交往范围愈发缩小,容易形成自卑压抑的心理倾向,最终导致退却、观望、封闭的交往行为。
4.3 贫困生对群体与组织缺乏归属感
群体组织包含了学校、年级社团、班级、宿舍、小组等等层次和形式,每个大学生都要与不同的群体、组织接触并融入其中,群体组织对个体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群体对自己的接受程度、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生活氛围等诸多问题非常关注,他们往往会根据群体的需要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以适应群体需要,寻求心理平衡和归属感。[4]在上文调查中,贫困生普遍认为自己缺乏积极的群体组织,缺乏社会支持。贫困生在评价不符合自己的前十项积极心理品质中,有一项为“积极的群体与组织”。在现实中,也很容易发现贫困生较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相处时常常表达“观念不同,难以相处”“很少有人能理解我”之类的观点。这都表明,他们对周围的群体组织缺乏归属感,形成了自我不被周围人认可、支持的认识。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满足生理的需要之后就是寻求安全的需要,然后是归属的需要,继而才是自尊的需要。如果長期缺乏安全感、归属感,人们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感到威胁。郝佳、赵联防等人的研究均显示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5][6]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个体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提供社会支持,若缺乏群体组织的支持,势必影响到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5结论与建议
(1)独立学院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总体状况差于非贫困生。经济压力和无形的心理压力给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带来影响,教育管理者要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也要引导贫困生从更多元的角度看待人的发展,不囿于经济物质条件的限制,更积极地利用身边的环境,主动发现和创造条件提升自身能力。
(2)大部分独立学院贫困生具有感恩、善良、有责任感、信用等积极心理品质。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以上2~5种积极人格特质,人们需要识别出自身具备的标志性的积极人格特质,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来发展这种积极人格特质。[7]对于独立学院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应当引导他们保持并实践,给予肯定和关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独立学院贫困生严重缺乏自信心。改善独立学院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尤其要重视他们自信心的培养。自信的建构受到外部环境和个体认识的影响。学校要为贫困生提供公平公正的平台,让贫困生有机会充分发挥和发展自身才能才干,逐渐建立起自信;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地认知、评价和接纳自己,以健康的心理战胜一时的贫困处境。有研究者发现,自信是动态变化的,在一个领域中形成和稳固后,可向其他方面渗透和发展。[8]一旦他们在某一方面树立起自信,他们会慢慢地以自信地姿态去处理生活中的其他问题,走出自卑和消极心理的阴影。
(4)独立学院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融入与认同群体与组织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要提高贫困生交往能力,首先帮助他们学习克服自卑心理,消除紧张,建立与人交往的信心,其次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教给贫困生在不同交往情境中的交往技巧,并指导他们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卢旭东等人的研究表明,人文关怀建设与校园归属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9]在培养贫困生学校、班级归属感方面,宏观的可以从加强校园人文关怀着手,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激发贫困生积极性、主动性。校园文化建设还应着重倡导一种平等自由、节俭朴实、自强向上的精神。微观的可以从专业、班级、宿舍文化建设着手,营造宽松、和諧、互助的氛围,让贫困生感受集体带来的温暖,消除经济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
(5)坚持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多参与活动可以促进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车丽萍,黄希庭,青年大学生自信的理论建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3).
[2] 车丽萍,庞连生,黄大伟,赵紫凤.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信人格的关系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 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 杨宝泉,岳学军,田丽艳.大学生群体特点及对个体影响问题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5] 郝佳.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6] 赵联防.大学生学业情绪、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7] 黄莹.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4.
[8] 车丽萍,庞连生,黄大伟,赵紫凤.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信人格的关系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9] 卢旭东.李剑琦.潘蕾.国内高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调研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