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反思

2019-04-22 05:27陈智会
科教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

陈智会

摘 要 教学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高校教师良好的教学道德不仅有利于和谐师生人际关系,增强教学双向沟通,提高教学效果;更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关系教育百年大计,人本发展。

关键词 育人为本 教学道德 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2.036

Abstract Teaching morality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eacher's work ethic. Teaching and educating are the fundamental moral responsibilities of teachers. The good teaching ethic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not only benefi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nhance the two-way communication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Moreover, it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centu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Keywords education-oriented; teaching moral; college teachers

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高度强调“高校应从‘三个统一着力,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018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再次提到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早在2014年习近平借教师节之机与北师大师生座谈中就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勉励广大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学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良好的教学道德是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集中体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1 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内涵及意义

高校教师教学道德是在高校特定场所中,具有特定身份的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教学道德是教師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1]教学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规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不仅有利于和谐师生人际关系,增强教学双向沟通,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关系教育百年大计,人本发展。

良好的教学道德能使知识传播的渠道更顺畅,使学习效率更高,师生之间爱的力量更易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接受与吸收。勤奋治学,教风端正,热爱学生的教师一般会更受学生喜爱,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学生倾向于爱乌及乌,不仅对教师教学权威信任和认可,更是提高课程学习兴趣,喜爱教师所教授的科目,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互动更通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拥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尚的品德,对大学生尚未成熟的人格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

2 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现实失衡

教学不仅是科学的,也应该是道德的。长期以来,在高校中,教学的科学性一直得到重视,而教学道德性却相对被忽视。

2.1 责任不够,奉献意识有待提高

第一,将基本的教学工作当作“任务”。在完成每周的教学量的基础上,不愿承担育人工作。上课进教室、课间休息、下课离开教室,整个教学过程与学生几乎零互动。缺乏与学生的主动沟通与交流,对学生的知识情况了解不够。这就导致教师对学情不够了解,学生对教师也无更多感情。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生硬的简章上课,可能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记不起教师姓什么,教师也想不起哪个学生叫什么。

第二,当前有部分高校老师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各高校都比较重视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考核其中就包括社会工作量和育人方面的考核。而有部分教师就比较功利,能增加个人社会工作分和育人分值的工作就乐意去做,比如为申请开展一期大学生职业讲堂、联系校企合作单位时,首先必问“是否算工作量”。这种功利主义现象的存在,有悖于教师教学和职业道德,有损教师师德师风。

2.2 课堂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教育即生活”,教学应紧密围绕生活,贴近学生主体。然而,当前有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主体意识,忽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人的作用,课堂教学中灌输理论倾向较严重,存在课件更新换代不及时、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形势等不良现象。由于部分教师所教授的课过多关注教学知识标准,轻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对学生鲜活的生命个体和精神生活世界相对较忽视,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活的意义和生命价值。[2]

再者,很多教师精力用在科研和课题上,教学备课所用的精力极为有限。备课不充分,尤其是备教材、备学情不够。大学的课堂相对自由、开放,而部分高校教师曲解和夸大这种自由和开放,自顾自地在课堂“自白”,而没有注意到学生们的情绪和知识接受情况,课堂反馈不及时,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比较低。

2.3 师德修养有待提高

教师的德行修养对大学生的言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能无意会被学生模仿。但当前有个别老师,对所教学生缺乏必要的人格引导、仪表示范、感情交流和价值观引导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太注意个人的言行喜好,可能比较随意,将个人好恶带入课堂公共场合,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不足。大学是开放自由的,但不能夸大大学的开放和自由,否则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3 思考与建议

合格的、优秀的高校教师需具备良好的教学道德,践行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做学生智慧知识的培育者,思想驰骋的启迪者和未来成长的引领者。大学生是國家培养的高级人才,德才兼备才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高校教师更应不断提高教学道德,践行教书、育人理念,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争做黄大年式优秀教师。

3.1 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深化育人为本理念

教学对高校老师来说是中心工作,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教技能、做科研,更应该包括道德,给大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做好示范榜样。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等教育理念。《礼记》有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强调教师对学生德行的培养,要求教师既要精心教书,又要好好育人。在高校尤为重要,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如果有才无德,或者有德无才都将无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要。

3.2 强化责任感,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的境界决定教育的质量。[3]高校要加强对教师道德责任感的要求,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践行道德规范,强化教学责任感,引领高校教师将发展重点转向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心怀强烈的教学责任感,认真负责,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以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为己任,科学而负责地对待教学工作。教学是否道德,就要看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真正的教学是要关注人的精神和灵魂成长的实践活动。从学生需求和心灵出发,尊重学生主体人格,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特别要注重知识与现实的联系,使知识在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成为一种真正的智慧。高校教师执著的精神、严谨的学风、生动的教学、热情的态度会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3.3 加强高校教师自身道德修养

教学必须始终贯以善的过程,培养善的心灵。高校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教学道德修养,高扬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教师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教师的人格力量,教师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生各方面都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4]作为高校教师必然要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的科学、人文素养应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将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建设纳入高校品牌建设的进程,纳入教师师德评价体系中,对教师教学道德产生一定激励。

高校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真正的教学是带着情感的交流才能产生共鸣。师生秉持信任和关怀,保持着美好事物的向往,在教学实践中自然而生动地践行人类优秀精神财富的道德传承。

参考文献

[1] 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4).

[2] 汤国明.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提升大学育人质量[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6).

[3] 刘道玉.教育的境界决定教育的高度[N].光明日报,2015-04-07.

[4] 教育伦理学背景下的高校师德建设研究[J].教师道德实践研究,2014(1).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
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实践优秀美术作品展(二)
关于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研究报告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在职培训与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合格的高校教师
花钱评高校教师让学者斯文扫地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