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军
摘 要:初中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情感丰富、心理变化大、心灵敏感,如不对学生思想、心理等各方面加以重视,可能会造成学生思想人格的不健全发育。因此,主要就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做一番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育;学生;养成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以实现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思想、心理健康,落实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初中教育需要履行的义务。为此,下文主要就初中教育应怎样有效落实学生养成教育做一番分析。
一、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特点
初中教育的特点是小学教育的继续与延伸,是提高基础教学质量的重要时期[1]。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是他们人格、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养成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的一生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正面临学习生活的一次转折,不同的学习模式、不同的学习任务都会给学生帶来一定的压力,因为初中教育与小学教育相比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来说,初中养成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在学习方面,初中与小学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对于学校与家距离相对较远的学生来说,他们要离开家人住校,独立生活,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生独立能力的一种锻炼;同时也因为初中学习不同于小学学习,小学时,老师会跟在学生后边提醒学生该学习、该休息、注意纪律,但初中更多的是考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并且初中课程门类也较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有较高要求,再加之学习内容会更加有深度、范围会更加宽泛,这就要求学生能集中精神地进行学习活动。
二是在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习惯方面,在经过长达六年的教育后,初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校纪校规都要比小学要求高,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等明显优于小学生,在此背景下,开展学生养成教育,会相对容易[2]。但同时,初中学生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
段——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情感丰富、心理变化大、心灵敏感,感性大于理性,同时思想认知相对不成熟,因此养成教育开展难度又相对较大。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情感变化,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初中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策略
1.利用自我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教学管理相对宽松、学生自由时间相对较多的初中阶段,通过有效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合理分配时间,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实现自我完善。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措施,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充分的自主意识,他们已经从小学时期的被动控制、被动规划转变为主动控制自我、主动规划自我,他们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善自身[3]。因此,初中阶段的养成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做过多干涉,而只是把握好尺度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道德修养目标,实现自我约束与自我完善,通过科学全面的自我评价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最终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利用班级教育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的布置、班级的建设、班级文化、班风等均会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影响,因此,在落实养成教育时,要正确认识班级带给学生的影响,通过加强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班风、创建优秀班级文化等重要举措,促进学生班级意识、集体意识、班级荣誉感、团结协作精神等诸多优秀品质的养成。首先,学校以及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促使学生不断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班集体的建设,而班集体的建设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班级布置等外在形象与氛围的建设,一方面是班级文化的建设。首先,就班级外在形象与氛围的建设来说,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布置班级板报,注意班级卫生,在班级内摆放适当花草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干净、整洁同时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生活场所;其次,就班级文化的建设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制定班歌、班级格言、班级目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等,同时利用课外活动、体育课等活动时间多组织学生开展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各项文艺、体育活动,以此形成浓厚的、团结一致的班集体氛围,并通过优秀的班级文化促使学生自觉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
总而言之,初中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养成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教师应当立足于基本学情,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共仁.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2):16-17.
[2]罗媛丽.农村初中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6.
[3]夏岚.初中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之我见[J].贵州教育,200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