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生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加以培养十分重要,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数学思维,又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果。重点研究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关键词:初中生;解题能力;策略
目前,初中生在数学问题解题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缺乏敏锐观察力、基础数学知识掌握不够熟练、缺乏解题耐心、思维不够灵活、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初中数学老师要抓住数学解题能力基本构成要素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采取一些可行性的策略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题能力。
一、一题多说,发展思维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发展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题思维习惯,从“顺逆说”“转换说”“辩论说”角度入手训练学生思维习惯。其中,“顺逆说”是指在数学问题解题过程中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顺思考和逆思考问题,再求出算式,看算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重新检查解题过程。“转换说”,是指训练学生运用转换思想以不同形式表达数学问题,在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基础上养成一定的解题能力。“辩论说”,是通过自由争辩发展学生解题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时,某教师采取了“辩论说”教学方式,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如果两个三角形三角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可被看作是相似三角形,你还知道其他的三角形判定方法吗?”学生已经提前复习过新知,初步掌握了一些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于是,有一名学生举手回答道:“我认为,只有满足一对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这时,教师开始引导:“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另一名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我认为,仅仅满足一对角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刚刚那名学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你有什么证据吗?”提出反对意见的学生通过画图对判定条件进行了表示,并总结道:“只有满足两个三角形中两对角对应相等这个条件,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教师又问:“其他同学同意这种说法吗?”所有学生都表示了认同。在这样一个“辩论说”教学环境下,学生准确掌握了相似三角形判定条件,理清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数学问题解决中解题思维。
二、多向探索,培养灵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教
师应注重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入手思考同一道数学问题,在同一道问题的多向探索中养成良好的求异思维,善于以相对灵活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在多向探索训练中,教师可采取“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训练方法,较好地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让学生解题能力得到很好发展。
例如,在教学“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采取一题多解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以下面一道例题为例:
在解决这一道数学问题时,很多学生会采用公式法解题方
三、联系对比,提高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指导学生联系对比解决问题。比如,联系生活实际对比、联系正误对比、联系题型对比,在联系对比过程中,理解问题,准确判断出解题过程是否存在错误现象,提高解题准确率。
例如,在教学“平方差公式”时,为了锻炼学生平方差公式解题能力,教师可联系生活情境进行对比,创设这样一个问题:“元旦即将来临了,我們要开一个迎新晚会,班长要负责买瓜子。假如瓜子的单价是8.5元每斤,班长要买7.5斤,售货员要求付63.75元,你们知道售货员是怎样快速算出来的吗?”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会积极思考问题,最终找到利用平方差公式快速计算这个正确答案:8.5×7.5=(8.0+0.5)×(8.0-0.5)=82-0.52=64-0.25=63.75。这一种联系生活实际对比的教学方式,可激起学生解题兴趣,有利于锻炼学生整体解题效率。
四、解题技巧,举一反三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会学生一些解题技巧,可令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解题效果,善于利用一种解题方法解决多个同类型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运算”时,教师可教会学生一个解题技巧,让学生记忆口诀:“有理加法不含糊,同号异号分清楚,如果两数号相同,绝对相加号相从……”当学生掌握到解题技巧之后,将能够举一反三解决所有有理数加减和乘除运算问题,从而提高了整体数学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重视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是重要的。但是,为了取得较好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效果,教师要做到一题多说,并指导学生多向开展数学问题的探索,以相对灵活的解题方式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会联系对比,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数学解题能力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凯.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3):70.
[2]李强.提高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之我见[J].读写算(教师版),2017(3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