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超
摘 要:信息技术是初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既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的素质,又能够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全面性发展,同时也决定了学生日后迈向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简单谈一谈如何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以期能够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备受广泛关注,各个领域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应付义务教育,而是向实用性方向发展。如今初中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运用的实际能力,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乐于学习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从而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运用多彩的信息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多媒体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这对信息技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且对改善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借助多彩的信息元素进行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Flash动画初步”教学为例,笔者先在课堂上示范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动画视频,学生看到之后觉得非常神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用软件就能做出这么神奇的动画,学习热情立马被调动了起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这节课的知识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丰富的信息元素辅助教学,能够大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范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只有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活跃起来,才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说,课堂环境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以引领学生思维为目的,根据课堂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利用问题引导调节课堂教学进程,并且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教学目的。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三、注重操作实践,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其操作性,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预留更多的自主操作空间。事实上,教师应将课堂示范讲解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知识内容,进行知识技能的巩固训练,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Word中“查找”和“替换”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简单讲解一下功能的作用,然后为学生共享一个文档,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文档找到相应的词汇,并将其词汇进行替换成其他词汇。同时,还可以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进行演示,并按照以“小教师”的口吻边讲解边操作,这样的方式,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活跃课堂氛围。除此之外,教师应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巩固效果。
四、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学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因为某一步骤操作的不熟练,导致操作的中断,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一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多锻炼学生的上机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步骤。教师在对学生提供教学指导时,需要详细询问学生,找到在哪一环节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从而进行统一的教学指导,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我的媒体播放器”教学为例,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在教师进行了简单的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制作完成文件,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教学中“控件的使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最终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以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为出发点,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從这方面出发,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亚杰.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电脑迷,2018(11):186.
[2]颜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高效方法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127.
[3]颜柯.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