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路径探析

2019-04-19 12:14张万仕禹兴兰
新课程·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路径新形势

张万仕 禹兴兰

摘 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属于学校建设的隐形资源,对于创建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积极育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所以,针对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重点围绕良性师生关系创建路径进行描述,希望能够对现实进行指导。

关键词:新形势;和谐师生关系;构建路径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处于核心位置,其应该贯穿在教育全过程的各个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特点,需要与学校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能起到稳定教学秩序的作用。根据研究调查,目前我国学校的大部分师生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疏离感,这会影响到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制约和谐校园的创设,使得教学效果大幅度降低。所以,笔者根据亲身实践总结了如下解决策略,希望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学校教师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投身于学习中,喜爱校园,用无形的校园文化吸引学生,增强师生间的互动。第一,就是要强化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与财富,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创造有利的环境,让师生能够相处更加愉快,也可以用积极平等的心态与对方进行沟通;第二,优化管理制度,传统管理制度并未涵盖师生关系的构建,学校可以根据现代教学目标,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纳入到管理制度中去,为师生关系构建进行更好的指导。

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思想教育与道德示范的引领者。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进行高质量教育的基础,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教师在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里,都是严肃古板的,教师在校园中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教师想要受到学生的喜爱,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用独有的人格魅力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想要主动接触的欲望。第一,教师应该首先对师生关系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以法律的视角看到学生在这段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权。教师应该以高品质的道德来约束自身,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我国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更多地凸显出了教师的权威性。现代教师应该自觉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以魅力树权威,更容易让学生信服,真正意识到教师的引导作用,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机会。第二,提升自身魅力。从学校到个人、从氛围到制度都重视教师修养的提高,以高水平的教学、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认真执教的精神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师生间在做人、做学问上由交流而理解,由理解而赏识,由赏识而和谐。

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学生对教师能够做到充分理解,是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保障。现代学生大多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主观意识较强,这就需要学生在此基础上,避免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了对教师应有的尊重。学生应该对教师有一种感恩之心,尊重教师的教学成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询问,学会更好的生活,感恩身边人。另外,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是人格塑造中的重点。所以,不管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还是家庭的角度,又或者社会的角度,在构建师生良好的关系中,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性格的培养。

四、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

师生关系的优良与课堂氛围有很大关系,师生双方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否正面、情感是否充沛,是维持师生关系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空间,在课堂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表达个人感情,积极地与老师进行沟通,最大化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未知的空间有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课余时间的充分利用

为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摒弃课堂上严肃、拘谨的氛围,拉近师生关系。由于课余时间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对沟通的流畅性会更加有利。此时,教师能够发现学生课外自身的一些闪光点,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而学生也能够了解课下的老师,除严肃认真之外的一面。课余时间的沟通能够让彼此更加亲切,将距离感大幅度降低,师生关系增进。

如上文所述,和谐校园构建不仅是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更是国家持久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管理者要加强对师生的了解,完善相关制度,用变化的心态,优化构建体制,推动师生关系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獻:

[1]肖文慧.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

[2]汪洪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6).

[3]于永生.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J].学园,2010(7).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规划课题《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发展趋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号GS[2017]GHB1294。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路径新形势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
漫谈班级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