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019-04-19 01:26李振东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李振东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各项能力和品质正在形成[1]。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这一阶段,在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和素质尚未定型之前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体育与健康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前言:

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这一点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也这样说过。小学生思维活跃,性格活泼,但是因为年龄小,所以也具备意志力不坚定、自控力差等特点,这给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造成诸多阻碍,增加了教育难度[2]。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技巧,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3]。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想顺利实现某个教学目标,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传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只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行为习惯难以得到很好地培养。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与健康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一项教学任务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只有从内心予以重视,才能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例如,在传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际上,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兴趣能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所以,新形势下,体育与健康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采取游戏化教学方式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打好牢固基础。

二、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习惯

合作能力是当前社会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4]。然而,如今小学生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小学生都是家中独生子女,从小独来独往,很少有机会和别人分享、合作。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体育与健康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例如,在篮球训练中,教师引导学生团队作战;在跑步训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4人一组接力赛;在跳绳、踢毽子等运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竞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训练,学生逐渐意识到团队力量的强大和自身力量的渺小,也知道了与队友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了这一意识之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会主动帮助他人,在参加活动的时候会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这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挥集体活动优势,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经常喜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还有的学生思想开小差,吃零食,玩玩具。这些都是不良的行为习惯,需要及时纠正。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集体活动优势,以此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接力赛之前,明确告诉每一个学生活动规则和课堂纪律,并且让学生知道,如果自己不遵守纪律或者相关的行为规范,整个小组就会落后于人甚至直接被淘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肩上承担的重任。同样,在各种游戏活动、小组竞赛活动中,教师也要不断强调这一点,并且让“犯规”的学生看到实际后果。通过这些集体性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学生会得到表扬,会顺利完成任務,会享受各种荣誉,而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不仅得不到荣誉和表扬,还会拖累整个小组。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形成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习惯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普遍存在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行为习惯。比如随地乱扔垃圾,经常弄脏校服,有的小学生从大人或者网络上学一些不文明的词汇,用这些词汇辱骂同学。帮助学生改正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是体育与健康教师的义务与责任。例如,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将各类体育器材归回原位,摆放整齐,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体育与健康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利用自己的示范性行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在学生心中是一个权威的存在,是被学生模仿最多的对象。所以,体育与健康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上课的时候保持衣衫整洁,同时要做到表情坚毅,眼神有力,动作敏捷,应该勤奋、热情,充满正能量,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讲文明话,做文明事,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此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科优势,认识到体育锻炼给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带来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强化锻炼,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焦兴青,张瑛.西藏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J].管理观察,2009 (16):160-161.

[2]王玉镯,李伟.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生体育养成教育研究[J].科技信息,2012 (07):346+353.

[3]谢红光.体质健康信念对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3,20 (04):100-105.

[4]周文源,国伟,赵龙飞.基于回归体育精神视域的中学生体育行为习惯和锻炼行为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27):91-92+94.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