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松
〔关键词〕青春期;早恋;引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0-0061-02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身体的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同学们对异性的关注比小学时多了,课间会开无聊的玩笑,骚扰一下对方。有的甚至付诸行动,偷偷给异性小纸条,表达自己的好感。班上有这种情况发生时,班主任最为恼火,但妥善处理是上策。
近期我班就发生了一件青春期特有的事。一个星期四的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位男生家长的电话。电话里的他很无奈地告诉我孩子不想上学了,想退学。我头脑中立即浮过这位高高瘦瘦的男生的形象——在学校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要退学啊。我很诧异,立即询问这位父亲学生想要退学的原因。他父亲委婉地说孩子成绩差,觉得读不下去了。听到这个理由,我顿觉班上的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并想根据这个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因为事发突然,我电话里让这位男生的父亲务必劝说孩子放弃这种不成熟的念头,第二天一定来校学习。
当晚我打开QQ时,发现孩子在他父亲打电话之前已经发我信息,说不想读书的事。我马上回复他:青少年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上学,不可以有其他影响学习的想法。第二天他还是没来学校,我觉得很遗憾,没能把他退学的念头扼杀掉。我赶忙通知他家长,让家长做他的思想工作,不可以随便落下课。但直到晚上,他仍然没来校。
这位男生不想上学的念头其实不是偶然。的确,他的成绩已经大不如前,有多门功课挂了红灯。他从本学期一开学就放松了学习,课上似听非听,作业马虎应付,因为他有较强的喜欢女生的愿望。前两天班上有位女生告诉我这位男同学说喜欢她,我很诧异,因为这位男生曾经喜欢过另一位女生,怎么又换人了呢?我还没来得及找他谈话,他就自己不想上学了。我很生气,但必须先得让他来校,再处理情感上的事。我和他父亲电话沟通后,经过他父亲的教育,这位男生后来来了学校。我知道这也许是暂时的妥协,不把他的青春萌动的念头压到最小,他迟早会因各种原因退学或旷课。
来校当天,我找这位男生谈话,我想听听他内心真正的想法。但这位男生始终没讲清楚,无奈之下,我让他自己晚上再思考。第二天,他没来校。又过了一天,他来了。晚上回家前,他写了反思,其中有句话:我以后不谈恋爱了,认真学习。我看到他的醒悟,趁热打铁进一步和他说:“对女生产生好感是青春期很正常的事,但不可以因为自己表白或表露影响别人和自己的学习。”他点了点头,我不知道他是否真能克制住,只能多关注他,期待他彻底地明白目前應该以学习为主。至少,他暂时打消了退学的念头,这是个不错的结果。
回顾他初一就有喜爱异性的行为,我知道以后还必须格外关注他的一言一行。为了他今后专心学习,也为了让他一步一步赶上学习,我把他的情况和科任老师作了交流。各位科任老师将从保护他心理的角度,逐步对他提高要求。让他跟上学习步伐,平稳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有好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如何处理这种好感,我们老师需要好好引导。
首先,老师要告诉学生青春期的初中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因为初中毕业后还要继续升入高一级的学校,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不可以让其他的心思阻碍学习,要做合格的中学生。老师可以举别人的例子来旁敲侧击,告诫学生不可以随意把对对方的好感告知对方,否则将直接导致两个同学的成绩退步。因为一般人得知自己被别人喜欢,都会暗自窃喜,但这将直接影响每天的学习效率。
其次,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好班会课,根据一些事例,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也可以预想有正反方,分别持两种观点,展开辩论来分清优劣。为了一个好的正面效果,班主任事先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如中学生早恋的危害。再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悟,并利用时间写下来,作为监督自己不犯错的警告材料。
最后,老师和家长要联合起来教育好孩子,真正实行高效家校合作。一旦发现学生有这种朦胧意识,老师和家长一起做好引导工作。老师和家长要言语统一,要求统一。在校老师作为监护人关注好学生。在家家长作为监护人,管理好自己的孩子。虽然初中生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但成年人只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好他们,相信他们会度过这个困难期,心无旁骛,全力学习。
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成为他们真正的“人生导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南通,226100)
编辑/刘永胜 终校/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