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国
〔摘要〕本文以高考改革为背景,提出传统教育模式对高中生涯规划的忽略给学生带来的危害,而新的高考模式需要教育工作人员重新审视高中生涯规划,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的生涯规划开展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生涯规划;新高考;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0-0014-03
一、研究背景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此项政策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意见》的实施,在打破传统的一考定终身模式的同时,也要求高中生更早地培养自身的兴趣,了解专业选择,避免曾经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模式。学生的生涯规划或生涯教育已成为新时期亟待推进的重要工作。
同时,近年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对这一问题作了纲领性规定,“鼓励有條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纲要》要求对高中生进行适当的职业生涯教育,因此,《意见》的实施,也给教育以及非教育行业的人士带来了各种挑战。而如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报考科目以成功应对高考,成为众人眼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拥有“学会选择、学会规划”的能力,也成为当今时代对每一位高中生提出的崭新要求。
二、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再认识
(一)对生涯概念的认知
生涯在英文里面叫“career”。它不同于英文词“profession”(职位、工作),因为“生涯”指的是“历程和道路”,是指人一生的发展过程,它比其他几个词的概念要更广泛,内涵更为丰富。在学术界,不同的学者对“生涯”有不同的界定,但目前使用最广、最能为大部分学者所认同的定义是美国职业心理学家舒伯(Donald E.Super)提出来的:生涯是指一个人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包含了人一生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
(二)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即高中学生在全面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的基础上,以及广泛了解社会上各种职业,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付诸必要的努力来实现自己职业目标的过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促使他们思考:我是谁?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未来想过什么样的人生?也让他们主动去关注并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职业,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环境和条件去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把未来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为自己开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舞台。
三、传统文理分科和新高考在生涯选择上的区别
(一)传统文理分科存在的问题
在新高考改革前,高中生在高一或者高二要进行文理分科,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然而,这种单纯文理分科的模式把复杂的人生选择调整得过于简单,可选择空间太小,传统的文理分科,除语文、数学、英语是必修课,文科就是政治、历史、地理,理科就是物理、化学、生物,没有其他的选择。当学生只是对文科或理科中的某一科感兴趣,这种抉择就比较困难,只能权衡各个方面之后进行选择,有时候在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同时也要学习自己并不喜欢的学科,而这种结果会导致学生的成绩并不一定很理想,甚至会与原本有能力去的大学失之交臂。
与此同时,这种选择影响的不仅仅只是高中,在没有经过生涯教育的培训,多数学生还不明白选择的意义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影响的前提下,就完成了这个选择的过程,这种决策匆忙而冲动,没有对自己的生涯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做什么的就做出了选择,导致部分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学习并不一样,从而缺乏目标,意志消沉,产生“无意义感”[1]。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跟高中缺乏应有的自我认知和专业探索有一定关系,他们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生涯规划能力严重不足。
(二)新高考背景下对生涯的要求和意义
而新高考改革后,学生高一就要面对选考科目,高考科目不再是必选题,其模式变为3+X,选择范围大大拓展。新高考通过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把这个生涯规划的任务前置,倒逼高中强化生涯教育[2],为了做好选择,他们不得不提前对以后的人生道路进行规划,由于选考科目与专业填报息息相关,高中生为了更科学地选择科目,必须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尽早了解大学的专业,对自己的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由于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学生在选考时感到茫然与焦虑[3],这除了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生涯及早做一个规划之外,还要求高中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还要提供高质量的生涯教育。
四、传统生涯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生涯教育观念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高中生涯教育作为社会性问题,应受到普遍重视,然而,在过去以分数为导向的高考背景下,多数学校、家长对生涯教育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他们更期待的是高考的分数,而把生涯教育寄期望于大学,甚至走上社会之后独自进行探索。因此我们应该首先从观念上改变这种现状,加强生涯教育的宣传,家长也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涯教育对于高中生长远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学生参与,更需要家长的配合,构建双效互动机制。
(二)高中生涯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在我国,高中生涯教育作为新的课题,正在逐步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生渴望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但是面对自己未来的选择时往往主动性和执行力差,教师虽有意愿进行指导,不过专业能力有所欠缺[4]。因为师资欠缺,使得相关课程无法有效开展,大多通过相关课程教师来教授,所以需要建立专业化的高中生涯教育教师团队。
(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政策支持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政策支持和评价体系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否长期推行下去的保障,当前,我国大多数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处于起步期,在专项政策方面,多数地区并没有推出生涯相关的政策。在课程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还不完善,致使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评价还未形成统一有效的体系,缺少对课程的有效监督与评估,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缺少应有的评价标准与规范,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也制约了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进一步发展[5]。
五、高中生涯教育与辅导的途径
(一)生涯规划教育辅导中心的设立
为了更好地在学校开展生涯教育并保证其效果,首先需要自上而下从学校层面推进,开展和建立生涯教育体系,学校需要成立生涯教育辅导中心,用来规划整个学校的生涯教育,招募生涯教育工作者,并对生涯教育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确保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有效推行。
辅导中心机构的领导和成员可包括校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或者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或者其他感兴趣并有能力的科任教师等。与此同时,学校可设立专门的生涯办公室,如生涯咨询室、团体活动室、生涯图书角等。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队伍的建设
传统的生涯指导多是教师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引导学生进行大学或者专业的选择,并不能提供针对生涯方面专业的和高质量的教育。在新高考背景下,要求生涯指导教育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生涯队伍需要更加专业化。学校可通过聘请外校专家举办讲座等方式,对班主任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生涯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使生涯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德育工作等结合起来。同时对生涯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系统的培训,建立专业化师资队伍。
同时也可以建立导师制,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生涯规划指导,给科任老师或者班主任分配部分学生,对他们进行长期的教育指导,这样就大大减轻了专职教师的生涯辅导工作,同时也提高了生涯教育辅导的宽度,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生涯课程的实施
生涯课程是指在整个课程架构中以学生生涯辅导为主题的专门课程,其课程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与职业变化特点,掌握了解、收集现代职业相关信息的方法,帮助他们体验真实的职业生活,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为未来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作好准备[6]。
内容安排上,分别于高一、高二、高三年级依次开设以“认识自我、规划学习”“认识社会、体验职场”“认识职业、规划未来”为主题的课程。在学校课程的安排上,一般以拓展课的形式,一周或两周安排一次。
(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生涯教育
如开展“职业讲堂”,邀请专家学者,或者各行各业人士,包括学生家长,以及校友大学生等,每隔固定的时间到学校开讲,分享他们的职业生涯经历。
成立职业生涯社团,针对学生不同科目的组合选择,开展不同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职业生涯的选择过程,并从中得到与职业选择相关的经验。
开办“职业微电影大赛”“职业体验论文比赛”等相关活动,让生涯的概念融入学生的各个方面。
建立导师制与生涯发展档案袋机制,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导师,由班主任和导师并轨引导学生生涯发展管理,可大大提高对学生生涯指导的质量。同时积极利用“生涯发展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生涯发展历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内容。
(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涯探索与体验,用高校联动机制,与当地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发研究性学习基地、职业体验基地等,增加课堂的外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认识自己,了解大学的专业,以及不同职业对能力素养的要求。
六、结语
高中生涯规划指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探索自己的可能性,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和思考,去探寻真正属于适合自己的道路。新高考赋予了学生更多选择权,然而这个选择权的行使需要学生有选择的能力,学生选择能力的提升主要靠生涯规划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新考验,也是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多方进行协调,才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做好对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
参考文献
[1]黄细良. 大学新生常见的“不适应症”及其治疗[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3):32-38.
[2]樊麗芳,乔志宏. 新高考改革倒逼高中强化生涯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17(3):67-71,78.
[3]杜芳芳,金哲.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科目选择意向现状及对策——基于浙江省五所高中的调查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8):15-18.
[4]邹曌.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展、困境与对策——关于吉林省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报告[J]. 吉林教育,2018(1):6-9,79.
[5]李军靠,丁一鑫.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样态重塑与保障[J]. 教育探索,2018,313(1):44-48.
[6]刘静.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 教育发展研究,2015,35(10):32-38.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宿州,23400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