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初探

2019-04-09 03:25顾丽红
文理导航 2019年4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顾丽红

【摘 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我们开展以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史料研习活动,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解读和运用,从而使学生掌握“史料实证”的治史方法,形成实证意识和实证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特有的治学方法和思维方式,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本文以“戊戌变法”探究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解读和运用,从而使学生掌握“史料实证”的治史方法,形成实证意识和实证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辨析史料,判斷研究价值

郭沫若认为:“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历史史料的类型很多,要运用历史史料来探讨或实证历史观点,就需要分辨历史史料的性质,根据其性质来判断其研究价值。例如:关于戊戌变法诏令颁布后的情形,梁启超和现代史学家程农留下了不同的史料。材料一: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一般百姓对变法漠不关心,而当变法触及他们的利益时,他们便成了反对派。北京整顿街道导致大量商贩被迫搬迁,及各地改淫祠与寺庙为学校的做法,都引起种种对抗,至于湖南模仿西方警察制度而搞的保卫局,在民间打教的情绪中,不得不以保护教堂为自己的使命,就更使得变法成了为洋鬼子当保镖了。于是,在不少知道有“康党”这回事的老百姓眼里,“康党”的形象会变成“白脸”,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程农《历史情境中的戊戌》材料三: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在课堂展示出三则材料之后,教师抛出以下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谁是第一手史料,谁是第二手史料?(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记述是否矛盾?你认为哪则材料可信度更高?为什么?(3)据此,你认为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史料?

结论:材料一是第一手史料,看起来价值很高;材料二是第二手史料,似乎没有材料一价值高。但从材料三可以判断梁启超出于特定的动机,对当时情景有所夸大,因而可信度要大打折扣;而材料二作者虽然距离历史现场长达百余年,但是有可能他看的史料更多,由于立场超脱而更客观,可信度更高。所以,要告知学生不能迷信史料(即使是一手史料),要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二、解读史料,理解历史问题

史料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也是我们评析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和观点的基石。对于同一历史问题,不同的人因为占有的历史史料不一样,因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就必须尽量呈现多元的史料,尽可能培养学生用思辨的眼光全方位地审视历史,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认识。例如:呈现多元史料多维度地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材料四: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雷颐《维新的挫顿》 材料五: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材料六: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材料七: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教师要求学生指出四则材料中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史实分析说明历史学家的观点。结论:(1)材料四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例如: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措施。(2)材料五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或者变法者主观方面的局限性),例如:百日之内颁布大量改革上谕(或光绪帝大幅度调整礼部官员,激烈反击)。(3)材料六则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整体的社会环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4)材料七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经验。

三、运用史料,论证历史观点

史料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但是,中学历史教材中的许多观点是直接了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由于许多历史结论缺少史料的佐证,学生在理解历史结论时没有依托和直观印象,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认识似乎就仅剩下死记硬背一途。因而,历史教学要改变重结论、轻证据和逻辑的倾向,贯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搜集多元史料来论证历史观点。例如:对于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材料八: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材料九:长时间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上述两则材料都是对戊戌变法的评价,由于受政治因素、时代发展、史学方法论(史学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者的观点各不相同。材料八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是因为它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而据材料九中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保守、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激进这三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保守是因为它借助儒家思想,单纯依靠皇帝,不敢发动群众。认为戊戌变法是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因为它提出了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宣传西方民主思想。认为戊戌变法过于激进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改良的社会基础;没有进行充分的思想动员。

总之,运用史料开展教学,既是接近历史现场、体现学科本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坚实基础。我们开展以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史料研习活动,就是希望让学生了解并基础性地掌握“史料实证”的治学方法,体验到“像历史学家那样去理解历史,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解释”的学习经历,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终生受用的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良的行为品格,从而用历史的智慧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蔡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J].江苏教育研究,2017(1B)

[2]蒋洪江.高中生史料实证能力培养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6(11上旬)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普通高中生态体验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互融共生研究”(立项编号:D/2018/02/17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