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莲灵
目前,在教学高中数学时,已经广泛开始使用问题导学法。该种教学方式能够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储备,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如何使用问题导学法以引导学生有效解答提出对应的意见与建议:
在问题导学法中,问题导入是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前,通过合理的引入问题,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分析思维。除此之外,问题导入法还能够让学生了解课堂知识的相关性,作为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展开思考,思考其相关内涵、作用是什么、如何使用它来解决问题等。通过以上的分析,学生就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兴趣,并尝试从新思想、新理论中探究得到答案。由此可见,通过问题导学法能够让学生与课堂知识展开紧密的结合,使得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有效的呈现出课堂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
比如,在教学“函数的奇偶性”一课中,教师第一步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对称的事物,例如蝴蝶、蜻蜓等,从而让学生对对称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其后,教师就能够使用多媒体的方式,结合视频、动画、PPT等内容引导学生在纸张中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第一象限中勾勒出一个图形或者写出一个数字,并以y轴为对称轴,在第二象限中画图对应的图像,并让它们相互对称。完成后,展开纸张,就能够让学生对图像的特点一目了然。其后,教师就能够提出问题:如果第一象限中图像的函数表达式为y=f(x),则第二象限的图像表达式需要如何表示呢?在该问题的导入过程中,笔者首先把本节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联系,第一步是让学生分析、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对称图形,并把该对称图形和课堂知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最终呈现出学习的内容。由此可见,问题导入是十分基础同时也是十分关键的步骤,学生在该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问题的作用,并探究其实用性,进而对激发出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兴趣,能够自主的探究相关的知识。
利用问题导学法来构建教学情境,能够有效的抓住学生的眼球与注意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在了解数学的相关的知识背景中更有效的进入学习的状态。因此,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展开教学时,教师第一步能够引导学生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利用黑板或者多媒体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分析。其次,教师就能够紧接着引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得整个教学的过程一气呵成。同时,教师还能够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出符合高中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而设置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比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播放与三角函数有关的日常生活内容,如利用三角函数明确光照建造的科学性、明确航海的行程、测量树木的高度等。其次,教师就能够适时的提出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还会使用到有三角函数相关的知识呢?三角函数有什么性质?通过这些性质能够明白、分析出什么数学知识?”从而使得学生对相关的教育目标有着一定的理解,并能够对教材展开主动的思考与探究。在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后,教师就能够对学生的答案展开补充与纠正,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的严密性。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三角函数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构建出高效课堂。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思维逐步融合、碰撞的过程。当学生对于课堂中重难点或者核心内容难以理解时,亦或是不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答案时,教师就要根据教材现实内容与学生思维展开相关的点拨与引导,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若教师在学生学习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引导,就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探究与分析,并在问题的引入中逐步对学生予以启发,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探究数学知识,发现属于自身的数学学习方法,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并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化。
比如,在展开“线面、线线平行与垂直”教学时,教师能够使用问题导学法予以解决,并设置以下问题:“地面和黑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黑板所在的平面和讲台桌面各边所在的直线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这些平面与平面,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怎么样证明?”除此之外,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小组竞赛、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等,从而展开自主的学习。
由此可见,若要展开高质量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就一定要使用问题导学法,根据数学教学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高中数学知识,并增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