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教学中“议题”的设置

2019-04-07 15:54曾霞蔚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议题设置

◎曾霞蔚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把“议题教学”作为塑造学生核心素养建设的重要手段,意在引领思想政治课从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型”课程的状态下走出来,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状态,推动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素养。教育部2017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对“议题”概念有清晰的表述,在课程内容的教学提示中有明确的示范。以课程模块3《政治与法治》“依法治国”部分为例,教学提示给出了四个议题:以“公民参与立法有什么意义、有哪些途径”为议题,探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法治、保障善治的意义;以“如何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为议题,探究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意义;以“为什么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为议题,探究司法公正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体现公正司法的制度和措施;以“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为议题,探究法治与生活、法治与道德的关系,认识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议题应是紧紧围绕教学主题,以真实生活情境为载体设置的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具有综合性、思辨性的探究话题。本文以议题式教学的“议题”设置为话题,结合个人实践与思考,略陈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议题的设置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新课标》明确指出中指出: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强调了议题的设置必须基于教材内容,议题设置必须紧紧围绕教材主题。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没有知识载体所设置的议题就好比无源之水,根本起不到培育核心素养的作用。因此任何高质量的议题,应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体现学科价值,应蕴含丰富的、可挖掘的、既源于教材知识又高于教材知识的学科课程内容,这样既有利于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又有利于培育和形成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突出了思想政治学科议题的育人价值。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受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及其教育任务影响,新课标的首要基本理念是让受教育的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学生要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还要能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议题设置要牢牢把握这一方向,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在思想政治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议题的讨论,在比较与鉴别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人。要将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议题题引入课堂教学,尽量回避可能引发认知冲突、价值冲突缺乏社会共识的议题。课堂上应减少偏离主流价值观案例的引入量,以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要处理好开放性与导向性的关系,“议题式教学并不以追求认知冲突、价值冲突为目标,而是希望通过学生讨论议题,认同学科价值。”

二、议题设置坚持以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思想政治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教授学生的过程,不能仅仅归结为学科知识的演绎,更要熟悉了解学生的需要,议题的设置要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坚持走学生路线,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置议题时,应立足于高中生的特点,要斟酌高中生的年纪特征、心理特点及认知成熟度,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认识到高中生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复杂性和可塑性,把高中生当成有思想、有个性独立的面向社会的人。议题应取材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异议和质疑,取材于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选择上的困惑和障碍,取材于学生在问题认识上的肤浅性和片面性。设置议题时,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所设计的议题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能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

贴近高中学生的真实生活。议题的设置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处理好学生的知识逻辑同生活逻辑的关系,把学科知识同社会生活和现实情境有机融合起来,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个体生活与集体生活、当前生活与未来生活的困惑点、交汇点上选择并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链,形成议题。例如,选择当前发生的的对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选择反映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案例,选择我国政府组织或参加的,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重大事件。教师将这些真实的时政素材进行结构化处理,为学生设置一个“议题化”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将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学生接触议题,通过思考和行动,真正地参与议题的讨论和问题的解决中来,在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的融为一体,慢慢地能从自身立场出发,客观理性地看待身边发生的事件。并开始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增强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议题设置要引发思辨

当今社会是复杂多元的社会,很多社会现象和事件并不能简单的从“是与不是”“好与不好”来判定。议题教学以“社会议题”为教学线索,这就需要议题具有开放性和思辨性。“思辨”指的的是指高中生的质疑和分析的能力,即学生分析、推理、评价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是课堂思辨想要达到的目的,议题教学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既能“议”也能够“辨”的通道,学生亲历议题讨论,能够理性面对不同观点,强化自主辨析,走出思维定式,跳出“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简单思维,实现在质疑中建构知识,在思辨中明白事理,在矛盾中澄清价值,在冲突中明晰立场,在取舍中形成智慧。

一个高质量的议题要有充分的思辨性,能有效地激起学习者思维的碰撞。议题所设置的问题情境应能让学生思辨,应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从更加开阔和辩证的视角去阐述现象,多维度地分析研究对象并做出判断,从而提出更多的解决议题的策略。通过对议题的分析、推理和评价,帮助学生澄清认知,加深理解,深入思考,提高深度学习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自己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的品格。

四、议题设置坚持序列化

《新课标》指出,“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与传统的以知识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相比,议题教学将“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是对以教科书为依据、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突破。这就要求议题设计要坚持整体构建、有序衔接、依次递进的思路,充分考虑课程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议题设置要基于学生的心智特点,议题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内容要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生活和实践经验相匹配,保证学生能轻松地内化新知识。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系统是由框、课、单元、模块与模块这些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每一要素的教学都会设置相应议题作为教学主线。作为教学切入点的议题,相互之间不是孤立存在、可有可无的,而是既环环相扣又环环相生的,既要避免出现学习者所需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上的断层,也要避免知识能力的简单机械重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同时,培育核心素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由简单的议题到复杂议题,由相对单一到融会贯通,使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质量互变规律”的作用下逐步形成。

五、议题设置体现综合性

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一个好的议题要体现学科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一是议题内容的综合性:课程模块所指向的核心素养是复杂的的而非单一的。同一课程模块的内容中指向不同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不同课程模块的内容也可能指向同一核心素养要素。二是议题问题的综合性:议题是教学组织的中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议题一般细化为具体的问题。与传统的知识主导型的课堂所设计的问题不同,议题教学下所设计的问题是综合而非单一、开放而非封闭、复杂而非简单的,是学生可以多维度观察、多角度探究、多层面剖析的。

目前关于议题教学的研究目前方兴未艾,我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尝试对“议题”设置作一探讨,而议题教学的形成并非短时间可以一蹴而就,也没法通过简单快捷的方式达成,而是需要我们广大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领悟、积累,然后把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以期真正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议题设置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品读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