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在此理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并不轻松,也难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在数学课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中以及课后练习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形成反思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育;学生;反思能力;培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反思能力是一个人多元智能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个人成长和成才必备的内化技能。在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其及时矫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看清自己的弊端和优势,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数学教育中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下,数学教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业的方式大部分是停留在课堂上和卷面上,即课堂上以提问为主,而课下以考试为主。课堂上的评价多半是以“好”、“对”、“正确”、“错误”、“太差了”,等等之类的词语来概括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成绩。而在学生学习完一学期的知识后,更是直接以一纸试卷来判断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这种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況,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反思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让学生不仅明确学习什么,而且明白应该怎样去学习。
一个具有多元智能的人,就一定要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从促进学生未来综合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培养和提升学生自我反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一)在数学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兴趣
通过预习的方式,能够有效链接起新知识和旧知识,使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反思,既了解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能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巩固,由此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扫清障碍。如果缺少了预习这一环节,只能禁锢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学习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通过这样的反思训练,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对预习的反思意识,促进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学习,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反思和反复推敲、自我评价,并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主动探究和深入探讨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推进学生的反思深度
数学中尤其是对大量数学公式和定理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难以有效聚焦,因此,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全面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反思,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并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中,教师无须设计好所有的问题思路,自己做“向导”,让学生按照预设的路线走,而应该把设计的“天机”有意识地泄露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的思路是怎么形成的,慢慢地自己也能成为“向导”。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地做这样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验证他们的猜想和结论。比如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串,以问题为载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你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吗?”“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你是怎么想的?”“你说说看具体怎么做?”“你是怎么想到的?”“你还有别的想法吗?”“你能作其他变式吗?”等一系列认知性提示语向学生“由远及近”地进行启发。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推进学生的反思深度。
(三)在数学课后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当天所学内容、自己的听课情况及课前预习情况进行回顾、反思。例如,可给学生设计出类似以下的反思问题,来培养反思习惯:(1)今天所学数学内容是什么?老师讲的数学知识哪些我还没明白?(2)关于新的数学知识(如新学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我掌握了吗?自己的课前理解与教师讲解后的差别在哪儿?哪些问题是我以后应该加强、改进的地方,新旧知识有哪些联系?(3)课上不懂的地方如何弄清楚?(4)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或感悟是什么?(5)在以后的预习中应该注意的地方是什么?这样,就给学生在课后理清自己的思想、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创造了条件,从而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后反思习惯。同时,教学中若能有针对性地在每节课后再设置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本节课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深刻理解其含义,挖掘本质,并且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则可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反思能力。
总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极为重要,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关键任务,提升数学成绩的有力工具。教师必须有创新的教学理念,既要保障课堂知识的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并实现对问题的自主解决,同时要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以此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习惯。虽然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学科具有非常典型的复杂性,但是我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郭东.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反思的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6).
[2]华建国.培养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三策略”[J].中学数学,2018(24).
[3]叶琳.提出问题 启发引导 深度对话——“一道教材例题的激活与拓展”教学反思[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9).
作者简介:
居莉琴(1968-),女,甘肃成县,学历,本科,成县教育局干部,职称,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