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SPOC混合式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物流管理”为例

2019-04-02 09:08董露杰
职业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雨课堂物流课堂教学

董露杰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 东阳 322118)

0 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88亿,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这个数据较2017年末增加3.8%[1];从趋势上看,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扩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化技术离课堂也越来越近。想要在课堂中彻底摈弃手机,这种想法并不切合实际。如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手机为课堂所用,这才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雨课堂应运而生。

1 雨课堂的作用

1.1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2015年9月在线教育重点课题《可扩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之一,是一款绿色小插件,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对外发布。通过下载“雨课堂”可实现PPT和手机的即时连通,并可以发布习题、PPT、投票、视频、试卷等各种教学资料。通过“雨课堂”,老师在上课前推送有关学习资料用于学生预习;在上课中扫描二维码进入课堂,便可接收到本次课堂的PPT、习题、测试、投票等相关资料;上课结束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在这整个过程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能真正让“课后作业”和“预习作业”不再流于形式。截止到2018年9月5日,深度使用雨课堂的师生超过498万,开课教师数超过35万[2],是国内最为活跃的智慧教学工具。

1.2 全程掌握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定制”教学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是相同的。但事实上,有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通过“雨课堂”的“不懂”功能,学生在课前或课中遇到有疑问时可以在相关PPT页面点“不懂”按钮,老师在后台就能够接收到这个信息,从而在课中或课后进行单独解答,如此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节奏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

1.3 多手段调节课堂气氛,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有研究表明,长时间的重复劳动极易产生疲倦,学习亦是如此。90分钟的课堂如果都只听老师授课,高职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沦为“低头手机族”。通过“雨课堂”,老师可以在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后顺势推送一个小练习题或者一个小测试,第一个答对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发出一个新的兴奋点。此外,“雨课堂”还有投票和弹幕功能,对于调节课堂气氛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1.4 让数据说话,教学不再“凭感觉”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很多时候都取决于“感觉”,比如说上课时学生的状态、课后作业和考试等。但很多时候上课状态和接受程度并不一定都相关,而考试只在学期末,数据太滞后了。通过“雨课堂”各个节点的数据采集却能轻松获取各阶段学生的数据,如预习进度、作业进度、习题和小测试成绩等,甚至可以通过提取某道习题各选项的比例,分析出学生对哪方面的知识点特别容易弄错,并进行针对性的强调和教学。让教学从主观的“凭感觉”向“大数据”转变,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进步。

2 “物流管理”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为讲授式教学。但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传统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导致课堂中普遍存在“低头看手机”现象。“物流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如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掌握理论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是“物流管理”课程任课老师所面临的问题。

2.1 “物流管理”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

该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课,全面介绍了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涵盖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基础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也正因为该课程所涵盖的范围太广,知识点太多,过强的理论性与专业性让学生望而却步,很多同学难以掌握、理解。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理解力不够,加上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令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非常吃力。

2.2 “物流管理”课程内容多,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

该课程内容多,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存在一定难度,致使课堂讲授主要是比较呆板的“满堂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增加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很多学生在听课没几分钟后就低头玩手机,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2.3 学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学习积极性不高,但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会产生疲倦,但乐于接受并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如SPOC学习、微信公众号推送学习、微课学习、慕课学习等。

2.4 每位学生平均每天至少花3个小时进行手机上网

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得知,每位学生平均每天至少花3个小时进行手机上网,主要用于游戏、购物和观看视频文件,很多受访者表示,想要有意识地进行视频学习,但主要面临不知道哪里有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或者难以坚持下去的问题。

3 基于“雨课堂”的SPOC混合式课堂教学

3.1 SPOC混合式课堂教学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与“慕课”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如果说慕课是不设界限的面对所有在线用户都开放的课程,那么SPOC就是只对限定对象开放的在线课程。与慕课相比,SPOC更小众,也更“定制”,它是专门为一群特定人群开设的课程。

在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中,为了延伸教学内容,“物流管理”课程有意识地以“雨课堂”为工具,为同一批学生(“物流管理”课程授课班级)量身定制SPOC课程,作为预习和课后思考之用,将线上和线下无缝对接。

3.2 基于“雨课堂”的“物流管理”课堂改革实践

“雨课堂”的使用,让课堂教学细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任务,具体分配如下:

图1 基于“雨课堂”“物流管理”课堂改革实践示意图

3.2.1 教师的工作任务

在课前,向学生推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的预习资料,可以是PPT,或者是教师自己录的音频,或者是学习视频等。这一部分的资料,主要以学生自习为主,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内容不能太艰深,形式可以丰富多样。

在课中,因为学生事先已预习了一部分先导内容,所以要以重难点讲授为主。另外,应尽量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有意识地将知识点融入到学生能参与的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在课后,教师可向学生推送延伸线的文献或图文资料,拓展学生对专业的眼界和认识。和课前预习一样,这一部分的推送,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否则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另外,教师的课后反思、对按了“不懂”按钮的个别学生进行的个性化指导、以及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数据的收集,都可在这一环节中完成。

3.2.2 学生的工作任务

在课前,接收教师推送的预习资料,并查阅完成。

在课中,扫描教师提供的课堂二维码进入课堂(同步完成签到),一边听教师讲课一边可自行浏览教师推送的教学PPT,通过“弹幕”功能发表评论,并可以对自己疑惑的内容按下“不懂”按钮,等待课后教师的答疑。同时,完成课题的小测试或进行小投票等,将自己完全置身于课题教学环节中。

在课后,可以接收到课堂中答题的结果(或正确答案),如意犹未尽,可以进一步地讨论和交流,并接受教师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一对一的答疑。

3.2.3 特点

从图1中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中的关系都是交互的,换言之,这种基于“雨课堂”的SPOC混合式课堂教学,使师生交流得到了空前的扩展。这种扩展不仅是时间上的,更是空间上的。只要有网络存在,师生就可以在线上线下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

3.3 基于“雨课堂”的”物流管理”课堂教学评价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后,笔者对授课班级(2015电子商务班)的45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5份,回收45份,参与率100%。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课堂教学评价统计情况

从数据中可以得出,学生们对“雨课堂”的使用普遍持正面评价,特别是对Q4“雨课堂”让学生和教师的联系更紧密这一选项的认同上,高达80%。由此可见,“雨课堂”不仅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有效工具,也是促进师生关系进一步紧密的沟通桥梁。

4 基于“雨课堂”的“物流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4.1 有利于响应国家政策,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及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近年来高等教育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鼓励信息技术与客厅改革的融合,积极探索适应学情、校情的课堂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讲授,增加师生互动和交流,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4.2 有利于弥补慕课不足,定制个性化学习套餐,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时时互动学习

基于“雨课堂”的SPOC课程,学生可以在手机微信中看到老师推送的预习资料,在课堂中可以接收老师上课的PPT、习题、作业,老师在后台可以时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对“不懂”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回答和辅导,课后完成老师推送的作业或自主学习老师推送的补充材料,从而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时时互动,对“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学习过程进行混合式的教学。

4.3 有利于促进“物流管理”课程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物流管理”课程综合讲述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知识点多,理论性较强,学生易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疲倦,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而通过引入“雨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将手机作为学习工具,这种新奇感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不时推送简单的选择题或发起投票,甚至可以添加“弹幕”功能,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并营造出一种有益氛围,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泼,激起学生参与的欲望,产生“我想学”的效果,也就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最终达到理解、掌握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基于“雨课堂”的“物流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5.1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1.1 备课压力更大。因为“雨课堂”将每一次教学都细分为三个阶段,毫无疑问增加了教师的备课内容。在推送资料的选取上,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也增加了备课的难度。此外,为了避免预习内容和上课内容的重复,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也要对授课内容进行二次梳理,在重难点讲授的基础上,设置学生的讨论内容和讨论方式。

5.1.2 时间付出更多。一方面,“雨课堂”让师生的联系更紧密,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这也占用了教师更多的个人时间。

5.2 对学生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5.2.1 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问题。高职学生的学业压力相对较大,平均一周有20节课,此外,还有大量的课余时间需要进行实践训练。“雨课堂”的课前和课后学习,是否将占用学生宝贵的休息时间,并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反感或疲倦感?

5.2.2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问题。教师虽然能在后台得到学生预习、复习的数据,但数据仅可以代表他是否做了,却不能显示他做的质量。是否高质量地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和复习作业,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6 建议和对策

6.1 随着抖音等短视频APP的兴起,“雨课堂”可以进一步与这些新兴的APP进行融合,扩大兼容性,以便开发出更多的功能。

6.2 设置一定的监督和鼓励机制,引导学生逐渐将预习、复习等环节当做日常学习的常态。

7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基于“雨课堂”对“物流管理”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一次实践,也是一次尝试。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任何工具和改革,其本质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雨课堂物流课堂教学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