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学档在中职学校应用整合策略探讨

2019-04-02 09:08张远平
职业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电子学中职评价

张远平,肖 犁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广东 东莞 523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实用人才需求的逐步增加,我国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要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升到更高水平。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201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应具有创新发展的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用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教学。运用电子学档进行教学就是一种信息化环境下的网络教学应用。它以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电子档案为依托,服务教学设计、教学互动、发展性评价和教学决策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与学、学与学的全面互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1 中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

1.1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国家对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的资金逐年提高,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但是随着高中学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相对有所下降,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加上有些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松散,教师教法落后,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无序无目标的状态。

1.2 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如何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很多职业教育专家已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例如,针对职业教育的生本教学、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翻转课堂等教学实践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幕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不爱听课,但是他们头脑灵活,喜欢互动,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电子产品、网络信息较为敏感。职业教育的特征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只有大力提高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水平,构建新的教学环境,才能切实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

1.3 电子学档的应用反映了中职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的状况

电子学档,从字面解释,就是以电子化的形式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档案。跟电子学档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电子档案袋”,电子档案袋是指应用电子技术,把教学活动中相关的元素以多媒体(文本、图片、视频、图表等)的形式组织起来而形成的集合体。显然,电子档案袋的概念范围更广,而电子学档则侧重于记录学习过程。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因此数字化的教学档案跟专业教育能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电子学档在中职学校的应用目标有如下几个:(1)促使学生主动抬起头学习,真正做到自主学习;(2)教师不再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来讲授课本内容,学生课后能对知识进行建构;(3)尊重中职学生的个性,客观合理评价现代中职学生;(4)使中等职业教育能真正跟职业挂钩。

2 整合电子学档应用的策略

2.1 从电子学档的内涵和外延出发,设计符合中职学校应用的电子学档

对于电子学档的概念,我们理解为有基本内涵,也有外延应用。基本内涵是数字化的信息,外延应用是指电子学档是一个载体。分析电子学档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学档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且在不断演变。例如,早期的电子学档就是个数字化的教学平台,加上作业评价后又变成了作业评价系统。现在很多学校在互联网上建立的教学站点,虽然没有称为电子学档,但是如果组织得当,也是可以设计成电子学档。在中职学校,我们不妨把电子学档设计成一个支持交互的WEB系统平台,使之成为一个学习的工具与支持环境[1]。

首先,要创建电子学档应用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产生电子学档的网络学习环境。其次,针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内容,设计电子学档的元素和相关属性。再次,电子学档应该容易提取,即能根据用户需要,展示相应的视图。本文要探讨的整合策略中就是以电子学档的内涵和外延为框架的,如图1。

图1 中职学校应用电子学档的策略整合

2.2 使电子学档成为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工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业的考核主要是通过期中、期末等阶段性的测试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往往是按一定比例算出来的“总评”。在保存学生成绩的信息系统中,成绩单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根据成绩单统计而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成为评价总体教学效果的依据。例如班级的排名、及格率、分数段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但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手段单一,只以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依据,无法从协作能力、学习态度、反思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自电子学档的概念诞生以来,因其数字化记录学习活动的特性,很早就被用于学生发展性评价。在发展性评价的体系中,以学期为评估区间的方式明显粒度太大。教师接受教学效果反馈的延续性不足,因而往往只看到一个结果,而容易忽视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中职教育以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为主,学生一般没有升学压力,所以衡量学习能力是一个持续的阶段,应该让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单以考试分数评价中职学生,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挫折感。电子学档的设计者应建立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基于电子学档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多维度的,能客观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多种智能和状态进行评定。例如对情感和态度评定就包括态度、团队合作、意识、兴趣等指标[2]。电子学档的评价通常分为三类:(1)自我评价,学生能通过学习促进反思;(2)互评,学生是发展性评价的主体,有参与评价的权力;(3)教师评价,依据评价量表,多维度地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了电子学档这个工具,中职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仅看考试的分数,而是可以多角度地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受到中职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2.3 通过电子学档构建个人学习空间,实现师生的知识管理

从2012年起,为了提高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水平,教育部推行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指在网络的环境中,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建立自己的学习空间,教学者和学习者通过学习空间进行交流学习。电子学档平台中保存有完整的师生信息和大量的教学活动信息,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创建基于电子学档的学习空间。首先,围绕电子学档提供各类教学应用,实现教师的协同教学和学生的协同学习。其次,教学活动产生的学习档案可以组织成知识库,使教师和学生通过空间实现知识管理。再次,学生在使用空间的过程中,能参与主题研究学习,主动分享学习动态,从而对知识产生获得感。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相当于在学习中“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真正有做知识主人的感觉,有利于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4 使电子学档适应就业需求,形成对接就业的求职档案

中职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就业。那么,是不是相关的学习经历就可以束之高阁,毫无用处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当前,人才市场的形势对中等专业人才有有利的因素,因为中职毕业生多数能适应基层工作,起点要求低,往往成为用人单位眼里的香饽饽。学校有为企业推荐优秀学生的义务和责任,势必要对学生的学业、品德进行包装,方便把学生推向市场,从而提高就业率。而用人单位则需要快速、准确地获取到求职学生的信息,择优录用。以往,中职毕业生会按照一定的模板制作求职简历,递交给心仪的企业以获得录用的机会。在简短的招聘会、面试过程中,一份简历、简短的交流显然不能满足企业对求职者的全面了解。电子学档记录并评价学生的成长,融合了终身学习观念和人才长期评估的模式[3]。而根据电子学档生成的面向企业的求职模块无疑是企业招聘毕业生的一个窗口。可以设想,求职模块包含培养目标、学业成绩、专业技能水平、发展性评价的结论、毕业生推荐表等元素。特别是在目前流行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能力水平也可以纳入到电子学档中,企业能对委培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总体来说,面向就业的电子学档具有以下实质性的好处:一方面,通过电子学档,学生没必要为制作花巧的求职简历伤脑筋,企业可以坐在电脑前通过网络访问学生的电子学档,通过搜索、比较等方式,挑选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电子学档记录了学生3年的学习活动过程,信息完整、客观,可以帮助学生向用人单位展示或证明自己的能力,体现出电子学档真实性评价的优势。换言之,就是企业可以了解学生在中职校学习期间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进一步评估学生在实际岗位的适应度。再一方面,与就业挂钩是中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中职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动力。电子学档中的“培养目标”体现了职业的要求,一旦个人的学习活动被组织成求职档案,必然会提升学生对良好学习行为的重视程度,明确未来就业所需的能力要求,能更加主动地朝着职业发展方向迈进;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无形中又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者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并多方协作的模式。

2.5 使用电子学档衔接高职学习,实现继续教育学习

随着职教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中等职业教育已不仅定位于就业教育,也成为培养较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的预备教育。在中职学生中,除了大多数直接就业外,部分学生会通过“3+技能证书”的高考或“三二分段”的招生考试等方式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根据以往的统计,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还是选择中职时候的专业。如此看来,中职和高职学习的内容就有所关联。因此,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即使学生毕业了,电子学档也可以在专业的衔接、课程的衔接上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为自主学习和继续教育提供一条路径。主要体现在:(1)电子学档平台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方便学生在高职学习时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2)电子学档的生命期得以延续,不仅在校学生可以使用电子学档,毕业生仍然保留使用电子学档平台的权利,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2.6 推动电子学档在手机App客户端的应用

目前,通过无线网络的力量,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电子学档要应用得更加广泛,就不能忽视手机网络的作用。当前,手机的使用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已经普及,这就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新的途径[4]。基于手机App的教育教学平台已经逐步得到了推广,例如,微课掌上通、绿芽等平台都拥有大量的用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移动学习将会成为常态。因此,电子学档更应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东风,部署到手机应用中。首先,结合电子学档应用平台开发的手机App客户端,既可以投放到各种软件平台以供下载,也可以直接提供二维码让用户下载,通过提供便捷的下载和更新服务,为教学互动提供良好的基础。在手机中安装了电子学档App,就相当于轻松地把一个档案袋拿在手中,随时、随地地参与教学交互和浏览学档的内容。当然,由于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电子学档的设计者应围绕电子学档开发各类教学应用,例如作业布置、家校互动、档案查询、成绩公布、信息推送和同学圈等,这些应用的部署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有必须使用的,也有可选的,而且都可以在后台进行配置。显然,利用手机上定制式的教学服务,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电子学档的利用率。

3 结语

总之,在中职学校中,围绕电子学档的概念,可以构建多种符合教育需求的应用。从电子学档的应用策略出发,整合需求,形成一个教学互动平台是提升电子学档效能的基础。电子学档应用的本质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工具,如前所述的应用整合,都迎合了教学的实际需要。把电子学档这个工具用好,就是把信息化教学的服务工作做好,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无疑会有实质性的提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步伐逐渐加快,新型教育模式和理念层出不穷,电子学档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从更大的角度来看,电子学档也应该与德育档案、心理档案、体育档案整合,以便更全面、综合地培养中等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电子学中职评价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