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复治疗的不同阶段对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进行运动医学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2019-03-30 07:10叶思丹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分级

叶思丹,陈 园,熊 霞

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超声科,河源 517000

踝关节属于人体中负重最大的一个关节,伴随人们健康意识日渐增强,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也在不断上升。有资料显示[1],踝关节扭伤属于一类高发运动损伤,在所有运动损伤中约占40%,因该关节的解剖与生理特点决定其更易出现内翻扭伤。有研究显示[2],在踝关节所有韧带损伤中,单纯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高达66%。若未及时予以恰当处理,易导致踝关节失稳,进而造成股软骨损伤、反复扭伤、创伤性关节炎、慢性疼痛与长期活动受限等,严重者甚至可致残。对Ⅰ度及Ⅱ度ATFL损伤,临床建议开展保守治疗与早期功能康复。运动医学超声具体是指通过肌骨超声技术在不同动作及体位下开展实时、动态的超声检查,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到临床,超声探头有较高分辨率,因此能清晰显示出关节附近浅表辅助结构与邻近组织损伤程度等,但有关其在康复治疗中的监测评估报道较少[3]。本研究就康复治疗不同阶段给ATFL损伤患者开展运动医学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间在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行康复治疗的72例ATFL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入选标准[4]:(1)均与ATFL损伤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存在外伤史,伴有跖屈位和足内翻损伤;存在疼痛感;局部肿胀范围超过4 cm;前抽屉试验结果为阴性。(2)一般状况良好,无严重器质性病变。(3)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4)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内科疾病者;(2)无法配合此次研究者。(3)无完整临床资料者。男42例,女30例。年龄19~42岁,平均(28.52±8.25)岁。病变部位:29例为左侧踝关节,43例为右侧踝关节。伤后就诊时间6~15 h,平均(10.25±3.16) h。根据是否在超声监测下开展康复治疗分成两组各有3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和伤后就诊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分析和比较,见表1。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康复治疗。方法包括:(1)踝关节松动术。30 min/次,1次/d,30次为1个疗程,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展2~3个疗程,手法主要为3~4级。(2)康复训练。对于手术患者,术后应将其患肢抬高,并对踝关节进行冷敷,2次/d,连续进行35 d。术后1 d在踝关节支具的保护下开展踝泵运动,主要项目有直腿抬高和患足踩酒瓶等。术后2 d后应指导患者对踝关节开展背屈、旋转以及主动跖屈运动,10 min/次,3次/d,在两周内使踝关节达到最大活动范围。术后7 d后,于扶拐情况下,进行不完全负重训练,缓慢增加足部的抗阻练习强度,后开展行走负重训练,等到3周后,于不扶拐情况下自行行走,一般3个月后可恢复正常运动功能。有必要可进行被动锻炼,但应在患者耐受范围之内,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防再次损伤。对踝关节积液者,应减少活动强度,并予以对症处理,有必要可对关节行穿刺抽液。(3)电脑中频治疗。2次/d,主要锻炼胫前肌和腓肠肌的功能。此外,还可以进行大功率短波和脉冲磁疗法、电动减重步态疗法以及空气压力疗法等,1~2次/d。观察组在接受运动医学超声检查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同时康复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予以超声检查,对其韧带肿胀、渗出和修复情况进行观察,并依据超声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对照组依据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反馈和临床检查等对治疗方案进行相应调整。

1.3 观察指标

(1)康复效果。主要分成完全康复和未完全康复,其中完全康复是指超声检查观察到韧带中的回声较均匀,同时结构平整且光滑。患者的踝关节疼痛和肿胀完全消失,可以正常行走,关节的活动度正常,内翻试验与前抽屉试验结果为阴性,生活质量恢复;未完全康复是指超声检查观察到韧带双侧对比增厚,且结构不光整,关节的活动度异常,行走时有疼痛感,踝关节背屈明显受限,内翻试验结果为阳性,前抽屉时间结果为阴性[5]。(2)康复时间。(3)韧带损伤分级。分别在康复治疗1个月、2个月以及3个月时对两组的韧带损伤分级开展评估,具体标准如下:0级,康复治疗前后韧带无显著变化;Ⅰ级,康复治疗后,韧带肿胀明显改善,回声仍呈现不均匀或者部分连续性仍中断,关节腔中有积液存在;Ⅱ级,康复治疗后,韧带略微肿胀,回声不均,连续性较好,关节腔中有或无积液;Ⅲ级,韧带基本无肿胀,且回声正常或者存在点状强回声,连续性较好,关节腔中有或无积液。

表1 两组的一般情况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

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比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n(%)]

2.2 对比两组的康复时间

观察组的康复时间是(2.36±0.29)个月,对照组的康复时间是(3.58±0.42)个月,差异对比显著(t=14.342,P<0.05)。

2.3 两组康复治疗不同阶段的韧带损伤分级

康复治疗1、2、3个月时,观察组韧带损伤分级比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3~5。

表3 两组康复治疗1个月时的韧带损伤分级[n(%)]

表4 两组康复治疗2个月时的韧带损伤分级[n(%)]

表5 两组康复治疗3个月时的韧带损伤分级[n(%)]

3 讨论

踝关节又名距骨小腿关节,在站立、跳跃以及行走等行为动作中作用重大,因其处在肢体远端,容易受到外力打击和伤害,急性运动易使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出现损伤,属于运动过程中一类常见外伤。伴随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其对外伤后恢复要求也在相应升高,已从原来的外科形态学修复转变至功能修复阶段,而医学观念也由原来仅依赖手术治疗朝着康复治疗以及功能、职业训练的方向发展[6]。

以往有关ATFL损伤的诊断、疗效评估、治疗方案变更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与医师的临床经验等,同时对患者开展外观、肌力、关节角度、感觉以及骨骼等常规评估[7]。X线与CT检查常被应用到骨折诊断中,但其对韧带损伤诊断意义不高;而MRI能清晰显示出肌肉软组织的病变情况,在韧带损伤诊断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由于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走形较复杂,不同患者呈现出的形态各不相同,其中ATFL损伤呈现倒三角形,MRI无法在相同层面上显示出韧带全长影像,无法开展动态观察,且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费用,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8]。近几年来,伴随超声技术日渐发展与完善,尤其是运动医学超声等技术的进步,使其在评估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能有效弥补以往常规评估中的不足,获取更加客观和量化的指标,使得康复评估变得更加完善。笔者就其优点进行了如下总结:(1)能在损伤发生后对ATFL的撕裂程度开展判断,给临床制订相应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2)是一种动态观察的辅助手段,可对韧带损伤经保守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监测,对制订运动康复计划具有一定帮助。(3)在ATFL损伤患者康复的过程中予以定期复查和指导康复,能缩短患者损伤部位恢复时间,促进其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值得注意的是,超声诊断和医师经验、水平之间有着较大关联,在检查完患侧后,需和健侧检查进行对比,依据韧带回声、厚度、连续性改变、走形与动态扫查韧带张力变化等开展综合性评估,后得出最终结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康复治疗1、2、3个月时的韧带损伤分级比对照组更优,说明在康复治疗不同阶段开展运动医学超声检查能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其康复效果,促进其韧带损伤恢复。分析原因可能是康复治疗过程中予以超声评价,能对韧带厚度、积液量和回声等进行及时判断,不仅能评估康复效果,还能指导康复治疗的开展。

总之,运动医学超声可对ATFL的损伤程度进行有效判断,给临床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出重要依据,此外,能协助制订运动康复计划,缩短损伤部位恢复时间,促进踝关节功能康复。

猜你喜欢
踝关节韧带分级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分级阅读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