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019-03-30 07:10刘华柳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压缩率成形术经皮

刘华柳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脊柱外科,深圳 518107

骨质疏松(osteoporosi)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疾病[1],临床发病率较高。椎体压缩骨折(oste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是外科常见的骨折疾病[2],在骨质疏松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常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进行治疗,但关于二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较少。本研究选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并评价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以2016年8月—2019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接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判定标准;(2)有明确的轻微外伤史者;(3)伴随明显的伤椎处棘突压痛、 叩击痛等临床症状者;(4)经骨密度检测、X线平片、CT、MRI检查明确具体病情者;(5)符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适应证者;(6)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字确认者。排除标准:(1)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2)并发骨髓炎、骨转移性疾病、血友病、全身感染等疾病者;(3)伴随神经受压、椎管狭窄病变者;(4)重要器官严重衰竭者;(5)心肺功能不好者;(6)并发恶性肿瘤疾病者;(7)认知功能严重障碍者。对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传统组和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两组,传统组中,患者共42例,男12例,女30例。年龄57~95岁,平均(72.41±0.34)岁。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中,患者共42例,男8例,女34例。患者年龄58~96岁,平均(72.36±0.33)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给予传统组(n=42)患者传统非手术方法,包括绝对卧床,佩戴器具,腰椎过伸复位法,应用活血止痛药物,口服壮骨颗粒、钙剂、维生素D等方法进行治疗,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组(n=42)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协助患者取俯卧体位,进行脊柱过伸闭合复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明确骨折椎体的具体病情,并标记穿刺点。给予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起效后,常规消毒铺巾,透视条件下,采用穿刺针对椎弓根进行穿刺,至伤椎前中交界处为止,注入造影剂,以1∶1比例配置骨水泥,静脉注射5 mg地塞米松后,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以缓慢的速度将配置好的骨水泥注入患者椎体内。术后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营养支持治疗。

1.3 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随访时间1个月。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3]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0分:没有疼痛感;1~3分:疼痛轻微,尚且能忍受;4~6分:疼痛比较严重,尚能忍受;7~10分:疼痛感剧烈,不能忍受。评分越高,代表疼痛感越强烈。

评价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和伤椎Cobb角改善情况。椎体压缩率和伤椎Cobb角水平值采用临床X线检查进行评价。

评价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量表[4]包括躯体性生活自理(洗澡、穿衣、进食、行走、梳洗、上厕所)、工具性生活自理(做家务、购物、自理财务、吃药、使用交通工具、备餐、打电话)。采用1~4分4级评分量级进行评价。 评分标准为:1分,自己完全可以完成自理活动;2分,自己完成自理活动有些困难;3分,自己需要帮助才能完成自理活动;4分,自己无法完成自理活动。评分越低,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评价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

治疗前,两组VAS疼痛评分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VAS疼痛评分值(1.48±0.15)分,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1 。

表1 评价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

2.2 评价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和伤椎Cobb角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椎体压缩率和伤椎Cobb角水平值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压缩率和伤椎Cobb角水平值相比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椎体压缩率(16.58±7.15)、伤椎Cobb角(9.23±3.11)°,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2。

表2 评价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和伤椎Cobb角改善情况

2.3 评价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ADL评分(21.08±0.45)分,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3 。

表3 评价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临床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5],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患者多伴随腰背部疼痛,伤椎处棘突压痛、 叩击痛、肿胀以及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和体征[6-7],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椎体变形、后遗腰痛、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8-9],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缓解患者的痛苦,控制症状,加快疾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起效缓慢,易导致感染、褥疮、神经麻痹、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10-11],难以达到骨折治愈的目的,疗效欠佳。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得到一定的应用。其一,该术型能够直接恢复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加固疏松压缩的伤椎,且生物力学强度高;其二,骨水泥稳定性高,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12],防止骨折进展和进一步塌陷压迫脊髓;其三,骨水泥具有热效应和毒性,使椎体内部及其周围的神经组织变性坏死,降低疼痛敏感性,促进骨折愈合;其四,该术式通过经皮穿刺的方式进行,对机体的创伤小,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术后恢复快。本研究显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疼痛VAS评分、椎体压缩率、伤椎Cobb角水平值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P<0.05),证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佳显著,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压缩率成形术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水密封连接器尾部接电缆的优化设计
缠绕垫片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某型飞机静密封装置漏油故障分析